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大豆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399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大豆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大豆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中重金属锌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使得重金属以各种形态在土壤中累积。当农作物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时,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在植株体内富集,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生物体 产生更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大豆的品质要求也相应提高,且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四川省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第6位,全省2009年推广种植大豆面积480万亩,总产量达到65. 3万吨,大豆生产在四川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在大豆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农用土壤不同程度受到锌、铬、汞、铅、铜、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严重危害着大豆的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与天然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脱落酸、水杨酸等能有效提高作物对重金属的抗逆性。矮壮素(CCC)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但不影响细胞分裂,可改善株型,使植株矮化、叶和茎变粗、叶色加深等,使作物根系活力增大,叶绿素显著增加,可溶性糖显著提高,提高脯氨酶、淀粉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有效地影响脱落酸含量,能增强植物抗寒、抗旱、抗盐、抗病性,延缓衰老等。矮壮素对作物抗性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集中于对植物抗寒、抗旱、抗盐、抗病性等方面,但通过矮壮素延缓大豆细胞分裂和延长进而影响其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目前尚无报道。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且有效的改良含重金属锌土壤中大豆籽粒吸收重金属锌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且有效的改良在重金属锌土壤中大豆籽粒吸收重金属锌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豆种子浸泡在矮壮素溶液中4-8小时,浸种后用水清洗,置于培养箱中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催芽;将催芽后的植株移植到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中。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矮壮素溶液的浓度为O. 5g / L-2g / L,优选为O. 5g / L-1. 5g / L ;进一步优选为O. 5g / L-Ig / L,再一步优选为O. 5g / L-O.75g / L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矮壮素溶液的浓度为O. 5g/L。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是指土壤中锌的浓度在在250mg / L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培养箱是指26-30°C的恒温培养箱。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种植方法在修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矮壮素浸种后,在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都能有效降低大豆籽粒中锌的积累量,并达到了国家粮食安全限量标准;同时,矮壮素还能提高大豆光合作用,进而提高大豆籽粒产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本发明采用的改良剂矮壮素施用量少,成本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改良剂。
(2)在种植大豆前将大豆种子浸泡于矮壮素中,后期在大豆的管理上无其他特殊要求,可操作性强。(3)矮壮素浸种大豆后,不但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环境友好。(4)通过影响大豆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并进一步影响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影响,对改良大豆重金属吸收的作用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例I试验地点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场气象站,采用盆栽模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 二级标准(旱地,6. 5 < pH < 7. 5,Cr 200mg/kg, Zn 250mg/kg),以CrCl3 · 6H20、ZnCl2分析纯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试验共设置了 6个施用浓度(0g/L、0. 5g/L、0. 75g/L、lg/L、
I.5g/L、2g/L),按照设定的矮壮素浓度浸种6小时(保持完全淹没),然后转移至铺有两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24h,选取长势一致4棵播入预先处理过的土壤中。于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籽粒取样,测定籽粒锌、铬积累量,测定结果见表I。由表I可以看出,在大豆鼓粒期,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大豆籽粒锌、铬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鼓粒期和成熟期,CK(0g/L对照组)> 2g/L > I. 5g/L > lg/L > O. 75g/L >0. 5g/L,在鼓粒期和成熟期,大豆籽粒锌、铬积累量均在O. 5g/L处理表现出最小值,锌比同时期对照分别低27. 52%和26. 65%,铬比同时期对照分别低23. 12%和23. 48% 表I矮壮素对大豆鼓粒期大豆籽粒锌、铬积累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种子浸泡在矮壮素溶液中4-8小时,浸种后用水清洗,置于培养箱中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催芽;将催芽后的植株移植到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豆种植方法,其中矮壮素溶液的浓度为0.5g / L-2g /L,优选为0. 5g / L-1. 5g / L ;进一步优选为0. 5g / L-Ig / L,再一步优选为0. 5g /L-0. 75g / L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种植方法,矮壮素溶液的浓度为0.5g / L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豆种植方法,所述的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是指土壤中锌的浓度在250mg / L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豆种植方法,所述的培养箱是指26-30°C的恒温培养箱。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豆种植方法在修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大豆种植方法及该方法在修复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首先将大豆种子浸泡在矮壮素溶液中4-8小时,浸种后用水清洗,置于培养箱中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催芽;将催芽后的植株移植到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中。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作用显著,便于在农业中推广。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960143SQ2012104585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朱雪梅, 邵继荣, 杨远祥, 杨占彪, 杨海滨, 林立金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