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

文档序号:18110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燕麦在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中总产量居第五位,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吉林等山区、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继大米和小麦等我国的传统主粮之后,正悄悄跻身第三主粮产业。特别是在“营养农业”倍受青睐的今天,燕麦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燕麦还是粮饲兼用型禾本科作物,耐逆能力強,属于拓荒作物的先鋒。探索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地上引进种植意义重大。黄河三角洲是近百年来黄河造陆运动形成的新陆地,地下水埋藏浅且矿化度高,地下盐分易升至地表,导致土壤盐溃化,盐碱荒地广泛分布。该区盐溃化土地面积达44. 29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重度盐溃化土壤和盐碱光板地23. 63万hm2,约占区内土地面积的28. 4%,盐溃土以滨海盐溃土类型为主,盐分主要以氯化物为主,土壤表层盐分在O. 4% 3%范围内变化,土壤结构性差,肥力低,不经改良治理,很难进行常规农业生产。李庆梅等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6期,《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一文中,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撂荒地、棉田、苜蓿地和梨园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棉田土壌容重较高,而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低,由于棉田灌水压盐措施,抬高了地下水位,土壌返盐严重。苜蓿地由于管理粗放,对土壤扰动少,容重较低,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较高,盐碱度较低;每年对苜蓿的采收显著降低了苜蓿地土壌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而豆科固氮菌的存在,使表层速效氮含量较高。梨园位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地较好的区域,且有机肥料施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壌板结,盐碱度较低。撂荒地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棉田,在退化土壤恢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撂荒地和苜蓿地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但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因此难于大面积推广。因此,利用引进种植粮饲兼用型耐盐植物燕麦改良盐碱地,研究出一套投资小,可持续改善土壤结构,并且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11月10日 11月30日间,向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表面分别施用粉碎的农作物秸杆和腐熟的农家肥,农作物秸杆施用量为3000 5000kg/公顷,腐熟的农家肥施用量为2000 3000kg/公顷,然后,深耕整平越冬;(2)待春季播种前20 30天,对步骤(I)深耕整平的地块进行灌溉,灌溉至地表水深15 20cm ;灌至地表水深15 20cm可以让灌溉水自然下渗,从而压低含盐量较高的地下水,降低土壤盐分;(3)待地表水全部渗入土壤中,按200 300kg/公顷的用量均匀撒施土壤生态改良剤,同时按300 500kg/公顷的用量表面均匀撒施复合肥,然后进行旋耕,旋耕深度为15 20cm ;旋耕可以使土壤生态改良剂和复合肥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 (4)将经步骤(3)旋耕后的地块打畦筑埂,畦宽O. 8 I. 2m,埂宽15 20cm,埂高5 IOcm ;待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燕麦播种,播种深度3 5cm,播种量120 150kg/公顷,播种后进行镇压;(5)按现有技术进行田间管理。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农作物秸杆选自棉花秸杆、小麦秸杆、玉米秸杆、高粱秸杆、大豆秸杆、花生秸杆和/或水稻秸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较易获得的农作物秸杆种类,施用方式按本领域常规秸杆还田技木。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⑴中的农家肥选自鸡粪、猪粪、牛粪和/或堆怄肥,按常规技术进行腐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较易获得的农家肥种类。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I)中深耕的耕犁深度为25 30cm。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的灌溉是指将深耕整平的地块划分为O. 2 O. 3公顷的小地块,在小地块周边筑30 40cm高的小坝,然后,引水灌溉。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土壤生态改良剂采用现有市售改善盐碱土质的土壤生态改良剂。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土壤生态改良剂也可按专利申请号201110357659.9的一种滨海盐溃土壤生态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说明书实施例I记载的土壤生态改良剂。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复合肥含氮量为10 20wt%,含磷量为10 20wt%,含钾量为10 20wt%。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⑷中,播种的密度为每畦播种6行燕麦,行距15 20cm。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4)中的燕麦选自白燕2号或白燕7号。白燕2号、白燕7号由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繁育获得,在吉林当地耐内陆盐碱能力表现突出。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5)中田间管理包括燕麦生育期灌水、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和收获等,除草是在燕麦苗期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保留埂上的耐盐植物,待燕麦封行后除去。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5)中按现有技术田间管理,可參照《中国白城燕麦栽培技术规程》(2010-06-17, http://nmyj.xlgl.gov.cn/zx/rdzl/zzy/lszw/yanmai/201006/t20100617_413954. html)。有益效果I.本发明所述白燕2号、白燕7号是在吉林当地耐内陆盐碱能力表现突出的燕麦新品种,上述品种为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进行燕麦耐盐栽培奠定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2.本发明通过在入冬前施用农作物秸杆和腐熟的农家肥,深耕整平越冬,可大幅度提高土壌有机质含量,而且,通过农作物秸杆的施入和翻耕,切断了土壤表层的毛管水上升渠道,遏制了土壤盐分的上升和表面积累;3.本发明通过播种前20-30天,引水灌溉,让水自然下滲,压低含盐量较高的地下水,可确保土壤的盐分含量在燕麦苗期生长的盐度耐受范围内,利于全苗;4.本发明通过施用滨海盐溃土壤生态改良剂,可明显降低滨海盐溃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平衡土壌PH值,改善土壌微生物群系结构,提高土壌生 物活性,诱导燕麦对土壤盐溃化产生胁迫耐性,促进燕麦的根系发育和产量形成;5.本发明通过打畦筑埂抢墒播种,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可防止跑墒,确保燕麦出苗;同时,通过筑埂可引导盐分更多地向埂上积累,使畦内盐分相对较低;在燕麦苗期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时,保留埂上的碱蓬等耐盐野生植物,让其充分吸取盐分,在燕麦封行后除去; 6.本发明于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可让燕麦避开孕穗期高温和灌浆期干热风,利于燕麦籽粒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7、本发明通过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达到了既可以收获燕麦籽粒,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牧草资源需求的目的,并且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壌肥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环境效益,有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ー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实验地块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荆岭村;实验品种燕麦白燕2号、燕麦白燕7号,均购自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复合肥购自山东金正大集団,商品名称奥磷丹复合肥,含氮量为15wt%,含磷量为15wt%,含钾量为15wt% ;土壤生态改良剂葫芦岛康华科技有限公司产售。ー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2010年11月20日,分别向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表面施用棉花秸杆和腐熟的牛粪,棉花秸杆施用量为3500kg/公顷,腐熟的牛粪施用量为3000kg/公顷,然后,深耕30cm整平越冬;(2) 2011年3月15日,播种前24天,将步骤⑴深耕整平的地块划分为O. 2公顷的小地块,在小地块周边筑30 40cm高的小坝,然后,引水灌溉,灌至地表水深20cm,从而压低含盐量较高的地下水,降低土壤盐分;(3)待地表水全部渗入土壌中,按300kg/公顷的用量均匀撒施土壤生态改良剂,同时按400kg/公顷的用量表面均匀撒施复合肥,然后进行旋耕,旋耕深度为15cm ;旋耕可以使土壤生态改良剂和复合肥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4)将经步骤(3)旋耕后的地块打畦筑埂,畦宽I. 2m,埂宽20cm,埂高IOcm ;待2011年4月8日,进行燕麦白燕2号播种,姆H圭播种6行燕麦,行距20cm,播种深度3. 5cm,播种量150kg/公顷,播种后进行镇压;(5)2011年5月6日,在燕麦三叶期,进行了中耕除草,结合灌溉,按120kg/公顷的用量追施复合肥,其他时期由于雨水比较充沛,未再灌溉。2011年6月3日,进行了中耕除草;由于初次种植,无病虫害发生,未进行病虫害防治。2011年7月2日,进行了机械收获和产量測定。收获及产量測定均按本领域常用方式。 经測定,白燕2号每公顷穗数达327. I万穂,穗粒数达到31. 9粒,千粒重达到17. 84g,籽粒产量达1861. 51kg/公顷,饲草产量达1574. 33kg/公顷(如表I所示)表I白燕2号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生长发育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11月10日 11月30日间,分别向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溃土壤表面施用农作物稻杆和腐熟的农家肥,农作物稻杆施用量为3000 5000kg/公顷,腐熟的农家肥施用量为2000 3000kg/公顷,然后,深耕整平越冬; (2)待春季播种前20 30天,将步骤(I)深耕整平的地块进行灌溉,灌至地表水深15 20cm ; (3)待地表水全部渗入土壤中,按200 300kg/公顷的用量均匀撒施土壤生态改良剂,同时按300 500kg/公顷的用量表面均匀撒施复合肥,然后进行旋耕,旋耕深度为15 20cm ; (4)将经步骤(3)旋耕后的地块打畦筑埂,畦宽0.8 I. 2m,埂宽15 20cm,埂高5 IOcm ;待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燕麦播种,播种深度3 5cm,播种量120 150kg/公顷,播种后进行镇压; (5)按现有技术进行田间管理。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农作物秸杆选自棉花秸杆、小麦秸杆、玉米秸杆、高粱秸杆、大豆秸杆、花生秸杆和/或水稻秸杆。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农家肥选自鸡粪、猪粪、牛粪和/或堆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深耕的耕犁深度为25 30c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灌溉是指将深耕整平的地块划分为0. 2 0. 3公顷的小地块,在小地块周边筑30 40cm高的小坝,然后,引水灌溉。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复合肥含氮量为10 20wt%,含磷量为10 20wt%,含钾量为10 20wt%。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播种的密度为每畦播种6行燕麦,行距15 20cm。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燕麦选自白燕2号或白燕7号。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田间管理包括燕麦生育期灌水、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和收获,除草是在燕麦苗期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保留埂上的耐盐植物,待燕麦封行后除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壤表面施用农作物秸秆和腐熟的农家肥,深耕整平,(2)待播种前,将步骤(1)深耕整平的地块进行灌溉;(3)待地表水全部渗入土壤中,均匀撒施土壤生态改良剂,同时均匀撒施复合肥,然后进行旋耕;(4)将旋耕后的地块打畦筑埂,待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燕麦播种,播种后进行镇压;(5)按燕麦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生育期灌水、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和收获。本发明所述方法投资小,可持续改善土壤结构,并且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30458SQ2012101120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任长忠, 刘孝永, 裘纪莹, 郭来春, 陈建爱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