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6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201120298320.1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沉浮生态养殖网箱,其框架包括浮力立管、顶部横向连接管、下部横向连接拉管、底部连接底锚接盘的横向连接管、充排气气管。中空的浮力立管管腔内设有自平衡沉浮机构,网箱的浮力来自浮力立管管腔内所充气体。现有网箱框架自平衡升降沉浮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靠多支浮力立管所产生的浮力有限,当全部浮力立管充满气体,所产生的浮力仅可使网箱上部有限部分露出水面,而大部分、特别是养殖海产品的底网部分仍处于水中,这不便于工作人员进网收获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研制开发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当网箱充气浮起时可高度上浮,养殖海产品的底网部分近乎全部可露出水面,到养殖收获季节,网箱浮起,可方便工作人员进网进行收获作业。本发明是如此实施,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由浮力立管1、顶部横向连接管4、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底部与底锚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5、浮力立管底部底锚7、顶部进排气支管2和总气管3构成,浮力立管管腔内设有自平衡沉浮机构。所述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为空心横向浮力管6,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与浮力立管I之管腔相联通。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连接管相联通,或者,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设于内拉筋插接盘22之连接耳内的以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相联通。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网箱框架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多支横向连接管设置成中空浮力管,充气后,横向浮力管6与浮力立管I共同产生浮力,较之原先仅靠浮力立管I所产生的浮力增大了许多,因而可使整个网箱高度浮起。到养殖收获时,将网箱浮起,可极大地方便工作人员进网进行收获作业。
I本发明主视图
2本发明横向浮力管与浮力立管通过连接管联通主视图3本发明横向浮力管与浮力立管通过内拉筋插接盘连接耳内及插接头内的通道相联通主视图4本发明附图3之A-A剖视图
5本发明具有内倾角的浮力立管连接底部筒状底锚主视图


附图
附图
附图进、排气(水)
附图
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上述说明书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构造原理作进一步说明。该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如附图1所示,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由多支浮力立管1、顶部横向连接管4、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底部与底锚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5、浮力立管底部底锚7、顶部进排气支管2和总气管3构成,浮力立管管腔内设有自平衡沉浮机构。本实施方式网箱框架俯视呈正多边形。所述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为空心横向浮力管,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与浮力立管I之管腔相联通。本发明横向浮力管管腔与浮力立管管腔相联通采取二种实施方式,一种是通过连接管实现,一种是通过设于内拉筋插接盘连接耳内内及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实 现。以下分别说明之。第一种实施方式,如附图2所示,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连接管相联通,即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上位进、排气(水)口 9经上连接管11连接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横向浮力管6的上部进、排气(水)口 13。处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下位进、排气(水)口 10经下连接管12连接设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横向浮力管6的下部进、排气(水)口 14。第二种实施方式,如附图3所示,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设于内拉筋插接盘22之连接耳内的以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相联通。包括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上位进、排气(水)口经内拉筋插接盘22之上连接耳15内的进、排气(水)通道16联通上连接耳15内的下扣环槽17,下扣环槽17与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上扣环槽24相扣对接,上扣环槽24联通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进、排气(水)通道21及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还包括设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下位进、排气(水)口经内拉筋插接盘22之下连接耳15'内的进、排气(水)通道16'联通下连接耳15'内的上扣环槽17',上扣环槽17'与另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下扣环槽24'相扣对接,下扣环槽24'联通另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进、排气(水)通道21'及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该实施方式中,连接耳与内拉筋插接盘注塑一体。内拉筋插接盘连接耳内的进、排气(水)通道与浮力立管管壁通孔相联通处设有密封垫23。下扣环槽17与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上扣环槽24相扣对接处设有密封垫19。上扣环槽17'与另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下扣环槽24'相扣对接处设有密封垫。附图4中附图标记6'为横向浮力管头端内壁。本发明网箱框架中部还设置有中部横向连接管8,如附图1所示,以进一步增加网箱框架之强度。本发明网箱框架浮力立管I向框架中心倾斜,其倾斜角0° < α < 10°,网箱框架呈正多棱锥台形,增加了框架稳定性。本发明网箱框架之底锚7为下开口圆筒,沉于海底更稳定牢固,网箱上浮时,气体可经筒状底锚底端边缘排出,以冲开围绕底锚筒底外周的泥砂,使网箱易于脱离海底上浮升起。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由浮力立管(I)、顶部横向连接管(4)、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底部与底锚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5)、浮力立管底部底锚(7)、顶部进排气支管(2)和总气管(3)构成,浮力立管管腔内设有自平衡沉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下部与内拉筋插接盘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管为空心横向浮力管¢),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与浮力立管(I)之管腔相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连接管相联通,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上位进、排气(水)口(9) 经上连接管(11)连接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横向浮力管¢)的上部进、排气(水)口(13); 处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下位进、排气(水)口(10)经下连接管(12)连接设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横向浮力管(6)的下部进、排气(水)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横向浮力管(6)管腔与浮力立管(I)管腔通过设于内拉筋插接盘(22)之连接耳内的以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相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设于内拉筋插接盘(22)之连接耳内的以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包括设于浮力立管一侧的上位进、排气(水)口经内拉筋插接盘上连接耳(15)内的进、排气(水)通道 (16)联通上连接耳(15)内的下扣环槽(17),下扣环槽(17)与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 内的上扣环槽(24)相对接,上扣环槽(24)联通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进、排气 (水)通道(21),进、排气(水)通道(21)联通一侧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所述设于内拉筋插接盘(22)之连接耳内的以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 (水)通道,还包括设于浮力立管另一侧的下位进、排气(水)口经内拉筋插接盘下连接耳 (15')内的进、排气(水)通道(16')联通下连接耳(15')内的上扣环槽(17'),上扣环槽(17')与另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下扣环槽(24')相对接,下扣环槽(24')联通另一侧横向浮力管插接头(20')内的进、排气(水)通道(21'),进、排气(水)通道(21')联通另一侧横向浮力管(6)之管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其特征是,网箱框架中部还设有中部横向连接管(8)。
全文摘要
一种高浮力可沉浮笼式养殖网箱涉及海水养殖网箱设备。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由浮力立管、顶部横向连接管、下部横向连接管、底部横向连接管、底锚、顶部进排气支管和总气管构成,浮力立管管腔内设有自平衡沉浮机构,俯视网箱框架呈正多边形。特征是,下部横向连接管为空心横向浮力管,横向浮力管之管腔与浮力立管之管腔相联通。横向浮力管管腔与浮力立管管腔相联通可通过连接管予以实现,或通过设于内拉筋插接盘连接耳内及横向浮力管插接头内的进、排气(水)通道予以实现。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横向浮力管与浮力立管共同产生浮力,较之原先仅靠浮力立管产生浮力增大了许多,因而可使整个网箱高度浮起。到养殖收获时,该高浮力网箱浮起,可极大地方便工作人员进网进行收获作业。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986566SQ2012105262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翟玉明 申请人:翟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