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猪饲料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断奶仔猪饲料日粮中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是动物必需养分之一,它们在动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在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化的畜牧生产过分强调微量元素的作用,加之微量元素成本较低,动物最低需要量与最大中毒剂量之间差距大,生产实践中通常不考虑基础饲料原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而按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全额甚至超额添加,造成了生产中微量元素超量供应和不平衡供给现象普遍存在。不合理添加微量元素不仅会对畜产品品质、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而且增加生产成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目前国内外在微量元素添加上存在以下问题
I、饲料中微量元素的过量添加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微量元素是指占动物体重
O.01%以下的元素。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现代生物学已从分子上认识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动物生长发育过程,都与体内微量兀素有关。微量兀素直接参与机体组成以及影响酶的活性,比如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合成,铜、锌、锰参与SOD的构成,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辅助成分参与机体抗氧化系统的组成和自由基清除等。过量使用微量元素,除了造成在畜禽组织中大量沉积外,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外,微量元素还将随粪便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在当前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饲养密度和饲养规模急剧增加以及多数饲料企业或养殖企业因商业目的仍停留在使用无机形式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长期如此,必然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2、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时,没有考虑原料中微量元素的背景值和微量元素的添加比例。微量元素的研究一般都是针对单个元素不同来源和添加水平,由于微量元素添加量小、利用率低、内源排泄大、影响因素多、基础日粮中含量变化大等原因,很少同时涉及到几种矿物元素的适量添加剂量和添加比例。由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颉抗作用和协同作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提高动物对其的吸收利用率,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微量元素生理作用特点是数量小而作用大,且微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也存在协同或颉抗作用,只有采用整体的观点全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对微量元素的作用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某种动物的某个生理阶段,各种矿物质存在一种比较合理的模式,及存在一个合适的添加比例或比例范围,此时各种矿物元素表现出最优的组合效应,动物表现出相对最好的生产性能。以往,人们多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而忽视了微量元素间的比例均衡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微量元素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是各种适量微量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不良后果。微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会对畜禽生产以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能够像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那样,研究得出理想的微量元素平衡模式,我们就能运用畜禽微量元素合理的模式,做到降低微量元素的添加水平而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将对畜禽生产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利用产生巨大影响。畜禽微量元素合理模式将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降低微量元素添加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10 20kg断奶仔猪提供一种合理的微量元素添加模式,主要是锌、铁、铜、锰和硒,在做到降低微量元素的添加水平的同时而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在配制好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先确定锌的添加量,再确定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再折算出含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其中锌、铁、铜、锰四种元素是以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螯合物的形式添加,硒按富硒酵母的形式添加。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基础日粮;
(2)确定锌的添加量;
(3)按添加模式确定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按锌、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折算出含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其中锌、铁、铜、锰四种元素是以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螯合物,即Zn-MHA、Fe-MHA、Cu-MHA和Mn-MHA的形式添加,硒按富硒酵母的形式添加;
(4)向基础日粮中混合添加Zn-MHA、Fe-MHA,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按照10 20kg断奶仔猪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不添加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即除锌、铁、铜、锰和硒外,基础日粮中其他营养水平都达到仔猪的营养需要。确定锌的添加剂量水平为每千克全价日粮添加80mg。以重量计,按Zn:Fe:Cu:Mn: Se=IOO:100:6. 25:3. 75:0. 38 模式确定全价日粮中
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按照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中相应微量元素净含量折算出应向基础日粮中添加的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的量。以重量计,在10 20kg断奶仔猪按照Zn:Fe:Cu:Mn:Se=100:100:6. 25:3. 75:0. 38;Zn添加量为80mg/kg,以Zn的添加量作为比例基准,并视为100,在日粮添加锌、铁、铜、锰和硒,添加形式为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本微量元素添加模式与现有微量元素添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I、按本模式添加微量元素,仔猪全价料中的锌、铁、铜、锰和硒既能满足10 20kg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和较好的抗腹泻作用,又不会过量而造成浪费。2、按本模式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大大提高,粪尿中排放量降低。3、不过量添加微量元素,降低饲养成本。按照10 20kg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不添加锌、铁、铜、锰和硒的日粮),即除锌、铁、铜、锰和硒外,基础日粮其它营养都达到仔猪的需要;确定全价日粮中锌的添加量,即每千克全价日粮中添加Zn 80mg ;按Zn:Fe:Cu:Mn:Se=IOO: 100:6. 25:3. 75:O. 38的模式确定锌、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按照Zn-MHA、Fe-MHA、Cu-MHA、Mn-MHA和富硒、酵母中相应微量元素含量折算出应向基础日粮中添加的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的量;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先与少量基础日粮预混合后再加入基础日粮中混合均匀。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在配制好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选用Zn-MHA、Fe-MHA, Cu-MHA,Mn-MHA和富硒酵母的微量元素产品,其锌、铁、铜和锰净含量分别都为10%,富硒酵母中硒含量O. 1%。按如下步骤配制日粮
第一步配制基础日粮(即未添加锌、铁、铜和锰的日粮,见表I)。如表I是参照NRC(1998)断奶仔猪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第二步在上述配好的日粮中确定锌添加量,即每千克全价日粮中添加Zn为80mgo第三步然后按Zn:Fe:Cu:Mn:Se=IOO:100:6. 25:3. 75:0. 38 的模式确定添加锌、
铁、铜、猛和砸的量。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确定的锌、铁、铜、锰和硒在全价日粮中添加量折算为Zn-MHA、Fe-MHA, 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的添加量。在每千克全价日粮需要添加80mg锌,即每千克全价日粮需要添加Zn-MHA 800mg/kg (80mg+10%=800mg),相应的Fe-MHA800mg/kg、Cu-MHA 50mg/kg、Mn-MHA 30mg/kg 和富砸酵母 3g/kg。表I.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_
权利要求
1.一种猪饲料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其特征在于在配制好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先确定锌的添加量,再确定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再折算出含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其中锌、铁、铜、锰四种元素是以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螯合物的形式添加,硒按富硒酵母的形式添加,以重量计,按Zn:Fe:Cu:Mn:Se=100:100:6. 25:3. 75:0. 38模式确定全价日粮中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猪饲料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基础日粮; (2)确定锌的添加量; (3)按添加模式确定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按锌、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折算出含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的添加量,其中锌、铁、铜、锰四种元素是以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螯合物,即Zn-MHA、Fe-MHA、Cu-MHA和Mn-MHA的形式添加,硒按富硒酵母的形式添加; (4)向基础日粮中混合添加Zn-MHA、Fe-MHA,Cu-MHA, Mn-MHA和富硒酵母。
3.一种猪饲料微量元素添加模式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10 20kg断奶仔猪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不添加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即除锌、铁、铜、锰和硒外,基础日粮中其他营养水平都达到仔猪的营养需要,确定锌的添加剂量水平为每千克全价日粮添加80mg,然后,按Zn:Fe:Cu:Mn:Se=100:100:6. 25:3. 75:0. 38模式添加铁、铜、锰和硒微量元素螯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微量元素添加新模式及其配套使用方法,主要是针对10~20kg断奶仔猪日粮中锌、铁、铜、锰和硒五种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和方法,以重量计,按Zn:Fe:Cu:Mn:Se=100:100:6.25:3.75:0.38模式确定全价日粮中铁、铜、锰和硒的添加量。在此微量元素添加模式下,微量元素表现出较好的组合效应,能降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并能降低微量元素添加成本、减少其过量排泄对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文档编号A23K1/18GK102630848SQ2012101441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方成堃, 方热军, 杨永生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