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3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收获技术,具体是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马铃薯的收获通常采用马铃薯收获机来进行。收获过程中,拖拉机牵引马铃薯收获机前进,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将田地里的土壤和薯块整体挖起并向后输送至薯土分离装置,薯土分离装置将土壤和薯块进行分离。实践表明,在收获过程中,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还会将位于田地浅层的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而马铃薯蔓和地膜在输送至薯土分离装置后,薯土分离装置通常难以将其与薯块分离,为此还需在后续过程中将马铃薯蔓和地膜与薯块进行人工分离,方能完成马铃薯的收获,由此导致马铃薯的收获效率较低。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以及收获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以及收获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包括机架部分、 皮带部分、以及传动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框形机架、以及铲刀;铲刀的后侧端面与框形机架的前侧端面固定;所述皮带部分包括皮带轴、皮带轮、以及输送皮带;皮带轴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皮带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的左部前侧端面和左部后侧端面,另一个皮带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的右部前侧端面和右部后侧端面;皮带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皮带轮分别套接固定于两个皮带轴上;输送皮带缠绕于两个皮带轮上;所述传动部分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驱动轮、以及齿轮箱;齿轮箱的前侧端面与框形机架的后侧端面固定;第一传动轴中部支撑于齿轮箱的左侧端面,第一伞齿轮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支撑于齿轮箱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第二伞齿轮套接固定于第二传动轴上;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均位于齿轮箱内;驱动轮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上,且驱动轮位于齿轮箱外;第二传动轴的前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轴的后端联接固定。使用时,将框形机架安装在马铃薯收获机的前上部,并将驱动轮与马铃薯收获机的传动部分联接。收获过程中,拖拉机牵引马铃薯收获机前进,马铃薯收获机的传动部分带动驱动轮旋转,驱动轮进而依次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二传动轴带动皮带轴旋转,皮带轴进而通过皮带轮带动输送皮带进行传动。与此同时,铲刀将位于田地浅层的马铃薯蔓和地膜铲起(不会将位于田地深层的薯块铲起),铲起的马铃薯蔓和地膜向后输送至输送皮带上,并随输送皮带排放至马铃薯收获机两侧的田地里,由此预先将马铃薯蔓和地膜与薯块分离。随后,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将位于田地深层的土壤和薯块整体挖起并向后输送至薯土分离装置,薯土分离装置将土壤和薯块进行分离(无需在后续过程中对马铃薯蔓和地膜与薯块进行人工分离),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收获过程。基于上述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通过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的问题,由此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效率。进一步地,框形机架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各开有两个安装螺孔。安装螺孔便于通过螺栓将框形机架和马铃薯收获机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以及收获效率较低的问题,适用于马铃薯的收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形机架,2-铲刀,3-皮带轴,4-皮带轮,5-输送皮带,6_第一传动轴, 7-第二传动轴,8-第一伞齿轮,9-第二伞齿轮,10-驱动轮,11-齿轮箱,12-安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包括机架部分、皮带部分、以及传动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框形机架1、以及铲刀2 ;铲刀2的后侧端面与框形机架1的前侧端面固定;所述皮带部分包括皮带轴3、皮带轮4、以及输送皮带5 ;皮带轴3的数目为两个, 其中一个皮带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1的左部前侧端面和左部后侧端面,另一个皮带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1的右部前侧端面和右部后侧端面;皮带轮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皮带轮4分别套接固定于两个皮带轴3上;输送皮带5缠绕于两个皮带轮4 上;所述传动部分包括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第一伞齿轮8、第二伞齿轮9、驱动轮10、以及齿轮箱11 ;齿轮箱11的前侧端面与框形机架1的后侧端面固定;第一传动轴6 中部支撑于齿轮箱11的左侧端面,第一伞齿轮8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6上;第二传动轴 7两端分别支撑于齿轮箱11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第二伞齿轮9套接固定于第二传动轴 7上;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相互啮合,且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均位于齿轮箱11内;驱动轮10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6上,且驱动轮10位于齿轮箱11外;第二传动轴7的前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轴3的后端联接固定;框形机架1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各开有两个安装螺孔12。
权利要求1.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分、皮带部分、以及传动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框形机架(1 )、以及铲刀(2);铲刀(2)的后侧端面与框形机架(1)的前侧端面固定;所述皮带部分包括皮带轴(3)、皮带轮(4)、以及输送皮带(5);皮带轴(3)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皮带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1)的左部前侧端面和左部后侧端面, 另一个皮带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框形机架(1)的右部前侧端面和右部后侧端面;皮带轮(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皮带轮(4)分别套接固定于两个皮带轴(3)上;输送皮带(5)缠绕于两个皮带轮(4)上;所述传动部分包括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第一伞齿轮(8)、第二伞齿轮(9)、 驱动轮(10)、以及齿轮箱(11);齿轮箱(11)的前侧端面与框形机架(1)的后侧端面固定;第一传动轴(6)中部支撑于齿轮箱(11)的左侧端面,第一伞齿轮(8)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 (6)上;第二传动轴(7)两端分别支撑于齿轮箱(11)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第二伞齿轮 (9)套接固定于第二传动轴(7)上;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相互啮合,且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均位于齿轮箱(11)内;驱动轮(10)套接固定于第一传动轴(6) 上,且驱动轮(10)位于齿轮箱(11)外;第二传动轴(7)的前端与其中一个皮带轴(3)的后端联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其特征在于框形机架(1)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各开有两个安装螺孔(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收获技术,具体是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以及收获效率较低的问题。马铃薯收获机去蔓膜机包括机架部分、皮带部分、以及传动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框形机架、以及铲刀;铲刀的后侧端面与框形机架的前侧端面固定;所述皮带部分包括皮带轴、皮带轮、以及输送皮带;所述传动部分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驱动轮、以及齿轮箱。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会将马铃薯蔓和地膜连同薯块一并挖起、以及收获效率较低的问题,适用于马铃薯的收获。
文档编号A01D33/00GK202232157SQ2011203892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许锁贵 申请人:许锁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