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有联合收获机械传动用变速箱总成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的联合收获机械传动机构,大多采用立置式主变速箱,这种变速箱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此种结构同时也就决定了联合收获机械前进挡位多,后退挡位少、功能简单的特点,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用户对联合收获机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挡位及功能,而在现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如果要实现更多的挡位及功能就必须增加副变速箱来实现,这样就造成了产品成本的增加及操作功能的复杂化,为此,我们设计发明了一种不用增加副变速箱,就能够实现联合收获机械多挡位及功能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它主要包括变速箱体、离合器总成、I轴组件、惰轮轴组件、II轴组件、III轴组件、IV轴组件、V轴组件、转向轴组件、介轮轴轴组件、驱动轮轴组件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离合器总成安装在I轴的左端;I轴组件由I轴及安装在I轴上的主动滑移双联齿轮、梭式换挡拨叉组成;惰轮轴组件由惰轮轴及安装在其上面的惰轮组成,惰轮与安装在I轴上的主动滑移双联齿轮的大齿轮啮合;II轴组件由II轴、安装在II轴左端的被动双联齿轮,右端的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安装在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高低速拨叉组成,被动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惰轮轴上的惰轮啮合实现前进正转,被动双联齿轮的小齿轮能够与I轴上的主动滑移小齿轮啮合实现前进反转;111轴组件由III轴及自III轴右端依次安装的I挡从动齿轮、III挡从动齿轮、II挡从动齿轮组成,I挡从动齿轮与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大齿轮啮合实现高速;111挡从动齿轮与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小齿轮啮合实现低速;IV轴组件由IV轴及自IV轴左端依次安装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IV轴主传动齿轮、IV轴变速滑移齿轮组成,IV轴变速滑移齿轮与I挡从动齿轮啮合,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大齿轮与II挡从动齿轮啮合,IV轴变速双滑移联齿轮的小齿轮与III挡从动齿轮啮合;V轴组件由V轴及安装在它上面的V轴从动齿轮组成,V轴从动齿轮与IV轴主传动齿轮啮合;转向轴组件由转向轴、安装在转向轴中间的中央传动齿轮及中央传动齿轮两侧对称安装的两组转向齿轮、转向弹簧、转向制动摩擦片组成,中央传动齿轮与V轴从动齿轮啮合,转向齿轮在转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啮合套与中央传动齿轮啮合在一起;介轮轴组件由介轮轴及安装在其上面的两件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及隔套组成,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转向轴上的转向齿轮啮合;驱动轮轴组件有左右相同的两组,安装有驱动齿轮的驱动轮轴分别通过中间轴承和箱体端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轴承孔内,驱动齿轮与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使联合收获机械的整个传动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在使用一个变速箱而不增加副变速箱且传动轴及传动齿轮排列最少的情况下实现6+6梭式换挡功能,实现了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完美统一,提高了联合收获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的适应性,工作挡位配置更加合理,转向操作更加简便、灵活可靠,同时在一个变速箱内实现梭式换挡,不但节省能源,实现了变速箱箱体具有更好的加工工艺性。
附图I为本发明专利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 I轴;2-惰轮;3_主动滑移双联齿轮;4_梭式换挡拨叉;5_惰轮轴;6-被动双联齿轮;7-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8-高低速拨叉;9- II轴;10- I挡从动齿轮;11-III轴;12-III挡从动齿轮;13-IV轴变速滑移齿轮;14-IV轴;15_ I、IV挡拨叉;16- V轴;17_V轴从动齿轮;18_转向轴;19_介轮轴;20_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1_驱动轮轴;22_驱动齿轮;23_隔套;24_中央传动齿轮;25_转向弹簧;26_转向齿轮;27_制动摩擦片;28_转向拨叉;29-IV轴主传动齿轮;30-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1- II、III挡拨叉;32_ II挡从动齿轮;33_变速箱体;34_离合器总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在阅读此发明所讲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但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柴油机动力通过三角胶带与离合器总成(33)连接传递到I轴上。拨动梭式换挡拨叉(4)使主动滑移双联齿轮(3)在I轴(I)上向左端移动与惰轮轴(5)上的惰轮(2)啮合,惰轮(2)与II轴(9)上的被动双联齿轮¢)啮合,实现前进正转。当拨动高低速拨叉(8)将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7)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实现低速运转;当拨动I、IV挡拨叉(15)时,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滑移齿轮(13)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右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I挡前进运动;当拨动II、I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挡从动齿轮(3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2挡前进运动;当拨动ΙΙ、ΠΙ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3挡前进运动。
当拨动高低速拨叉(8)将高低挡双联滑移齿轮(7)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实现高速运转;当拨动I、IV挡拨叉(15)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滑移齿轮(13)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4挡前进运动;当拨动II J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挡从动齿轮(3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5挡前进运动;当拨动II、I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6挡前进运动。·拨动梭式换挡拨叉(4)使主动滑移双联齿轮(3)在I轴(I)上向右端移动时与II轴(9)上的被动双联齿轮(6)啮合,实现后退反转。当拨动高低速拨叉(8)将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7)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实现低速倒退运转;当拨动I、IV挡拨叉(15)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滑移齿轮(13)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
(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I挡倒退运动;当拨动II、I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挡从动齿轮(3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2挡倒退运动;当拨动ΙΙ、ΠΙ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3挡倒退运动。当拨动高低速拨叉(8)将高低挡双联滑移齿轮(7)向右移动与III轴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实现高速倒退运转;当拨动I、IV挡拨叉(15)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滑移齿轮(13)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挡从动齿轮(10)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4挡倒退运动;当拨动II、I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左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挡从动齿轮(3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5挡倒退运动;当拨动II、III挡拨叉(31)使IV轴(14))上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30)向右移动与III轴(11)上的III挡从动齿轮(12)啮合,IV轴主传动齿轮(29)与V轴(16)上的V轴从动齿轮(17)啮合,V轴从动齿轮(17)与转向轴(18)上的中央传动齿轮(24)啮合;转向轴(18)上的转向齿轮(26)与介轮轴(19)上的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啮合,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与驱动轮轴(21)上驱动齿轮(22)啮合,实现6挡倒退运动。转向的实施方式为在正常行驶下,转向齿轮(26)在转向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与中央传动齿轮(24)通过啮合套啮合在一起,并将动力传递到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上,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20)将动力传递到驱动齿轮(22)上,实现驱动轮轴(21)运转;当 拨动左端转向拨叉(28)时使左侧的转向齿轮(26)与中央传动齿轮(24)处于分离状态,转向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并使制动摩擦片(27)压紧起到制动作用,从而使左端动力无法传递到驱动轮轴(21)上,而此时右侧驱动齿轮(22)正常运转,因而实现了左转向;当拨动右端转向拨叉(28)时使右侧的转向齿轮(26)与中央传动齿轮(24)处于分离状态,转向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并使制动摩擦片(27)压紧起到制动作用,从而使右端动力无法传递到驱动轮轴(21)上,而此时左侧驱动齿轮(22)正常运转,因而实现了右转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它主要包括变速箱体、离合器总成、I轴组件、惰轮轴组件、II轴组件、III轴组件、IV轴组件、V轴组件、转向轴组件、介轮轴轴组件、驱动轮轴组件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离合器总成安装在I轴的左端;I轴组件由I轴及安装在I轴上的主动滑移双联齿轮、梭式换挡拨叉组成;惰轮轴组件由惰轮轴及安装在其上面的惰轮组成,惰轮与安装在I轴上的主动滑移双联齿轮的大齿轮啮合;II轴组件由II轴、安装在II轴左端的被动双联齿轮,右端的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安装在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高低速拨叉组成,被动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惰轮轴上的惰轮啮合实现前进正转,被动双联齿轮的小齿轮能够与I轴上的主动滑移小齿轮啮合实现前进反转;111轴组件由III轴及自III轴右端依次安装的I挡从动齿轮、III挡从动齿轮、II挡从动齿轮组成,I挡从动齿轮与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大齿轮啮合实现高速;III挡从动齿轮与高低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小齿轮啮合实现低速;IV轴组件由IV轴及自IV轴左端依次安装的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IV轴主传动齿轮、IV轴变速滑移齿轮组成,IV轴变速滑移齿轮与I挡从动齿轮啮合,IV轴变速双联滑移齿轮的大齿轮与II挡从动齿轮啮合,IV轴变速双滑移联齿轮的小齿轮与III挡从动齿轮啮合;v轴组件由V轴及安装在它上面的V轴从动齿轮组成,V轴从动齿轮与IV轴主传动齿轮啮合;转向轴组件由转向轴、安装在转向轴中间的中央传动齿轮及中央传动齿轮两侧对称安装的两组转向齿轮、转向弹簧、转向制动摩擦片组成,中央传动齿轮与V轴从动齿轮啮合,转向齿轮在转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啮合套与中央传动齿轮啮合在一起;介轮轴组件由介轮轴及安装在其上面的两件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及隔套组成,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转向轴上的转向齿轮啮合;驱动轮轴组件有左右相同的两组,安装有驱动齿轮的驱动轮轴分别通过中间轴承和箱体端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轴承孔内,驱动齿轮与介轮轴传动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其结构特征在于在变速箱体内通过I轴组件、惰轮轴组件的配合实现梭式换挡功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联合收获机械的梭式换挡变速箱总成,它主要包括变速箱体、离合器总成、Ⅰ轴组件、惰轮轴组件、Ⅱ轴组件、Ⅲ轴组件、Ⅳ轴组件、V轴组件、转向轴组件、介轮轴轴组件、驱动轮轴组件组成,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一个变速箱而不增加副变速箱且传动轴及传动齿轮排列最少的情况下实现6+6梭式换挡功能,实现了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完美统一,提高了联合收获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的适应性,工作挡位配置更加合理,转向操作更加简便、灵活可靠。
文档编号A01D69/06GK102893758SQ2012103969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胡尊云, 王波, 王兴军, 张学春, 高公如, 赵爱军 申请人:山东常林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