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20504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的人工繁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黑龙江茴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Dybowski)俗称斑蹲子、红鱗鱼、鱼华等,英文名Amur grayling,属于鲑形目、茴鱼科、茴鱼属,系北冷温带一种典型的山涧溪流栖居的冷水性鱼类。其肉质鲜美,为黑龙江省特有的名贵食用鱼类。黑龙江茴鱼个体较小,生长速度相对稍慢且数量不多,未形成一定的捕捞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黑龙江茴鱼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优水产品。由于天然水域的产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加之当地渔民多在洄游期进行捕捞,捕捞强、度过大,使原来就不多的资源量显著下降。此外,由于在河流上兴修水库和水利设施,改变了黑龙江茴鱼的产卵、摄食、越冬环境,对其繁殖和生存也造成了影响,使黑龙江茴鱼成为濒危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和《中国珍稀名贵鱼类》名录。人工养殖是保护与恢复濒危物种资源最重要的途径。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名贵的土著鱼类,为人工养殖的发展提供大量苗种,同时也为更有效地保护黑龙江茴鱼的自然资源,研究其人工繁殖技术方法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保护黑龙江茴鱼的自然资源,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充足的苗种,而提供一种黑龙江茴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野生亲鱼采捕、培育亲鱼采捕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亲鱼在沙砾底质的池塘中驯养培育,投喂鲜活饵料鱼,水源为冷泉流水;2)雌雄亲鱼性别鉴别根据黑龙江茴鱼婚姻色及生殖孔形态,区别成熟期黑龙江茴鱼的性别;3)人工催熟、催产人工注射激素进行催熟、催产,促进黑龙江茴鱼同步产卵、排精,将步骤2)黑龙江茴鱼放入催产池,所用催产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0M+LRHA2)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成熟雄鱼有明显的婚姻色,其生殖孔略显长形,不红肿外突,挤压腹部时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接近成熟雄性亲鱼按压后腹部时有少许乳白色精液流出;成熟较差的雄性亲鱼婚姻色不明显,腹部较硬无弹性,挤压时没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成熟雌鱼婚姻色与雄性相比不甚明显,其腹部略隆起,柔软并有弹性,生殖孔近圆形,红肿外突,用手轻轻按压有摸到卵粒的感觉,稍作挤压即有卵粒流出;接近成熟雌性亲鱼婚姻色不明显,生殖孔可见红肿外突,轻压后腹部有柔软感;成熟较差的雌性亲鱼婚姻色亦不明显,生殖孔不红肿外突,腹部无柔软感觉。成熟较差的亲鱼,先催熟,再催产;接近成熟亲鱼直接催产;已成熟亲鱼不需催产。4)人工采卵、采精;采用常规方法实施人工采卵、采精;5)等渗液洗卵,人工授精用BSS等渗溶液洗卵,采用湿法人工授精;6)受精卵吸水膨胀、发眼孵化人工授精5min后,将受精卵迅速移入孵化筐中,并将孵化筐悬吊于孵化槽中部, 使得黑龙江茴鱼的受精卵在流水中吸水膨胀,并溢出多余精液及卵皮,吸水膨胀Ih后,在原槽中转入孵化期;7)人工剔除死卵在孵化过程中,使用自制的死卵剔除夹将死卵剔除,以免滋生水霉菌,影响其它健康卵;8)仔鱼出膜孵化在积温达到110°C (!时,受精卵发育到发眼期时,将孵化筐撤掉,将受精卵直接平铺于平列槽中,流水孵化至仔鱼全部破膜。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在催产前Ih配好,并置于4°C冰箱中保存。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用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250IU、马来酸地欧酮(D0M+LRHA2) 2. 5m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 12. 5 Ugo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注射部位为黑龙江茴鱼背鳍基部无鳞处。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注射方法为二次注射法,注射间隔36h。步骤3)中所述催产池的水流速度为0. 001-0. 01m3/s。步骤3)中所述催产效应时间为4-5天。步骤4)中所述的采精方法为人工采集3-5条雄性亲鱼精液置于同一烧杯中,混合置于4°C环境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I)解决了野生黑龙江茴鱼亲鱼的驯化培育问题。(2)提出了黑龙江茴鱼亲鱼成熟期的雌雄鉴别方法。(3)确定了黑龙江茴鱼亲鱼的催产时机、催产药物种类及用量、注射部位和效应时间,避免了错误注射催产剂对人工繁殖造成的影响。(4)开发了等渗液(BSS)洗卵、湿法授精的黑龙江茴鱼人工授精方法。改善了孵化槽内直接孵化的方法,开发了孵化筐悬吊于孵化槽内微流水孵化的黑龙江茴鱼孵化方法。(5)简化了受精卵静水吸水膨胀2. 5h的操作程序,开发出吸水膨胀与流水孵化相连续的作业技术,避免了静水吸水膨胀易引起缺氧的危险。(6)开发出孵化过程中人工剔除死卵的操作程序,避免了使用药物防治水霉病而影响受精卵的孵化效果,使排卵时间缩短了 8-10天。


图I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用于黑龙江茴鱼受精卵孵化的孵化筐;图3为本发明的死卵剔除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I,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野生亲鱼采捕、培育野生亲鱼采捕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共采捕到雌性亲鱼112尾,雄性亲鱼125尾。采捕到的亲鱼用专用运输篓充氧运回后,放于池塘中培育。其中培育亲鱼的池塘为3335m2,沙碌底质,水源为地下自涌冷泉水,流量为I. 2m3/s,水温为8-13°C,水质清澈无污染。放养亲鱼前清除池内一切的野杂鱼及敌害生物,以免与黑龙江茴鱼亲鱼争食。饲料采用专塘培育的鲫鱼苗及自然水域中采捕的洛氏臟等小型鲜活饵料鱼,在亲鱼放养7天之后进行投喂。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注意观察饵料鱼情况,总量减少时及时添加,保持池塘中饵料鱼与亲鱼总重比为I. 0以上。翌年春季,部分亲鱼达到成熟期,其中雌亲鱼72尾,平均体重124. 8克,雄亲鱼102尾,平均体重为176. 4克。雌雄亲鱼鉴别根据婚姻色鉴别成熟期黑龙江茴鱼雌雄,以确定催产剂使用剂量。黑龙江茴鱼雄鱼具有明显的婚姻色,背鳍高大,其基部到边缘有3 4行粉色斑点纵向排列而成的条纹,边缘有一棕色的条纹;胸鳍淡黄色;体侧有不规则的小黑斑,集中于侧线鳞之上及体前部;腹鳍上有3 5条淡蓝或粉红色的纵行条纹,胸鳍至腹鳍之间的腹部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纹;成熟雄鱼生殖孔略显长形,不红肿外突,腹部有弹性,挤压时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接近成熟雄性亲鱼按压后腹部时有少许乳白色精液流出;成熟较差的雄亲鱼婚姻色不明显,腹部较硬,挤压时没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成熟雌鱼与雄鱼相比婚姻色不甚明显,其腹部略隆起,柔软并有弹性,生殖孔接近圆形,红肿外突,用手轻轻按压有摸到卵粒的感觉,稍作挤压即有卵粒流出;接近成熟雌性亲鱼婚姻色不明显,生殖孔可见红肿外突,轻压前腹部较硬而后腹部有柔软感;成熟较差的雌性亲鱼婚姻色亦不明显,生殖孔红肿外突不明显,腹部较硬无弹性。人工催熟、催产为了使黑龙江茴鱼亲鱼达到同步、集中产卵的目的,要注射催产剂进行催熟、催产。所用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0M+LRHA2)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雌性黑龙江茴鱼每千克体重注射2. 5毫克D0M+LRH_A2、1250国际单位HCG和12. 5微克S-GnRH-A的混合催产剂,雄鱼剂量减半。成熟较差的亲鱼采用二次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无鳞处。第一次注射总剂量的20%,间隔36-48h第二次注射,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80%。接近成熟亲鱼采用一次注射法,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80%。在水温7. 5°C条件下,未成熟亲鱼催产的效应时间为100 160小时(平均为140小时),多数亲鱼在催产后140小时卵完全游离。人工采卵、采精、等渗液洗卵、人工授精
人工采卵、采精,人工授精。选择成熟较好的健康雌、雄亲鱼(轻压腹部有成熟卵粒或乳白色精液排出),将鱼体上的水及操作者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采用挤腹法采卵、采精。授精前检查精子活力,健康、活力强的精子方可使用。每组卵用3尾以上雄鱼的混合精液授精。人工授精在避光处进行,采用湿法授精。授精前采用等渗液(BSS)洗卵,用量是每2000粒鱼卵用400毫升BSS。洗卵后将等渗液缓缓倒出,再倒入少量干净的等渗液,将精液滴于其中,迅速用手或羽毛搅动,使精卵充分混合受精。人工采卵时,鱼类腹腔中的破损卵溢出物、卵皮以及鱼的粪便、尿液等物质会一并混入卵中,这些物质会影响精子活力和受精率;此外,鱼卵在腹腔中时受到腹腔液的保护,挤出体外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对健康鱼卵造成损伤。用等渗液(BSS)洗卵,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卵子,又可以洗净卵中的杂质,从而避免了杂质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提高了受精率。受精卵吸水膨胀、发眼孵化 受精卵静置5min后,将受精卵迅速移入孵化筐5中,使卵在孵化筐底部均匀的铺满一层,之后将孵化筐悬吊于孵化槽中间,每个孵化槽中只悬吊一个孵化筐,使卵在流动泉水中吸水膨胀,水的流速控制在0. OOlmVs左右。Ih后,吸水膨胀过程结束,原槽转入孵化期。如图2所示,孵化筐5的框架为竹制,长35厘米,宽30厘米,底部固定15目筛絹。孵化槽4为玻璃钢材质,长5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内侧从4个底角开始,向上依次各有四个挂钩,以固定孵化筐5。弹性绳6 —端连接孵化筐5底部,一端连接金属挂钩7,可随需要将孵化筐5固定于水体内不同深度。金属挂钩7连接孵化槽挂钩8。孵化槽挂钩8为玻璃钢材质,固定在孵化槽4上,连接金属挂钩7。尼龙绳9 一端连接孵化筐5顶端,一端连接孵化槽4顶端,起到固定孵化筐5的作用。采用孵化筐悬吊于孵化槽中的孵化方式即避免了局部缺氧造成受精卵窒息死亡的危险,又避免了由于孵化槽底部入水孔水流冲动受精卵而引起鱼卵大批死亡。孵化期间人工剔除死卵。死卵发白,与正常发育的受精卵差别很大。所用工具为自制的死卵剔除夹。如图3所示的死卵剔除夹是将两个竹片I制成镊子形状,竹片的厚度为2-3毫米,长度为15-20厘米,表面打磨光滑,将顶端连接处削成斜面,对齐连接,用强力胶固定。在两片竹片I的中部各打一个小孔,将长度不超过I. 5厘米、直径2毫米的弹簧2,通过挂钩固定在竹片上。再在末端分别固定一个用细铜丝制成的金属环3,金属环3直径为I. 8毫米。捡卵操作时尽量避免光线直射,也尽量不要碰到周边的正常发育受精卵。人工剔除死卵避免了水霉菌滋生,侵害正常发育受精卵的危险,也避免了使用药物防治水霉菌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仔鱼出膜孵化;在积温达到110°C d,受精卵发育至发眼期时,受精卵对外部振动不敏感,不会因为被移动而死亡,因此将孵化筐撤掉,将其中的受精卵直接均匀的平铺于平列槽中,流水孵化至仔鱼全部破膜。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试验亲鱼雌性亲鱼72尾,雄性亲鱼102尾。分为3组,每组各24尾雌鱼,34尾雄鱼。第一组催产效果雌鱼催产18尾,雄鱼催产33尾。催产率分别为75%,97%。第二组催产效果雌鱼催产21尾,雄鱼催产32尾。催产率分别为88%,94%。
第三组催产效果雌鱼催产19尾,雄鱼催产30尾。催产率分别为79%,85%。雌鱼平均催产率为80. 6%,雄鱼催产率为93. 1%。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试验3组亲鱼分为3个试验组,每试验组各24尾雌鱼,34尾雄鱼。第一组卵子受精率达到了 81%,受精卵孵化率达到83% ;第二组卵子受精率达到了 94%,受精卵孵化率达到72% ; 第三组卵子受精率达到了 95%,受精卵孵化率达到8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野生亲鱼采捕、培育 亲鱼采捕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亲鱼在水体底部具有沙砾的池塘中培育,池塘水源为冷泉流水; 2)雌雄亲鱼鉴别 根据黑龙江婚姻色和生殖孔形态区别成熟期黑龙江茴鱼的雌雄; 3)人工催熟、催产 将步骤2)黑龙江茴鱼放入催产池,所用催产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OM+LRHA2)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 4)人工采卵、采精; 5)等渗液洗卵,人工授精 用BSS等渗溶液洗卵,采用湿法人工授精; 6)受精卵吸水膨胀、发眼孵化 人工授精5min后,将受精卵迅速移入孵化筐中,并将孵化筐悬吊于孵化槽中部,使得黑龙江茴鱼的受精卵在流水中吸水膨胀,并溢出多余精液及卵皮,吸水膨胀Ih后,在原槽中转入孵化期; 7)人工剔除死卵 在孵化过程中,使用死卵剔除夹将死卵剔除; 8)仔鱼出膜孵化 在积温达到110°C (!时,受精卵发育到发眼期时,将孵化筐撤掉,将受精卵直接平铺于平列槽中,流水孵化至仔鱼全部破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在催产前Ih配好,并置于4°C冰箱中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用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800IU、马来酸地欧酮(DOM+LRHA2) I. 6m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 8 ii 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注射部位为黑龙江茴鱼背鳍基部无鳞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药物的注射方法为二次注射法,注射间隔36h。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池的水流速度为0. 001-0. 01m3/s。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催产效应时间为5天。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采精方法为人工采集3-5条雄性亲鱼精液置于同一烧杯中,混合置于4°C环境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野生亲鱼采捕、培育;2)雌雄亲鱼鉴别;3)人工催熟、催产;4)人工采卵、采精;5)等渗液洗卵,人工授精;6)受精卵吸水膨胀、发眼孵化7)人工剔除死卵;8)仔鱼出膜孵化。本发明所述方法使得使排卵时间缩短了8-10天,适用于渔业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657123SQ20121015866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张澜澜, 徐革锋, 牟振波, 王琨, 赵吉伟, 赵荣伟, 郝其睿, 陈晓婷, 韩英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