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的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94325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的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播种育苗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播种育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林木种子繁殖的幼苗一般主根发达,侧、须根较少。特别是一些深根性树种,如核 桃、栎等树木,其幼苗主根的根长通常为苗高的I 2倍,其根系俗称为“胡萝卜”根;此类树种的苗木侧根与须根极少,造林移植的成活率极低,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传统种子播种育苗方法中,虽然采取在种子出苗移植时进行一次芽苗切根,但对于深根性树种而言,并未改变其根系继续向下生长的特性,根系缺少发达的侧、须根。本方法选取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 L.)与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 regia L.)等深根性树种,在种子沙藏期和催芽期切去种胚的胚根,通过两次断根,可诱导幼苗主根的断根处新生大量的侧根和须根,促进幼苗形成发达、紧凑的1、11级侧、须根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的育苗方法。在林木种子沙藏期和催芽期分两次切去种胚的胚根,可诱导并促进幼苗主根的断根处新生出I、II级侧根和须根,形成茂盛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采集、调制好的水栎、薄壳山核桃种子消毒后沙藏;(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的种子。备用;(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断胚根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步骤(3)种子出苗后移植于田间前需要经过“炼苗”后,再将其从沙床中移出定植于大田中。其中,步骤(I)为种子消毒和沙藏,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引起苗木猝倒病等病原菌的滋生,保持种子萌发的活力;步骤⑵及时捡出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3 5cm以上的种子;步骤(3)第一次切去种子胚根的1/3 1/2,促进种胚断根出萌发长出I级侧根;步骤(4)第二次切去幼苗I级侧根的1/2 2/3,促进II级侧根的萌发。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林木种子沙藏期和催芽期,通过两次切去种胚胚根的措施,可诱导幼苗主根的断根处新生大量的侧根和须根,侧、须根数较一次切根增多100% 350 %,根系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发育,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的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此方法在深根性树种的苗木培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I)将采集、调制好的薄壳山核桃种子,用浓度为0. 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6小时消毒后,再以清水冲干净,放入含水率为30%干净的湿沙中层积埋藏,种沙的体积比为1:3; (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3cm的种子。备用;(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去胚根的1/3,在0. 1%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步骤(3)种子出苗长出2片真叶时,需要“炼苗”4天,即每天早晚揭开塑料拱棚3小时,进行通风与日晒,以强健幼苗,然后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剪断第二次新生胚根的2/3,用0. 1%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15X40cm定植于大田中,当年生苗木侧根根系数达6 8根,苗高、地径分别为50cm和10mm。实施例2(I)将采集、调制好的薄壳山核桃种子,用浓度为I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4小时消毒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含水率为30%干净的湿沙中层积埋藏,种沙的体积比为1:3;(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5cm的种子。备用;(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去胚根的1/2,在0.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步骤(3)种子出苗后长出3片真叶时,需要“炼苗”2天,即每天早晚揭开塑料拱棚4小时,进行通风与日晒,以强健幼苗,然后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剪断第二次新生胚根的1/2,用0. 1%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20X30cm定植于大田中,当年生苗木侧根根系数达4 6根,苗高、地径分别为40cm和mm。实施例3(I)将采集、调制好的水栎种子,用浓度为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6小时消毒后,再以消水冲洗干净,放入含水率为20%干净的湿沙中层积埋藏,种沙的体积比为I : 2;(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3cm的种子。备用;(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去胚根的1/3,在0.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步骤(3)种子出苗长出2片真叶时,需要“炼苗”4天,即每天早晚揭开塑料拱棚3小时,进行通风与日晒,以强健幼苗,然后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剪断第二次新生胚根的2/3,用0.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15 X 40cm定植于大田中当年生苗木侧根根系数达8 10根,苗高、地径分别为60cm和8mm。。
实施例4 (I)将采集、调制好的水栎种子,用浓度为I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4小时消毒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含水率为20%干净的湿沙中层积埋藏,种沙的体积比为I : 2;(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5cm的种子。备用;(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去胚根的1/2,在0.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步骤(3)种子出苗长出3片真叶时,需要“炼苗”2天,即每天早晚揭开塑料拱棚4小时,进行通风与日晒,以强健幼苗,然后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剪断第二次新生胚根的1/2,用0.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20 X 30cm定植于大田中当年生苗木侧根根系数达6 8根,苗高、地径分别为50cm和7mm。。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变,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采集、调制好的水栎、薄壳山核桃种子消毒后沙藏; (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种子,陆续取出发芽的种子。备用; (3)将步骤(2)发芽种子剪断胚根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 (4)当步骤(3)种子出苗后移植于田间前需要经过“炼苗”后,再将其从沙床中移出定植于大田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种子消毒用浓度为O. 5% 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4 6小时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含水率为20% 30%干净的湿沙中层积埋藏,种沙的体积比为I : 2 I : 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的发芽种子是指胚根伸出且根长达到3 5cm的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⑶发芽种子剪去胚根的1/3 1/2,在O.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种子发芽后长出2 3片真叶时,需要“炼苗”2 4天,即每天早晚揭开塑料拱棚3 4小时,进行通风与日晒,以强健幼苗,然后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剪断第二次新生胚根的1/2 2/3,用O. I %高锰酸钾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15 20X30 40cm定植于大田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苗木侧根生长的育苗方法,属于植物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采集、调制好的水栎、薄壳山核桃种子消毒后沙藏;(2)翌年早春陆续取出发芽的种子;(3)将发芽种子切去部分胚根消毒后,移植于干净的沙床中,沙床上覆盖塑料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胚芽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当种子出苗将其从沙床中移出时,再次切去新生部分根系后,按一定株行距定植于大田中。本发明是在林木种子沙藏期和催芽期,采取两次切去种胚部分胚根的措施,可诱导幼苗主根的断根处新生大量的侧根和须根,侧、须根数较一次切根数增多100%~350%,根系面积的增加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调整了苗木地上和地下的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此方法在深根性树种的苗木培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A01C1/06GK102668774SQ2012101819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窦全琴 申请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