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7阅读:16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与耕种制度。
背景技术
茶树具有“喜温、喜荫、喜湿、喜酸”等特点,因此在栽培上必须创造最佳条件,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求。茶籽脂肪含量较多,当种子萌发时,脂肪被水解转化为糖类,需要大量的氧气,子叶大,萌发时顶土能力弱,尤其是在北方茶园,春季少雨,空气湿度低,土壤干旱,种子出土时间较长;而且在茶苗出土后,其幼嫩芽叶极易受到强烈日射而灼伤,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所以茶树播种时应采取抗旱保墒与遮荫等措施。茶树喜光耐阴,忌强光直射,光影响茶树代谢状况,也影响大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进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与品质。 茶树与大豆间作,大豆的顶土能力强,发芽早,可为茶树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茶树是耐阴喜湿植物,在生长期利用大豆枝叶对茶苗遮荫,减少直射光对幼苗的灼伤,提高茶苗成活率,同时创造散射光,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大豆的根系密布行间,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大豆根系又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而且能分泌有机酸,有利于茶树根系发育;大豆秸杆及落叶、根系等腐烂后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与耕作制度,提高茶树种子出土率和幼苗成活率,促进幼龄茶树的生长与发育,使幼龄茶园提早成园,同时降低幼龄茶园杂草数量,减少土壤养分消耗。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茶园茶籽不易出土、出土后易被强日光灼伤及幼苗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以提高茶籽出土率和幼苗成活率,抑制幼龄茶园杂草生长,提供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与耕种制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茶树双行种植,株距26-33cm、列距28-32cm、行距130-150cm。茶树与大豆播种穴里面有2_3粒茶籽和2_3粒大豆,并且大豆需要种在茶籽的南侧。垄上大豆播种穴里面种2-3粒大豆,穴距30-33cm左右,方向与茶行平行。在茶树与大豆生长期间,需根据茶树与大豆的生长大小及气候情况,及时调整大豆的密度,前期以套种大豆正好为茶树遮荫为宜,后期应将套种大豆逐步拔除,减少郁闭度,只保留间作在垄上的大豆,直至秋末收获为止。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茶树双行种植,株距30cm,列距30cm,行距130cm。茶树与播种穴里有3粒茶籽与2粒大豆,大豆需要播种在茶籽的南侧垄上大豆播种穴里面有2粒大豆,穴距30cm。本发明的机理是通过大豆易出土,从而导致土壤疏松,实现茶籽易出土 ;通过大豆发芽早,达到为幼苗遮荫的目的,防止由于强列的日光直射而灼伤幼苗;大豆根系具有固氮功能,可不与幼龄茶树争夺养分;在茶树发芽至2到3片真叶时,在阴天可陆续将茶树周边的I到2颗大豆苗拔掉覆盖在幼树周边,起地表覆盖作用,减少水份蒸发,减少杂草滋生;在茶垄上的大豆一直至秋季成熟时收获,该行大豆具有遮荫、压草等功能,同时秋季大量落叶和收获后所留下的根系可以转化为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并为茶树提供营养。该技术特别适于在北方茶园推广应用。本发明的效果是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茶籽的出土率可达90%以上,比单一种播种提高30%以上,幼苗成活率达85%以上,茶苗幼叶基本没有灼伤;一年生茶园茶苗比单种茶树树高增加30%以上,平均达18. 5cm ;茶园杂草量显著减少,一年中可减少人工除草2次以上,除前期需人工除草外,后期基本不用人工除草,由此可节约大量劳力,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一年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可比对照增加20-30%,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 5%以上,基本达一级茶园土壤标准,显著地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


图1是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示意图。 图中1、株距26-33cm ;2、列距28_32cm ;3、茶籽与大豆播种穴;4、行距130-150cm ;5、垄上大豆播种穴,穴距30_33cm ;6、呈等边三角形;7、 -大豆种子;8、Q -茶树种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茶籽直播,鸠坑群体种,播种量每亩80kg左右,播种前进行浸种,将种沙=
I 3的比例进行码垛,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将种子催芽,以茶籽“露白”为宜。确定茶树双行种植,行距为130-150cm、列距为28-32cm、株距为26-33cm,茶树种植要成等边三角形。将三粒茶籽和两粒大豆播种于茶籽与大豆播种穴里面,并且大豆需要种在茶籽的南侦牝与茶树种子略有间隔,约Icm左右,大豆品种为鲁豆4号。耕作垄要位于两侧茶行中间,将两粒大豆播种于垄上,并且垄上大豆播种穴与茶籽与大豆播种穴平行,穴距30-33cm。在茶树发芽2到3片真叶时,应视套种大豆的长势及茶树周边的郁闭度大小,在阴天将套种在茶籽穴里面的I到2颗大豆苗拔掉覆盖在茶树周边。下面结合不限定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验例1:茶园内大豆间作套种试验实验地山东省青岛即墨市石门村青岛瑞草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茶树品种为鸠坑群体种,大豆品种为鲁豆4号。实验供设3个处理,分为只种茶树(Tl)、茶树与大豆间作(T2)、茶树与大豆间作加套种(T3),以只种茶树(Tl)作对照。4月15日播种,每小区长100m,双行种植,行距为130cm、列距为30cm、株距为30cm,共分三次重复。分别在6月I日、7月I日、9月I日调查茶树出苗率、存活率及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见下表I。表I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对茶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权利要求
1.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包括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模式的茶树和大豆良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茶树间株距26-33cm、列距28-32cm、行距130-150cm。其特征是选择茶树与选定的大豆品种进行间作与套种,有茶籽与大豆播种穴和垄上大豆播种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其特征是茶籽与大豆套种,茶籽与大豆播种穴里面有三粒茶籽和两粒大豆,并且大豆需要种在茶籽的南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其特征是茶树与大豆间作,垄上大豆播种穴里面种两粒大豆,并且垄上大豆播种穴与茶籽播种穴平 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其特征是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大豆与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拔除套种的大豆苗,降低茶树幼苗周边的郁闭度,防止由于大豆过度生长而造成对茶树幼苗的抑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茶籽与大豆套种处,茶籽与大豆播种穴里面有三粒茶籽和两粒大豆,并且大豆需要种在茶籽的南侧;茶籽与大豆间作处,垄上大豆播种穴里面种两粒大豆,并且垄上大豆播种穴与茶籽播种穴平行。优点是通过大豆易出土,从而导致土壤疏松,实现茶籽易出土。间作大豆一直为茶树幼苗生长遮荫,同时具有压草作用。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茶籽的出土率可达90%以上,幼苗成活率达98%以上,茶苗比单种茶树树高增加60%以上,平均达18.5cm;茶园杂草量显著减少,一年中可减少人工除草2次以上;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以上,显著地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该技术特别适于在北方茶园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986425SQ2012104903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丁兆堂, 王玉, 傅德龙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