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尤其是一种可提高吡唑醚菌酯的应用效果,减少吡唑醚菌酯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的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及其制备和用途。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化学名甲基(N)-[[[l_(4-氯苯)吡唑-3基)-氧]-O-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分子式C19H18C1N304。吡唑醚菌酯为广谱杀菌剂,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特点,及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等。对于防治玉米大小斑、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等有较好效果。纳米技术是在f IOOnm尺度上研究物质的机构和性质的前沿技术,其最终目标是用分子、原子以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吡唑醚菌酯的应用效果,减少吡唑醚菌酯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等生产成本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 决方案是一种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吡唑醚菌酯粉剂与蒸馏水混合,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制成吡唑醚菌酯溶液,吡唑醚菌酯粉剂与蒸馏水的用量比为IOmg :100ml ;
b.将十二烧基磺酸钠加入卩比唑醚菌酯溶液中以转速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吡唑醚菌酯溶液的用量比为5mg 100ml ;
c.将所得溶液用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震荡2小时。一种如上述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制备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粒度较为均匀、分散性好。可使吡唑醚菌酯在纳米水平上发挥作用,不仅保留了吡唑醚菌酯的杀菌作用,而且加强了其作用效果,减少了吡唑醚菌酯使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IOOk倍SEM图。图2为吡唑醚菌酯溶剂Ik倍SEM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
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a.秤取购于山东海而三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吡唑醚菌酯粉剂溶于蒸馏水中,用恒温磁力搅拌器以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制成的卩比唑醚菌酯溶液;
b.再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吡唑醚菌酯溶液中,用恒温磁力搅拌器以转速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吡唑醚菌酯溶液的用量比为5mg 100ml ;
c.再将所得溶液用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震荡2小时,即制得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所用超声波清洗机的机型为JCP-1004。将本发明制得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和原吡唑醚菌酯溶剂在SU80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粒子粒径为5(Tl00nm之间比原试剂粒子大小缩小1000倍,并且可看出物相纯净,无杂质存在。可将所得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用蒸馏水定容,得到不同浓度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如 O.1g/L、0. 4g/L、lg/L。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浓度为lg/L吡唑醚菌酯粒子分布在三种浓度中最均匀,粒子纳米化程度最高效果最好,浓度为O. 4g/L的吡唑醚菌酯效果次之,浓度为O.1g/L的吡唑醚菌酯在三种浓度 中效果最差。
权利要求
1.一种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吡唑醚菌酯粉剂与蒸馏水混合,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制成吡唑醚菌酯溶液,吡唑醚菌酯粉剂与蒸馏水的用量比为IOmg :100ml ; b.将十二烧基磺酸钠加入卩比唑醚菌酯溶液中以转速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吡唑醚菌酯溶液的用量比为5mg 100ml ; c.将所得溶液用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震荡2小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提高吡唑醚菌酯的应用效果,减少吡唑醚菌酯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等生产成本的吡唑醚菌酯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将吡唑醚菌酯粉剂溶于蒸馏水中,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吡唑醚菌酯粉剂与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0mg100ml;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吡唑醚菌酯溶液中以转速900r/min磁力搅拌20min,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吡唑醚菌酯溶液的用量比为5mg100ml;将所得溶液用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震荡2小时。
文档编号A01N47/24GK103053513SQ20121058289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吕建洲, 李建宇, 郑伟光, 刘照斌, 姜国盛 申请人: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