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畜捕捉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91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牲畜捕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牲畜捕捉器,包括内杆、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中部开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内杆一端设置有钓件A,另一端设置有手杆A,所述外杆一端设置有钓件B,另一端设置有手杆B,通过推拉手杆A与手杆B可以控制钓件A与钓件B的合拢与分开,由此可使操作人员轻松捕捉住牲畜,所述手杆B内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牲畜,以免勒死牲畜,钓件A与钓件B的弯钩内均设置有胶垫。使其在捕捉牲畜时更加人性化,对牲畜起到保护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牲畜捕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捉牲畜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牲畜捕捉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人们在捕捉牲畜时,由于牲畜在紧张时奔跑速度较快,人们无法快速的捕捉到牲畜,现都采用围捕式,耗费大量人力,造成人员费用的浪费,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牲畜捕捉器,包括内杆、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中部开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内杆一端设置有钓件A,另一端设置有手杆A,所述外杆一端设置有钓件B,另一端设置有手杆B,所述手杆B内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
[0004]所述钓件A与钓件B的弯钩内均设置有胶垫。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内杆一端设置有钓件A,另一端设置有手杆A,外杆一端设置有钓件B,另一端设置有手杆B,通过推拉手杆A与手杆B可以控制钓件A与钓件B的合拢与分开,由此可使操作人员轻松捕捉住牲畜,手杆B内部设置有与内杆中部开设有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牲畜,以免勒死牲畜,钓件A与钓件B的弯钩内均设置有胶垫,使其在捕捉牲畜时更加人性化,对牲畜起到保护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1-内杆,2_外杆,3-凹槽,4_钓件A, 5_手杆A, 6_钓件B, 7_手杆B, 8_凸块,9-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如图1所示,内杆I中部开设有数个凹槽3,内杆I 一端设置有钓件A4,另一端设置有手杆A5,外杆2 —端设置有钓件B6,另一端设置有手杆B7,手杆B7内部设置有与凹槽3相匹配的凸块8。钓件A4与钓件B6的弯钩内均设置有胶垫9。
[0010]使用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推拉手杆A5与手杆B7控制钓件A4与钓件B6的合拢与分开,由此可轻松捕捉住牲畜,当捕捉到牲畜时,使其手杆B7上的凸块8卡到内杆I的凹槽3内,便可完成牲畜的捕捉。
【权利要求】
1.一种牲畜捕捉器,包括内杆(I)、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I)中部开设有数个凹槽(3),所述内杆(I) 一端设置有钓件A (4),另一端设置有手杆A (5),所述外杆(2) —端设置有钓件B (6),另一端设置有手杆B (7),所述手杆B (7)内部设置有与凹槽(3)相匹配的凸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牲畜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钓件A(4)与钓件B (6)的弯钩内均设置有胶垫(9) 。
【文档编号】A01M23/00GK103651322SQ20121034454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刘林清 申请人:天津市中兴生物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