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2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
—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所属领域本发明属于农用肥料,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
背景技术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解决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短缺,近年来大量使用化肥与化学农药,由此带来不少的副作用,如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雨水的渗透对地下水和江河湖泊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的活性长期得不到恢复,土地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大障碍,已经危及到我国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化学农业也因此被称为死亡农业,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化肥的上述弊端,大田耕作中很需要一种,能活化土壤,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自然活力,降低彻底杜绝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活性微生物菌月巴,来增加土壤中有益生物菌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对有机肥的吸收利用,使农作物稳产高产并成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化肥的不足,在肥料中添加远红外粒子,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利用,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利用有益的生物菌,增强有机肥料的肥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活化土壤,消除板结,达到提高产量而不用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作物成为纯天然食品,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配方(按重量)如下35-45 %有机腐植酸;25-35%稀土微肥;8-12%草炭;8-12%远红外粒子;3_8%植物活化酶;1_3%木霉菌;1-3%枯草芽孢杆菌;1-3%蜡质芽孢杆菌;0. 5-1. 5%氨基酸。为增强肥料的效果,本发明的最佳配方(按重量)如下;40%有机腐植酸;28%稀土微肥;10%草炭;10%远红外粒子;5%植物活化酶;2%木霉菌;2%枯草芽孢杆菌;2%蜡质芽孢杆菌;I %氨基酸。配方中;有机腐植酸;腐植酸(HA)是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物理化学的一系列过程逐渐形成积累起来的,天然的,无定型的,化学上稳定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农业领域可以使农作物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调理作物生长,速溶、高效、易吸收、固氮、解磷、解钾有限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稀土微肥增强光合作用,有效促进叶片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种子活力增加,出苗率提高。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植株增高,分蘖或分枝增多。增强作物对盐溃、干旱、低温等不良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残留量,及提高食品安全性等有良好作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不但不会污染环境,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还可以作为营养物质,改善土壤和农作物的品质。
草炭草炭是无公害的天然绿色肥料,用之而生产的各类生物菌肥、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具有长效、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等优点,是现时中国重点推广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环境的理想肥料。对无论是种花、种草或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土壤,如有板结、硬化等现象,只要加入 适量“草炭”便可恢复并提高土壤的持水、通气和保肥的能力,又能增加营养成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达致更佳的经济效益。远红外粒子有助于菌类生长,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植物活化酶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是植物C3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植物光呼吸的关键酶。直接参与作物新陈代谢,激活多种酶类,促进糖份等更多累积,改善口感品质;诱导作物合成多种抗菌物质,显著增强作物抗病性;充分满足多种元素需求,养分平衡合理,肥效稳长,调节叶片气孔开张,保持水分,促进根系生长和活力,抵御干旱和干热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刺激光合作用,增强抗寒、抗冻等抗逆能力,促使早熟;激活 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化无效态磷、铁、钙、镁等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中、酸性农药溶解,增效缓释、降低毒性、减少用量,提高农药安全性。迅速刺激作物体内合成多种酶类,促 使作物根系更发达,营养吸收更充足,叶片光合作用显著增强,有效糖份更多累积,品质更优良,产量提高,见效快,增产显著。木霉菌木霉菌属于丝状真菌类,对于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土传性真菌,例如镰刀病菌(Fusarium spp.)、腐霉病菌(Pythium spp.)、白絹病菌(Sclerotiumrolfsii)及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常应用于生物防治。木霉菌对于植物病原菌之拮抗作用主要有抗生,超寄生及竞生等作用。因为木霉菌菌丝生长快速,对于逆境耐受性强,有利于土壤环境的竞争及族群的建立,亦可产生抗生物质,如gliotoxin及gl iovirin,具有防制腐霉病菌Pythium ultimum的效果。它的超寄生现象可使其寄生于病原真菌的菌体上造成植物病原菌死亡,如木霉菌可以寄生于立枯丝核菌上造成其菌体缢缩死亡。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体是优质微生态制剂,有效成份为细菌微生物,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性,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多种灰霉病菌、白粉病菌、立枯病菌、枯萎病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株高与叶面积,提高了植株SOD、POD和CAT保护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活化土壤,防止板结,提高土壤本身的肥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腊质芽孢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 cereus,能通过菌体内的SOD酶,作为生长调节剂调节作物细胞生长环境,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能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加作物的保健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活化土壤,防止板结,提高土壤本身的肥效,抗病、壮苗、提高产量。它还是杀菌剂,能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及小麦纹枯病、赤霉病、青枯病,防治棉花黄萎病、黄瓜、草莓的灰霉病、白粉病等。有增产、助苗的作用。氨基酸是植物营养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含无机氮和有机氮,对植物生长具有长效和速效补氮作用,易做叶面肥喷施。本品中的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对农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和调节作用。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二氧化碳的渗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对提高作物品质,增加Vc和糖的含量都有着重要作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为I、技术配方(按重量)如下35-45%有机腐植酸;25-35%稀土微肥;8-12%草炭;8-12%远红外粒子;3-8%植物活化酶;1-3%木霉菌;1-3%枯草芽孢杆菌;1_3%蜡质芽孢杆菌;O. 5-1. 5%氨基酸。2、将上述配方中的物料35-45%有机腐植酸;25-35%稀土微肥;8-12%草炭;混合后粉碎,用100目筛网过滤后备用。3、将混合过筛后的混合料在温度120°C,压力O. 03-0. 05MPa条件下灭菌25_30分钟,冷却至28-35 °C。4、将上述配方中的物料8-12%远红外粒子;3_8%植物活化酶;1_3%木霉菌;1-3%枯草芽孢杆菌;1-3%蜡质芽孢杆菌;0. 5-1. 5%氨基酸放入反应釜中并搅拌均匀。 5、再把灭菌冷却后的物料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至水分含量60%左右,并将反应釜中温度保持在42°C左右,以每分钟10转的速度继续搅拌,使菌类在充足养分下活化扩菌培养72小时。6、扩菌培养后的物料即成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将生物菌肥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至常温,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30%左右进行包装,包装用带色的塑料袋即可,产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不能受潮和阳光暴晒,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它的远红外粒子有助于菌类生长,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菌和多种生物酶,有益菌群与土壤中放线菌、氮分解菌、光合成菌等共生共殖,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质,彻底改良土壤性质,能分解有机残体,形成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可将植物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作物在纯天然的有机营养下生长,使作物成为纯天然食品,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I、技术配方(按重量)如下40%有机腐植酸;28%稀土微肥;10%草炭;10%远红外粒子;5%植物活化酶;2%木霉菌;2%枯草芽孢杆菌;2%蜡质芽孢杆菌;1%氨基酸。2、将上述配方中的有机腐植酸;稀土微肥;草炭;混合后粉碎,用100目筛网过滤后备用。3、将混合过筛后的混合料在温度120°C,压力O. 03-0. 05MPa条件下灭菌25_30分钟,冷却至28-35 °C。4、将上述配方中的远红外粒子;植物活化酶;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氨基酸放入反应釜中并搅拌均匀。5、再把灭菌冷却后的物料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至水分含量60%左右,并将反应釜中温度保持在42°C左右,以每分钟10转的速度继续搅拌,使菌类在充足养分下活化扩菌培养72小时。6、扩菌培养后的物料即成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将生物菌肥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至常温,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30%左右进行包装,包装用带色的塑料袋即可,产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不能受潮和阳光暴晒,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这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它的远红外粒子有助于菌类生长,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含有多种有益生物菌和多种生物酶,有机菌肥的有益生物菌含量每克大于I亿个,有益菌群形成良好的生长环境,彻底改良土壤性质和结构。作物在纯天然的有机营养下生长,使作物成为纯天然食品,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减少了使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它的公开将会 推动我国农业绿色生态种植的发展。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其配方(按重量)是35-45%有机腐植酸;25-35 %稀土微肥;8-12%草炭;8-12%远红外粒子;3_8%植物活化酶;1_3%木霉菌;1-3%枯草芽孢杆菌;1-3%蜡质芽孢杆菌;0. 5-1. 5%氨基酸。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最佳配方(按重量)如下40%有机腐植酸;28*%稀土微肥;10*%早炭;10*%远红外粒子;5*%植物活化酶;2*%木霉囷;2%枯草芽孢杆菌;2%蜡质芽孢杆菌;1%氨基酸。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它的制造方法是 (1)、将上述配方中的物料35-45%有机腐植酸;25-35%稀土微肥;8_12%草炭;混合后粉碎,用100目筛网过滤后备用; (2)、将混合过筛后的混合料在温度120°C,压力O.03-0. 05MPa条件下灭菌25-30分钟,冷却至28-35 °C ; (3)、将上述配方中的物料8-12%远红外粒子;3-8%植物活化酶;1-3%木霉菌;1_3%枯草芽孢杆菌;1-3%蜡质芽孢杆菌;0. 5-1. 5%氨基酸放入反应釜中并搅拌均匀; (4)、再把灭菌冷却后的物料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至水分含量60%左右,并将反应釜中温度保持在42°C左右,以每分钟10转的速度继续搅拌,使菌类在充足养分下活化扩菌培养72小时; (5)、扩菌培养后的物料即成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将生物菌肥从反应釜中取出冷却至常温,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30%左右进行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含有远红外粒子的生物菌肥。技术配方如下35-45%有机腐植酸;25-35%稀土微肥;8-12%草炭;8-12%远红外粒子;3-8%植物活化酶;1-3%木霉菌;1-3%枯草芽孢杆菌;1-3%蜡质芽孢杆菌;0.5-1.5%氨基酸。生物菌肥含有远红外粒子有助于菌类生长,加速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彻底改良土壤性质,可将植物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作物在纯天然的有机营养下生长,使作物成为纯天然食品,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C05G3/04GK102898249SQ2012104575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孙凤祥 申请人:孙凤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