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5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采用率相对较低,所以常规的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仍多以喷洒农药为主要手段,只有把稀释后的农药均勻喷洒在植物的茎叶上,才能达到防、 除、治的最佳效果。在我国山区,由于地幅面积相对较小,大型机动车载喷洒设备操作不便, 故多采用机动、电动或手动的背负式喷雾器作为喷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的特点如下一是虽然便携,但是容量小,尤其是使用前需要提前配液,再由人工背负至指定区域喷洒,对于大面积农田喷洒作业而言,需要不断地往返装药, 工作效率低,增大了劳动强度。二是在手持的喷洒装置在人体前方,喷洒过程中造成了喷雾与人体的大面积接触,另外在配液过程中也需要人体与液体直接接触,极大地威胁人体的健康,一旦发生泄漏会造成农药中毒,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在喷洒时间多集中于白天,农民必须要背负着喷洒器顶着太阳进行喷洒作业,易发生中暑的情况,而且温度过高易导致药液的挥发,影响喷洒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包括带有行走装置的车架,架体上设有连接喷淋装置的水箱,所述喷淋装置设在车架体后部,通过喷淋管道连接于水箱。所述喷淋装置为设有若干喷嘴的喷杆,喷杆两端通过喷淋管道连接于水箱。所述喷杆通过支撑架连接于车架本体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呈拱弧形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遮阳篷。 所述喷杆背部设有腰带。所述水箱处设有水泵连接于喷淋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后置式喷淋取代现有技术中前置式喷淋,避免了在喷淋过程中喷雾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有效地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作业;喷杆的固定式设置,可以实现在行进过程中对指定区域的喷淋作业,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左右摆动喷洒而造成喷洒不均的问题;加设遮阳篷可以提高喷淋作业的舒适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车架;2为行走装置;3为水箱;4为喷淋管道;5为喷杆;6为喷嘴;7为支撑架;8为遮阳篷;9为腰带;10为水泵;11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包括带有行走装置2的车架1,架体1上设有连接喷淋装置的水箱3。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喷淋装置设在车架体1的后部,采用喷淋管道4连接于水箱3。采用后置式喷淋取代现有技术中前置式喷淋,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喷淋过程中喷雾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极大地降低了农药中毒的可能性,有效地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作业。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淋装置是一根设有若干喷嘴6的喷杆5,喷杆5两端通过喷淋管道4连接于水箱3。为起到固定喷杆5的作用,将喷杆5通过支撑架7连接于车架本体1上的支撑杆11。支撑架7在本实用新型中既起到了加固稳定喷杆5的作用,也成为了遮阳篷8的骨架,可以在拱弧形的支撑架7上增加遮阳布即形成遮阳篷8,利于提高喷淋作业的舒适性。喷杆5的固定式设置,可以实现在行进过程中对指定区域的喷淋作业,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左右摆动喷洒而造成喷洒不均的问题。在实际喷淋作业中,操作人员手持车架1向前行进,而支撑架7连接的喷杆5会随之发生震颤,影响喷淋效果。故本实用新型在喷杆5的背部,即设置喷嘴6的相对面设置腰带9。使用时,将腰带9系于操作人员的腰间,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喷杆5的震颤,提高喷淋的均勻性。由于操作人员的身高有差别,故使用时支撑架7的高度也有所不同,喷杆5会与水箱3间产生一定的高度差,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水箱3处设有水泵10连接于喷淋管道4,用于将水箱3内的稀释液运送至喷杆5处。对于喷淋管道4,可以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也可以考虑在软制塑料管道下加装固定架,以实现喷淋管道4的稳固性。
权利要求1.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包括带有行走装置的车架,架体上设有连接喷淋装置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设在车架体后部,通过喷淋管道连接于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为设有若干喷嘴的喷杆,喷杆两端通过喷淋管道连接于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通过支撑架连接于车架本体上的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拱弧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遮阳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背部设有腰市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处设有水泵连接于喷淋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后置式农药喷洒器,包括带有行走装置的车架,架体上设有连接喷淋装置的水箱,喷淋装置设在车架体后部,通过喷淋管道连接于水箱。本实用新型采用后置式喷淋取代现有技术中前置式喷淋,避免了在喷淋过程中喷雾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有效地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作业。
文档编号A01M7/00GK202269312SQ201120347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徐正学 申请人:徐正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