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0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苗木栽培用技术设备,特别是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
育苗托盘。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文献1ZL00817365. 6公开了特伦特康姆澳大利亚有限公司申请的,用于利用空气来修剪植物根部的,名称为由有尖头薄片组成的植物栽植容器。其实用新型内容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镶片,作为植物栽植容器的侧壁,镶片含有柔性的长尖头的薄片,上有小孔。至少部分向外突出的尖头有小孔,方便修剪植于容器内的植物的根部的气根。薄片包括在薄片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无尖头连接侧部,第一连接侧部成形有在不平行于薄片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第二连接侧部对置成彤有在不平行于薄片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每个无尖头侧部可与另一块或相邻薄片的对置侧部连接。可以连接的两侧部组成导向轴套,供棒条穿过。导向轴套在大致平行于侧部的方向上延伸。棒条穿过导向轴套,以逐渐地或顺序地将侧部拉紧在一起并且扣住两侧部,组成容器侧壁,亦可拆除。有尖头的薄片最好有足够的灵活性,从而可弯曲,形成容器的弯曲侧壁。根据本实用新型,当镶片按原本朝向使用,作为容器的垂直侧壁,沿着薄片一侧延伸的侧部,通常是垂直一侧。使用时,侧部最好与容器的侧壁一样,大致垂直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侧部可以重叠,亦可交织,更可互扣。因而,一侧可设衔接部分,适宜与同一张或相邻薄片的对置衔接部分接合。两例部扣好配准后,组成导向轴套,供固定装置穿过。固定装置穿过导向轴套,扣住配准的两侧部,形成容器侧壁,亦可拆除。根据本实用新型,当镶片按原本朝向使用,作为容器的垂直侧壁,衔接部分通常位于侧部,大致垂直。本实用新型还构想衔接部分亦会用于其他朝向。根据本实用新型,对置侧部可以有尖头,也可以无尖头。根据本实用新型,无尖头侧部可以呈现任何适合的形式,可以大致是平面,也可以不是平面。其中一实施例的无尖头侧部包括一条脊柱。脊柱可包括一对对置的长带,长带由多条有空间间隔的拱肋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拱肋可呈弯状,以限定部分导向轴套的轮廓,供固定装置穿过。上述布置,最好是一侧的拱肋,可与同一块或相邻薄片另一侧的间隔拱肋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对置凹部接合,令拱肋交织,形成导向轴套。本实用新型还构想无尖头侧部有其他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对置衔接部分可以有尖头,也可以无尖头。根据本实用新型,无尖头的衔接部分可以呈现任何适合的形式,可以大致是平面,也可以不是平面。其中一实施例的无尖头衔接部分包括一条脊柱。脊柱可包括一对对置的长带,长带由多条有空间间隔的拱肋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拱肋可呈弯状,以限定部分导向轴套的轮廓。另一衔接部分的对置弯曲拱肋,可由此限定导向轴套的轮廓,而导向轴套的横切面又与穿过导向轴套的固定装置的横切面近似。上述布置,最好是一侧衔接部分的拱肋,可与同一块或相邻薄片另一侧的间隔拱肋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对置凹部接合。本实用新型还构想无尖头的衔接部分有其他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实施例的用作植物栽植容器侧壁的镶片。镶片包括一块柔性的有长尖头的薄片,上有小孔,小孔至少部分为向外突出的尖头,方便修剪植于容器内的植物的根部的气根。薄片有对置而无尖头的侧部,无尖头侧部可与同一块或相邻薄片的无尖头对置侧部连接。可以连接的侧部连接后组成导向轴套,供棒条穿过。导向轴套在大致平行于侧部的方向上延伸。棒条穿过导向轴套,以逐渐地或顺序地将侧部拉紧在一起并且扣住两侧部,组成容器侧壁,亦可拆除。”背景技术文献1ZL00817365. 6公开的特伦特康姆澳大利亚有限公司申请的,由有尖头薄片组成的植物栽植容器。在制造和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1、形状结构特殊复杂,实施中制造用模具设计困难,装配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
尚ο2、一方面其专用于培植乔木类高大植物,另一方面,由于价格高,加之使用时操作技术要求高,难以为广大苗木栽培企业接受,特别不适合普通苗木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现有的育苗托盘如图2所示,由镂空网格底板01,沿着底板四周边缘且与底板垂直的侧板02构成。由于其镂空网格底板与侧板的底部平齐,苗木的根部,特别是主根会穿过底板的镂空网格,向摆放托盘的地下伸长。这一方面,造成侧根的短少;另一方面,在移栽时陡长于底板的镂空网格下面的主根系,不得不增加工序加以截去丢弃。既影响了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又费工耗时造成浪费。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制造简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时操作技术要求低,为广大苗木栽培企业乐于接受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是必要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一种制造简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时操作技术要求低,为广大苗木栽培企业乐于接受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包括镂空网格底板,沿着底板四周边缘且与底板垂直的侧板,其特征是网格底板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下底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一是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的下边缘、育苗托盘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育苗托盘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育苗托盘四角下面。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二是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高于侧板的下边缘。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三是网格底板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所述的网格底板下面设有至少3根柱状腿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所述的网格底板下面设有的至少3根柱状腿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 网格底板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网格底板四角下面。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四是单独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的网格底板,直接置放于常规制造的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下边缘的育苗托盘之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经初步实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1、制造简易、生产成本低,同样具有良好的利用空气控制植物根部效果。与背景技术文献1公开的由有尖头薄片组成的植物栽植容器相比,只是对现有常用的育苗用托盘进行改进,结构简单,制造简易、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0015]2、价格低,只需要使用常规操作技术要求。与背景技术文献1公开的由有尖头薄片组成的植物栽植容器相比,在使用于植物苗期根部的控制生长上,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乐于为广大苗木栽培企业接受,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3、提高了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又节省工时。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育苗托盘相比,因为当苗木根系向下生长接触到空气时,主根尖则停止生长;其主要营养用于侧根系的增多增粗,必然提高了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又节省了原本截去穿过底板的陡长无用根系的工时, 降低了农本。4、优化了苗期根部生长微环境,加快了幼苗生长,缩短了育苗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育苗托盘置放于地面,其离开地面的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了适合苗期根部生长的微环境,加快了幼苗生长,缩短了育苗期达四分之一。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主题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育苗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二实施得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图4是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三实施得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图5是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四实施得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包括镂空网格底板1,沿着底板四周边缘且与底板垂直的侧板2,其特征是网格底板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下底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一是网格底板1与侧板2的结合位置3侧板的下边缘平齐、育苗托盘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4。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4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4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育苗托盘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育苗托盘四角下面。如图3所示,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二是网格底板1与侧板2的结合位置 3高于侧板的下边缘21。如图4所示,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三是网格底板1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11。所述的网格底板1下面设有至少3根柱状腿11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所述的网格底板1下面设有的至少3根柱状腿11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 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网格底板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网格底板四角下面。如图5所示,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四是单独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51的网格底板5,直接置放于常规制造的网格底板01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02下边缘的育苗托盘之中。除上述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网格底板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下底面直接与空气接触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包括镂空网格底板(1),沿着底板四周边缘且与底板垂直的侧板O),其特征是网格底板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下底面直接与空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一是网格底板(1)与侧板O)的结合位置C3)侧板的下边缘平齐、育苗托盘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育苗托盘下面的至少3根柱状腿(4)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育苗托盘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育苗托盘四角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二是网格底板(1)与侧板O)的结合位置C3)高于侧板的下边缘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三是网格底板(1)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 (1)下面设有至少3根柱状腿(11)的高度相同、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 (1)下面设有的至少3根柱状腿(11)的相互之间成中心对称有序排列是指,当设定为3根柱状腿时相互之间间隔120弧度有序排列;当设定为4根柱状腿时,网格底板为矩形时有序排列于网格底板四角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网格底板的设置方法之四是单独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51)的网格底板 (5),直接置放于常规制造的网格底板(01)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02)下边缘的育苗托盘之中。
专利摘要一种控制苗期根部生长用育苗托盘。属苗木栽培用技术设备。育苗托盘包括网格底板,侧板,其特征是网格底板的设置使其在使用时下底面直接与空气接触。设置方法之一是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的下边缘、育苗托盘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设置方法之二是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高于侧板的下边缘;设置方法之三是网格底板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设置方法之四是单独的下面设有至少3根使网格底板离开地面的柱状腿的网格底板,直接置放于常规制造的网格底板与侧板的结合位置平齐于侧板下边缘的育苗托盘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制造简易、成本低,有良好的控制植物根部效果。
文档编号A01G9/10GK202232317SQ20112031687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承宏 申请人:镇江盛弘景观植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