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系稳定杂种优势和一系良种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877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系稳定杂种优势和一系良种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公开一种一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是继“三系”“两系”杂交稻优势利用之后,再如何样稳定杂种优势。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以“三系”杂交稻F1代为母本,再杂交第三父本(所需性状),“四系”配组杂种更大优势。第二步,用“一系法”将优势稳定下来,是中国袁隆平老师杂交稻的强大优势和美国加洲的技术(路得·布尔班克;性状、培育、稳定、巩固、遗传)有机结合的产物。
【专利说明】一种一系稳定杂种优势和一系良种的培育方法
[0001]1、意义: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杂交水稻不要喷呀,因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能利用一代(F1当代显性),&代以后,因基因分离严重,性状变化无常,优势锐减,产量下降,在生产中没有使用价值,这是其一。
[0002]其二:杂交“制种”技术程序繁杂,成本高,制得种子少(200~300斤/亩),而且杂株多,风险大!又容易退化(由于赶花粉)。
[0003]此项发明:技术方案:就是通过杂交种F1代,再行杂交第三父本(所需性状),配制出遗传性稳定的新型杂交稻,不要午宇制种”。在生产中可连续用种20年以上,每亩产量达到550公斤~650公斤(达到“三系”、“两系”杂交稻的标准),而且抗性好,不退化。每亩产种子(1000斤以上)每亩大田用种量:也只要2市斤就够了。(参看附图,Fb4代、Fb8代、Fb9代的杂交优势,连续性)。[0004]说明:FB4代、Fb8代……是稳定优势后第η代,是使用的年代数序。不是在培育过程中的代数,培育过程中的品种,未成功的,不能接出去,在生产中使用。
[0005]2、【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种子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0006]此项技术研究:一不是普通品种(常规品种)杂交育种;二不是“三系u‘两系”杂种优势利用F1代,杂交育种;三不是DNA切割,移植分子育种(无性繁殖)四不是无融合生殖育种,而是新的领域,是一种“系列”育种新方法,是杂交后、杂种后裔F2代、F3代、F4代……Fn代以后的情形(贯彻整个自由组合法则的始末),本项研究领域,就是研究,F2代以后的“乱”!杂乱无章的有章过程(结果)。本项研究是通过全融合分离技术,通过雌、雄个体两性,性结合,产生新的生命体,是集结雌、雄个体、遗传特性,通过系统分离,系统遗传新模式(新结构),从而产生出新品系,新类型、新变种[结构+机能+外型=个性(本性)]。
[0007]此项研究,是总结、利用袁隆平老师创造的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的成功,利用杂交稻的强大优势,和美国加洲的技术(如何培育、固定新特性、并遗传下去)找到了“新路子”。
3、【背景技术】
[0008]20世纪后期,为解决杂交水稻繁殖,制种问题,长沙湖南农大万文举老师等人(和武汉、南京的一些教授同窗好友)开创了分子育种,应用DNA切割,移植技术,固定杂种优势,培育成功遗传工程稻:6ER-1号、GER-3号……等等。20世纪70年代,全球130多个国家的农业专家教授在意大利米兰地区开会,为解决杂交水稻不要制种问题,提出了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讨诊、.涿琴,提出了什么障碍基因分离,使优势不变,而遗传下去。中国、北京、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陈建三先生,即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是从1976年开始的,研究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陈建三先生,用粳型的远缘杂交,杂种后代不育,由母本孢子体无融合生殖,由珠心胚无性繁殖,致使基因不分离(细胞学、胚胎学分析)。陈建三等人,在后来的杂交试验中,还用什么兼性无融合生殖亲本,专性无融合生殖亲本做试验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在转基因过程中,提出了什么携带基因、转座基因、目的基因……试验,至1988年止,培育成功了 “84-15”无融合生殖杂交稻。“84-15”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南岸)搞了三个栽培方(每个栽培方100亩),单产高达635公斤和604公斤/亩,可生育期太长,做中稻栽培,180多天,秋天,要播小麦了,中稻还未收割,春夏要插中稻了,小麦还未收割,与小麦争地盘、争季节
[0009]1993年,从北方引进了一个“固优20”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在湖南洞口做中稻栽培,杂交优势还可以,根系也很发达,到后期出现,分的分蘖,孕的孕穗,抽的抽穗,开的开花,黄的黄熟,产量在300多公斤左右。
[0010]由于无融合生殖杂交稻,虽然是多代优势杂交稻,因为是几对隐性基因纯合体(aabbyydd)在全国11个省市推广以来,还是推不开。
[0011]1995年,广西种子公司经理庞华荣对我说:“北京农科院陈建三多次来信,要我种他的‘84-15’、‘89-63’杂交稻,我不种他的,生育期太长,180多天,我们广西要的是120多天~140多天的品种。”
4、
【发明内容】

[0012]此项发明,称之曰:“全融合分离技术”
[0013]①何谓全融合?是对无融合生殖而言,杂交种因基因分离,严重影响生物性状的正常状态,变得杂乱无章,没有个头绪,使得生物个体变化无常,在生产中没有使用价值,也使生物本身没有进化,建树自身的生存条件。意大利米兰地区的?尽咚寧:提出了无融合生殖、障碍生物基因隔离,不分化,呈无性繁殖,形成生物隐性性状新个体(aabbcc……)
[0014]因“三系”杂交稻F1代是个多家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多因素结合的复杂家系体,加上第三父 本、“四系”杂交,使新生命体更加复杂化,显性基因密集(分摩距离缩短,拷贝增加)。
[0015]全融合呢?就是通过雌、雄两性,全面“性”结合,使得基因互换,基因重组(重叠)基因突变增加了机率(频率)从而融合,发育形成新的突变个体(管理目标),新变种。这是生物进化史上最自然、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
[0016]②分离技术呢?
[0017]分离法则之后,就是自由组合法则,自由组合(上述讨论过),因复杂家系体、基因大分化、大改组、大结合、增加显性基因结合的频率,总有些个体结合得好的,就以这个别优胜单株,在进化长河中分道扬镳,越发展到高世代,区别就越大(细胞一器官一组织——系统),所以,分离技术,就是高级系统阶段系统分离、系统遗传新模式,个别优胜单株的串坪,说的“ψΜS举”。
[0018]所以,此项技术(发明),就是全融合,分离技术形成新模式的全部内容。这也正如:猴子进化成人一样,由于结构有些微变异。“猩猩”比大猩猩,黑猩猩更接近人类。“猩猩”、类人猿,因要战胜猛兽,经常练习直立行走,把两只手解放出来,抓石头,棍棒,打猛兽,并且成群结队,发出同一种声音(语言)齐心协力,打来的猛兽用火烤,呷熟的。猴子会爬树,避免与猛兽格斗,在树上摘果子吃,类人猿从猴子分化、进化出来,远远脱离动物界,而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
5、【具体实施方式】
[0019]①物色父、母亲本及播种安排期
[0020]在构思、模拟试验设计拟定好后,开始物色父、母亲本材料:优势突出,分蘖力强,穗大稳定,抽穗整齐,有效穗高,抗病虫力强,空秕率低,以优I18为例,第三父本(第一父本保持系,第二父本:恢复系、第三父:“超常三号”所需性状)要选与母本具有对立性状的性状(对立面容易转化),分期分批播种,目的在于同时开花。
[0021]②杂交授粉。“三系”杂交早稻——“金优974Fi代”,7月初抽穗扬花,上午10点-11点,先用温汤去雄法或黑衣服把母本株罩起来,15分钟后,母本提前开花一小时(其他稻株还未开花,以免串花自交),把当天开花的颖果,一个个用摄子把花药钳掉,一个颖果里有六个花药。全部去掉干净,两片羽毛雌蕊),把昨天前开花的,全部剪掉(已授粉);把当天未开花的(尚未成熟)也全部剪掉,只留当天开花的,有授粉能力的进行人工授粉,再把父本花粉传上去,用钳子刮动几下,便杂交、授粉了(若不是人工安排,有计划异花授粉、恐怕一万年以后,很难有机会相碰、朵交)。
[0022]杂交、授粉完毕后:用塑料袋罩起来,以免串花和鸟雀啄食种子,系好挂牌(标记好、父、母本名称和时间)这就是杂交授粉全过程,是整个培育新品种种中心环节。
[0023]③培育特性
[0024]尔后,把已杂交的种子收藏起来,下季或翌年播种,精心培育杂种苗后代,开花了,在五彩缤纷,争相献媚的杂种后裔苗中,以明察秋毫之觉察力,寻找出类拔萃的鹤立鸡群优胜单株(管理目标)可以是一株、二株,也可以是一群,而把其余的低劣杂株全部干净毁掉。
[0025]注意:不能在匕代中寻找纯模式,无经验的人,往往对它抱喜悦的希望!(纯模式,属当代显性,要分化的)
[0026]在F2代中,固定一个模式,只有在F2代中,寻找杂种苗中出类拔萃的单株,才是“中选”咋若匕代中没有串m出类拔萃的优胜单株,杂种后裔仍茁壮、繁茂、五彩缤纷,可选取个体茁壮的,继续种植(自由传粉、姐妹交),期待在&、匕代中发现“管理目标”,“优139”,优势固定的杂交种,就是“汕优64”再杂交后,F4代中舉f的。
[0027]“一系”稳定杂种优势,“一系”良种的培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0028]a.就是杂种后裔的不育(杂种的优势是普遍存在的,杂种的不育性并非绝对普遍,产生杂种不育的原因,是杂种后裔生殖系统不完善的结果……(达尔文)
[0029]南优二号X雪峰山旱稻,在F2代中,发现两株出类拔萃的单株(管理目标),醒似“南优2号,,,生长繁茂,单株分蘖I7株,每穗200多粒。“不寧”每穗结谷2粒~4粒,在78年~88年的10年中,采用回交、重交、外交、姐妹交、等各种杂交方式,累代的进行筛选、培育,好不容易,才克服了有害基因的遗传一颖壳、花器严重不育),结实率由每穗3~4粒—40~50粒,最后到220多粒。“旱优二号”一“旱优7号”的成功,耗费了我18个春秋的心血!选择淘汰的单株达5836000多个!
[0030]在“性状”培育、稳定遗传特性时,不但可以克服某些有害性状(如上所述),还可以加强某些特性。
[0031]b、旱优38” 一 “V优6号”X雪峰山旱稻,培育成“旱优二号”,旱优二号耐旱力不够强,再用V优六号早X ^ (雪峰山旱稻+露水白)叶片上有一层绒毛,改进、培育成“旱优38号”,旱优38号,非但没有旱优二号的芒,其叶片上的绒毛又多又浓又长,比露水白多多了,“旱优38号”叶片上结一层露水,到12点才干,下午5点钟后,又结一层露水,有效地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增强了抗旱性。[0032]C、例2,“优I22”、是V优64Fi早X古(高梁型变形稻)新恢复),通过一连串、一系列艰苦、不懈的培育,遗传性稳定,产量高。1995年在广西农校农场丰产示范,亩产达621公斤、比“汕优桂99C”(亩产600市斤)增产一倍,其中高产的一个原因,谷粒特别大颗长颗(三粒寸),杂种加强V20A母本的特性。
[0033]④筛选
[0034]一挨发现了这个“管理目标”后,抓住它,进行一连串、一系列的目标管理,从F2代、F3、F4……F8代~F12代,因生物体和人类一样,是一个“家系”,是多因素综合性状体,上面讲了,本项技术发明是系统分离,系统遗传新模式(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所以,WF2代~F12代,一系列的演化、进化中,会出现祖先的重演,种种迹象,特别是F3~F5中,低世代,混种世代最差,会出现大量低劣杂株,必须干净彻底毁掉,从F2~F12代中,累代地清除杂株。为达到缺什么,补什么,须采取回交、重交、外交、姐妹交等多种杂交方式,在培育筛选过程中,要结合某种优良性状所采取的杂交方式,一些优良性状是结合进去了,但是一些有害性状也带进来了,又要花时间,在这方面,浪费土地、浪费时间,浪费经济,浪费精力是严重的,在培育,筛选优良性状中,采取姐妹交有些微变异,差异之间和变种之间的杂交是有力地促进优良性状的进展!在选择过程中,以明察秋毫之觉察力,在田间、地头、从早—晚,在杂种后裔苗种观察、检查、判定它们,是基因型AaBbCcRrDd ?是表现型AABBRRDD ?
是显性的,AA、BB......?或其他......是隐性的aabb......?在选择中,一是要有经验(一整套
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要有耐心等待。
[0035]小结:呈显性反应的表现形与呈显性反应的基因型。其杂交优势#丁-昀。
[0036]⑤具体实 施
[0037]培育成功的杂种优势固定的杂交稻:七大优势:
[0038]a.生长繁茂、茁壮、单株分蘖17栋以上,大蘖达46株;
[0039]b.穗大粒多,一般每穗180~220粒以上,大穗350粒;
[0040]c.有效穗高,少或没有无效分蘖,抽穗整齐;
[0041]d.粒大粒重,千克重28克;
[0042]e.空秕率低,在15%以下;
[0043]f.抗性好,高抗纹枯病,中抗稻瘟病;
[0044]g.米质好,达三项经济指标(优I18)。
[0045]⑥具体实施
[0046]按照权利要求1的要求:杂种优势和优势遗传,必具备四大特点:
[0047]a.到后期,育性稳定,性状没有丝毫摇摆的迹象,稳定、整齐划一。
[0048]b.优势突出,完全具备三系杂交稻种种优势,结合第三父本优点,具备七大优势。
[0049]c.优势稳定,整齐划一,形号一致的多代优势,呈群体结构遗传。
[0050]d.没有分离株出现,纯度达99.8%以上,用户落心,生产保险。
[0051]小结:用明察秋毫之觉察力,观察杂种后裔的一切,赖以改造它们。
[0052]结论:一批又一批,“一系”稳定杂种优势,系列育种的试验,一批又一批的“一系”培育良种的成功:旱优7号、旱优38、优I22、优I23、优I31、优I32、优I37、优I39 (神舟二号)、优I18(神舟三号)新“品系”、新变种的出现,问世以来,突出地表现两大特点:①具有“三系”杂交稻种种杂交优势,共同的特点:分蘖力强,单株分蘖14~17株以上,大蘖达46株,所以新品系,每亩大田用种I公斤~0.8公斤/亩。②每亩产稻谷(种子)1000斤以上/亩,且可连续用种20年。大大地提高杂交制种(三系、两系)效率,大大地节约生产成本!对社会所做的新贡献。
[0053] 优I39 (神舟二号),2007年,与广西种子公司合作,五圹农场,早造528公斤/亩,晚造551公斤,在桂北柳州一带十几个县市种植,推广。528公斤,551公斤,比第一个“三系”杂交稻“南优二号” 511公斤高,比第一个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 508公斤/亩更高。
[0054]“优118”(神舟三号)2005年,2010年、2011年湖南省农业厅、种子站、马王堆本省种子公司在湖南省11个县市试种,普遍高产550公斤/亩不等,2011年湖南省洞口县38个试点:一般亩产550公斤,最低510公斤/亩,最高610公斤/亩。
[0055]下一步:
[0056]1、与超级稻杂交配组试验,有可能获得700公斤,800公斤,926公斤高产纪录!
[0057]2、正在研究粳型杂交稻,正在进展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Fb9代优I18和Fb8代优I18图;
图2是Fb9代优I18图;
图3是Fb4代优I18图。
【权利要求】
1.配制杂种强优势。所述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遗传,其特征在于: a.必须具备“三系”杂交稻的种种杂种优势,必须是当代“显性”,多因素复杂家系体。再杂交第三父本(所需性状),培育起来的杂交稻。 b.其杂种优势能够“遗传”。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要求:(物色父、母本)“三系”杂交种Fl代母本:具有强大优势,其特征在于:①优势突出(单株分蘖14~17株以上),②穗大粒多,每穗180~220粒以上,③有效穗高整齐,少无效分蘖,④抗病力强,⑤空秕率低于15%以下。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要求,在杂种后裔苗中寻找发现“管理目标”,可以是一株、二株、也可以是一群,不能在Fl代中挑选纯类型(当代显性,必分化);在?2代中寻找固定一个模式。
4.按照权利要求1和3的内容:将优良性状进行培育、稳定、巩固,并将优良性状遗传下去。
5.根据权利要求1 的内容:培育成功的、优势固定的新型杂交稻,必具备a、b、c、d、e、f、g七大优势(其中包括父本的优势)a优势突出:单株分蘖17株以上,大穗达46株;b穗大粒多,每穗180~220粒以上,大穗350粒;(:成穗率高,抽穗整齐;(1空秕率低15%以下;e抗性好;f粒大粒重,千粒重28克左右;g米质好,达三项经济指标。
6.按照权利要求1的要求:培育成功的新型杂交稻(杂种优势固定的杂交稻)杂种优势和优势遗传,必具备五大特点:a、b、C、d、e。 a.育性稳定,后期性状,没有丝毫摇摆的迹象。 b.优势突出,稳定母本和父本杂交优势的七大优势。 c.优势稳定,整齐划一,形号一致的多代优势,呈群体结构遗传。 d.没有分离株出现,纯度达99.8%以上,用户落心,生产保险。 e.无须繁殖、“制种”在生产上,可连续用种20年以上。
【文档编号】A01H1/02GK103947535SQ20121007390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5日
【发明者】米华山 申请人:米华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