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鸭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禽养殖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鸭舍。
背景技术:
在水禽养殖技术领域,预防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鸭的养殖,因此,对于养殖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传统的放养或圈养方式不能有效且快捷地对水禽粪便进行清除,容易导致细菌滋生、病毒散播等问题,除此之外,水禽养殖相对于普通家禽的养殖,还需要满足水禽的生活习性,以提高养殖质量,缩短养殖周期。现有的商品鸭饲养圈舍一般由鸭圈和除粪装置构成,采用在鸭圈下方设置除粪设施的结构。目前,一个鸭圈一般对应设置一个粪池,鸭圈下方设置的每条排粪沟均设置一台除粪机,除粪机定期对排粪沟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储存于粪池内,这种结构所需除粪机数量较多,实施成本高,且每次除粪后均需要除粪机回位,能耗也较高。另外,现有鸭舍的养殖部分并未考虑分散养殖、隔离养殖等问题,也没有专用的用以适应鸭子生活习性的设施,不利于商品鸭养殖质量的提高及养殖周期的缩短。针对上 述不足,需对现有的鸭舍进行改进,使其排粪设施结构更加合理,以降低投入成本并节约除粪能耗,同时,也使其更加适合商品鸭科学养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鸭舍,该鸭舍采用双粪池结构,两条排粪沟通过一个动力源双向排粪,解决现有排粪设施使用设备数量多、能耗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鸭舍,包括鸭圈、排粪沟、粪池和除粪装置,所述排粪沟为多条且并列设置于鸭圈下方,所述粪池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排粪沟的两端,所述除粪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条排粪沟内且在两条排粪沟内的除粪方向相反。进一步,所述除粪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排粪沟底部的刮片、一台安装于排粪沟一端的绞车、四个两两设置于两条排粪沟两端的定滑轮和两条牵引绳,位于绞车处的两个定滑轮分布于绞车两侧,两条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刮片沿排粪沟方向的同一侧连接,其中一条绕于绞车和位于绞车两侧的定滑轮上,另一条绕于与绞车异侧的两个定滑轮上。进一步,所述牵引绳为尼龙绳。进一步,所述鸭圈分隔为隔离区和至少一个圈养区。进一步,所述鸭舍还包括喂食区,每个圈养区均与喂食区连通。进一步,所述鸭舍还包括戏水池,每个圈养区均与戏水池连通。进一步,所述鸭圈的地板由竹竿层和设置于竹竿层上的网格层构成,所述竹竿层由多根竹竿并列分布形成。进一步,所述竹竿之间的间距为1. 5-5cm,所述网格层的网格内切圆直径为3_5cm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鸭舍,包括鸭圈、排粪沟、粪池和除粪装置,所述排粪沟为多条且并列设置于鸭圈下方,所述粪池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排粪沟的两端,所述除粪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条排粪沟内且在两条排粪沟内的除粪方向相反,该鸭舍采用双粪池结构,两个排粪沟的除粪装置可同时沿相反方向除粪,仅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且除粪装置每次除粪后不必回位,实施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对鸭圈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使其可实现分散养殖、分别喂食及戏水,更加符合商品鸭科学养殖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除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鸭圈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鸭舍,包括鸭圈1、排粪沟2、粪池3和除粪装置,所述排粪沟2为4条且并列设置于鸭圈I下方,所述粪池3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排粪沟2的两端,所述除粪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条排粪沟2内且在两条排粪沟2内的除粪方向相反,采用双粪池的结构,除粪装置沿两个方向运动均可将鸭粪清理至粪池,每次除粪后无需回位,能耗低,同时,除粪装置在两条排粪沟内的除粪方向相反,便于通过一台驱动装置提供两条排粪沟的排粪动力,可有效降低设施建设的成本。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粪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排粪沟2底部的刮片4、一台安装于排粪沟2 —端的绞车5、四个两两设置于两条排粪沟2两端的定滑轮6和两条牵引绳7,位于绞车5处的两个定滑轮分布于绞车5两侧,两条牵引绳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刮片4沿排粪沟2方向的同一侧连接,其中一条绕于绞车5和位于绞车5两侧的定滑轮上,另一条绕于与绞车5异侧的两个定滑轮上,通过绞车的正反转运行,即可通过牵引绳拉动两个刮片在排粪沟内往复移动,将粪便刮至两端的粪池内,不论刮片向哪一方向运动,均可将鸭粪刮至粪池,无需回位,该结构简单易行,通过同一台绞车即可实现对两条排粪沟内的鸭粪进行清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7为尼龙绳,尼龙绳相对于钢绳具有一定弹性,发现卡滞等问题时便于及时停车,不易造成牵引绳被拉断,同时,尼龙绳被拉断后便于打结再利用,耐腐蚀能力强,且成本较低。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鸭圈I分隔为隔离区Ia和三个圈养区lb,将商品鸭分批饲养,由于数量减少,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概率,同时,可将感染疾病的商品鸭隔离至隔离区饲养,避免传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鸭舍还包括喂食区8,每个圈养区Ib均与喂食区8连通,多个鸭圈均具有一个公共喂食区,对喂食区的面积要求减少,建设成本降低,同时,可分批喂食,方便管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鸭舍还包括戏水池9,每个圈养区Ib均与戏水池9连通,可将商品鸭分批放入戏水池,对戏水池的大小要求降低,可节约建设成本,同时,该设施适应商品鸭的生活习性,可提高饲养质量,缩短饲养周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鸭圈I的地板由竹竿层10和设置于竹竿层10上的网格层11构成,所述竹竿层10由多根竹竿并列分布形成,网格层采用塑料网格,结构简单,承重能力足够饲养人员随意走动,且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建设,实施成本低。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竹竿之间的间距为1. 5-5cm,所述网格层11的网格内切圆直径为3-5cm,既不会卡住鸭脚,又能保证鸭粪顺利掉落至排粪沟,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
权利要求
1.一种鸭舍,包括鸭圈(I)、排粪沟(2)、粪池(3)和除粪装置,所述排粪沟(2)为多条且并列设置于鸭圈(I)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池(3)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排粪沟(2)的两端,所述除粪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条排粪沟(2)内且在两条排粪沟(2)内的除粪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粪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排粪沟(2)底部的刮片(4)、一台安装于排粪沟(2)—端的绞车(5)、四个两两设置于两条排粪沟(2)两端的定滑轮(6)和两条牵引绳(7),位于绞车(5)处的两个定滑轮分布于绞车(5) 两侧,两条牵引绳(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刮片(4)沿排粪沟(2)方向的同一侧连接,其中一条绕于绞车(5)和位于绞车(5)两侧的定滑轮上,另一条绕于与绞车(5)异侧的两个定滑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7)为尼龙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圈(I)分隔为隔离区(Ia) 和至少一个圈养区(l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喂食区(8),每个圈养区(Ib)均与喂食区(8)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戏水池(9),每个圈养区(Ib)均与戏水池(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圈(I)的地板由竹竿层(10)和设置于竹竿层(10)上的网格层(11)构成,所述竹竿层(10)由多根竹竿并列分布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竿之间的间距为1.5-5cm,所述网格层(11)的网格内切圆直径为3-5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鸭舍,包括鸭圈、排粪沟、粪池和除粪装置,所述排粪沟为多条且并列设置于鸭圈下方,所述粪池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排粪沟的两端,所述除粪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条排粪沟内且在两条排粪沟内的除粪方向相反,该鸭舍采用双粪池结构,两个排粪沟的除粪装置可同时沿相反方向除粪,仅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且除粪装置每次除粪后不必回位,实施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对鸭圈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使其可实现分散养殖、分别喂食及戏水,更加符合商品鸭科学养殖的需要。
文档编号A01K31/04GK103039372SQ2012105839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道荣, 朱小朋 申请人:梁平县大舜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