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

文档序号:23111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
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栽培修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雪松移植栽培后的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树木全冠移植成为近些年极为推崇的绿化技术。由于能够立地成景,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施工,一些高品质的市政工程和楼盘项目依然坚持全冠移植。但要全冠移植,移植者要承担更大的死亡率风险,技术人员也要力求达成保全冠与提高成活率之间的平衡。
树木移植成活的关键在于能否维持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并尽快促发新根。人们之 所以选择春季植树,就是因为这一时期树木处于休眠状态,移栽后树体水分失衡现象不会太严重,而栽植后随着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树体各项生理活动迅速活跃,有利于受损根系的尽早恢复。
而在夏季移栽树木,由于温度高、日照强,树木代谢旺盛,容易造成树体大量水分损失,由于移栽树木上部枝叶量未曾减少,而地下部根系因损伤所能供应的水分不足以维持树体需要,失衡严重时会导致树木生理代谢紊乱,活力下降,最后只能干枯死亡。人们对损伤胁迫下的树木生理变化研究发现,树木长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会加速对树体贮藏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但因受损根系没有充分时间恢复,树木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补充碳水化合物消耗,同时树木蒸腾作用会大幅减弱,使叶片无法有效降温,还会影响根系吸收无机盐供应光合作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往往导致树木迅速枯萎。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植后雪松的保形促活修剪方法,以减少移植后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提高雪松的移栽成活率。
本发明的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是将树形修剪为塔形或宽塔形,密植苗圃选用塔形,空旷地生长的孤立苗选用宽塔形,其中所述的塔形树修剪为树形外观长园锥形,树高4 8米,干高O. 8 I米;大主枝数量 8 16枝,小主枝数量35 4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枝展长度80 12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每层主枝4 6枝,主枝间距15 25厘米,上下层间距50 80厘米,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的宽塔形树修剪为树形外观宽园锥形,树高6 12米,干高I I. 5米;大主枝数量8 20枝,小主枝数量35 6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枝展长度 120 25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每层主枝4 6 枝,下层主枝间距10 20厘米,上层主枝间距20 50厘米,上下层间距80 150厘米, 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
本发明的修剪方法以重回缩法为主,以疏枝和短截为辅。其中,所述的重回缩法即对多年生枝修剪时保留I 2厘米木橛或I 2个芽眼,不贴根剪去; 枝是对I至多年生枝从基部剪去,不留木橛;所述的短截是对I年生枝从中部剪截。
本发明的修剪方法中,在塔形树的下部主枝上有侧枝I 2枝,宽塔形树下部主枝上有侧枝I 2枝,塔形树和宽塔形树上部主枝上均无侧枝。
本发明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的修剪总量与移植季节、根系情况有关。当气温高、湿度低、带根系少时应重剪;而湿度大,根系完整时可适当轻剪。经团根处理的轻剪; 而突击移植的重剪。北方地区春季光照强,升温快,空气湿度低,树体蒸发量大,雨水少,修剪总量比南方大。一般的修剪总量为修剪掉原有枝叶的1/3 2/3,普通为1/2左右。
为了维持地上、下的平衡关系,合理的修剪就成为了大树移植成活的重要因素。为了调节大树移植时枝梢消耗水分、养分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之间的比例,达到地上部分枝梢消耗与地下部分根系吸收水分、养分之间的平衡,在大树挖掘前至栽植后一定要进行树冠修剪。本发明提供的雪松移栽保形平衡修剪法可以减少移植后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促进地下、地上吸收与消耗的平衡,提高雪松树的移栽成活率,又保证移栽树的树形大体不变,美观成形。还可减少移栽树后期的管理,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明显,兼顾成活和保持树形的特点。特别在我国北方春季干旱多风水分严重失衡的条件下,绿化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移植雪松的保形促活修剪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挖树前按照树形要求进行修剪用重回缩法将下部内堂枝清掉;下垂枝按规定高度截剪,塔形树位于干高O. 8 I米以下的枝全部剪掉;并剪掉带病虫的枯枝,以利于挖掘和包装、运输。
二、运输至种植点时,在车上和地下顶枝,以免定植后不便修剪操作。顶枝部分的嫩枝用疏枝法全部剪掉,I年生枝留取长度30厘米左右的短截。
三、定植后,先对机械损伤的枝叶进行清理修剪,再用重回缩法清理过密的层间、 层内大枝,目的是既减少整棵树移植后对水分的需求,确保提高树木成活率,又保证树形大体不变,美观成形。
具体程序包括。
I)选留主枝按树形要求,塔形树通常每层主枝4 6个,四周均匀分布,层间距 50 80厘米,层内距15 25厘米。宽塔形树下层层间距80 150厘米,层内距15 25 厘米。凡被选作主枝培养的不修剪,均保留。
2)对层间、层内多余大枝的修剪对层间和层内未被选作主枝的粗大枝,先短截至分枝处,减缓其生长势,待来年再剪除;对细弱枝自主干基部剪除;对层间多余的过密枝,既可分期疏除,也可一次性剪除,具体修剪量依据移栽树体大小,挖树时所带土球大小及根系损伤多少、土球好坏、树木所带毛细根多少等因素综合确定,使修剪总量保持在开始确定的水平。
3)对下部主枝上大侧枝的修剪塔形树下部主枝上的侧枝较少且小;宽塔形树下部主枝上的侧枝较大且多。侧枝原则上着生在主枝的两侧,向着主枝的侧前方生长,长度、粗度、枝量、生长势要小于主枝,枝条的角度大于主枝角度,呈扇形展开,使同层内的主枝占满360°空间。修剪时首先确定侧枝的数量、位置和大小,侧枝的数量根据树形的大小确定,塔形树形下部可留I 2个水平侧枝,第一侧枝距主干30cm左右;第一侧枝距第二侧枝20 30cm,第二侧枝着生在第一侧枝的对面,侧枝大小不大于主枝的1/3 ;对较大的侧枝可在有分枝处剪截。对其它不做为侧枝的大枝一般进行留短桩剪截,以保持主枝的扇形结构和从属关系。
4)平衡树势雪松要求下部枝长,向上渐次缩短,且同一层内部主枝长势应均衡。 修剪中常用“抑强扶弱”的方法来均衡其长势。对长势强的枝条进行回缩修剪,对其上部着生的多余较大的枝条可疏除,以减少其枝量、削弱其长势。对延长枝要选留生长弱的下垂侧枝或平行侧枝作枝头,以缓和其长势。对长势弱的枝条原则上不修剪,以促进其长势。对其上部着生的其它侧生枝条原则不修剪,延长枝要选留生长势强的向上枝作枝头,以促进其长势。
5)对一些整体不平衡树的修剪A、下强上弱树的修剪有些雪松下部枝条生长过旺,上部枝则很短、少,形成下大上小的树冠。形成原因是在幼苗阶段未能把顶梢扶正,使营养主要供应在下部大枝上,长大后上部枝弱小,影响观赏价值。解决办法是对下部的不做为主枝的强壮枝、重叠枝、平行枝进行回缩修剪;对上部的中央领导干及时扶直;对植株上部的弱小部分用40 50ppm赤霉素溶液喷洒,每隔20天喷一次,以促其生长;B、上强下弱树的修剪雪松上部顶梢顶端优势强,则营养吸收的多,光照好,生长旺盛, 而下部的主侧枝因光照弱、无顶端优势,吸收的营养少,从而造成树势上强下弱。形成的原因多是由树体栽植过密造成。解决办法是对树冠上部强枝要去强留弱,去直立枝,留平、斜枝、下垂枝,去大枝,留小枝回缩修剪,待长势缓和后再疏除,起削弱生长势的作用。对下部弱小的枝,原则上不修剪,以营养树体。成活后在生长季节用40 50ppm赤霉素溶液喷洒, 每隔20天喷一次,以促其生长,促进整体的平衡;C、偏冠树的修剪许多扦插繁殖雪松苗木,或因在扦插时插穗选择不当或因局部伸展空间受到制约等原因,使幼树在生长时常会出现偏冠现象。解决办法一是拉枝补空,将临近的分布过多的枝条用绳牵引,就近补空;二是刺激空缺部位的小枝块长或隐芽萌枝。可在移栽成活后,用40 50ppm赤霉素溶液喷洒,每隔20天喷一次,共3 4次,对空缺部位的小枝进行喷洒。或在移栽成活后,选适当部位芽眼进行刻伤,刺激隐芽萌发成枝,消除空缺。 刻伤的方法是在春季发芽前用利刀在芽眼的上方进行横刻,深达木质部。
D、中干分叉树的修剪当雪松树冠上部中央领导干上出现竞争枝而又未及时处理时,则会出中干分叉枝。解决办法一可选留强壮且通直的枝条作为中干延长枝继续培养;二是将较弱的分叉枝条进行回缩重剪,剪口下留一分生侧枝,保留中干延长枝的顶端优势,使主从关系鲜明,于第二年冬季将回缩后的竞争枝从中干基部疏除即可。
修剪总量与移植季节、根系情况有关。当气温高、湿度低、带根系少时应重剪;而湿度大,根系完整时可适当轻剪;经团根处理的轻剪,而突击移植的重剪。在北方地区,春季由于光照强,升温快,空气湿度低,树体蒸发量大,雨水少,剪量总量要比南方大,一般应修剪掉原有枝叶的1/3 2/3,普通为1/2左右。
树形的确定塔形或宽塔形。一般密植的苗圃多选用塔形,空旷地生长的孤立苗多选用宽塔形。
塔形树技术指标树形外观长园锥形,成龄树树高4 8米,干高O. 8 I米;大主枝数量8 16枝,小主枝数量35 4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枝展长度80 12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每层主枝4 6 枝,主枝间距15 25厘米,上下层间距50 80厘米,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下部较大的主枝上可有侧枝I 2个,上部的主枝上无侧枝。
宽塔形树技术指标树形外观宽园锥形,成龄树树高6 12米,干高I I. 5米; 大主枝数量8 20枝,小主枝数量35 6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4 6 个,向上渐变少,枝展长度120 250厘米,每主枝上可有侧枝2 4个;上部每层主枝4 6枝,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无侧枝,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下层主枝间距10 20 厘米,上层主枝间距20 50厘米,上下层间距80 150厘米,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
修剪方法一般以重回缩为主,疏枝、短截为辅。重回缩即对多年生枝修剪时留I 2厘米木橛或I 2个芽眼剪去,不得贴根剪去。疏枝是对I至多年生枝从基部剪去,不留木橛。短截是对I年生枝从中部剪截。
权利要求
1.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是将树形修剪为塔形或宽塔形,其中所述的塔形树修剪为树形外观长园锥形,树高4 8米,干高O. 8 I米;大主枝数量 8 16枝,小主枝数量35 4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枝展长度80 12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每层主枝4 6枝,主枝间距15 25厘米,上下层间距50 80厘米,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的宽塔形树修剪为树形外观宽园锥形,树高6 12米,干高I I. 5米;大主枝数量8 20枝,小主枝数量35 60枝,主枝开张角度95° 110° ;下部主枝枝展长度 120 25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 60厘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每层主枝4 6 枝,下层主枝间距10 20厘米,上层主枝间距20 50厘米,上下层间距80 150厘米, 层间距向上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塔形树下部主枝上有侧枝I 2枝,所述的宽塔形树下部主枝上有侧枝I 2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塔形树和宽塔形树上部主枝上均无侧枝。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修剪方法以重回缩法为主,以疏枝和短截为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修剪方法的修剪总量为修剪掉原有枝叶的1/3 2/3。
全文摘要
一种移植雪松保形促活修剪方法,是将树形修剪为塔形或宽塔形,其中塔形树外观长园锥形,树高4~8米,干高0.8~1米;主枝开张角度95°~110°;下部主枝枝展长度80~12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60厘米;宽塔形树外观宽园锥形,树高6~12米,干高1~1.5米;主枝开张角度95°~110°;下部主枝枝展长度120~250厘米,上部主枝枝展长度40~60厘米。本发明的修剪法可以减少移植后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促进地下、地上吸收与消耗的平衡,提高雪松树的移栽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2934599SQ20121041106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徐天明 申请人:山西五洲昕宇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