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尤其是铅头与钓钩活动连接的铅头钩。
技术背景现有铅头钩均为一体化结构,其主体包括有铅头和与铅头固定连接的钓钩,制作时直接在钓钩前端成型有铅头,形成一刚性铅头钩整体,铅头的前端部设有一挂环,以便系钓线。传统一体化铅头钩整体性好,但为一次性钩,一旦钓钩损坏,铅头即不能重复利用了 ;而且还存在如下不足,中鱼后鱼儿争扎、甩头时,容易折断钓钩或易出现跑鱼的现象;挂软体假饵使用时钩尖完全外露,容易挂底;钓钩易生锈,不能更换。为此,对现有铅头钩的改良,即成为必要。·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钓钩活动连接在铅头后端部的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包括铅头和钓钩,其特征是钓钩活动连接在铅头的后端部。钓钩既与铅头有机连接,又能相对铅头做多方位的灵活摆动。所述钓钩是通过一个路亚环或链接器连接在铅头的后端部。所述钓钩前端连体有钩环,铅头后端部设有挂环,路亚环同时穿过钓钩上的钩环和铅头上的挂环,形成活动连接结构。钓钩老化或者损坏可随时更换,使得铅头部分可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也减少废弃物。所述铅头后端系固有软体硅胶飘条丝,提高综合诱鱼效果。所述铅头前端部和上、下部各设有一个挂环。尤其是上、下部的挂环的设计可方便系钓线和钓钩,既满足水平方向的拖钓使用,也可用以垂直向下的船钓之需。本实用新型钓钩与铅头采用分离设计,通过路亚环或链接器连接,钓钩损坏可更换,且铅头后端部可加挂软体硅胶飘条丝,在水中游动时,可模拟小鱼游动产生的水振波,提高诱鱼效果;并且能与软体假饵配合使用,特别是钓钩的钩尖部能根据需要可藏入软体假饵内,拖钓时不易挂底;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使用灵活、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I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示意图图2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俯视图图3钓钩挂软体假饵状态示意图[0014]其中I-铅头11-挂环2-钓钩21-钩环3-软体硅胶飘条丝 4-路亚环5-软体假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和图2,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包括铅头I和钓钩2,铅头I如、后端部和上、下部各设有一个挂环11,其中前端部和上部的挂环11可提供系固钓线的选择,而后端 部和下部的挂环11用以悬挂钓钩2 ;铅头I后端系固有软体硅胶飘条丝3,拖钓时,铅头I的前行,可牵引着软体硅胶飘条丝3左右摆动,产生水振波。所述钓钩2前端连体有钩环21,一路亚环4或链接器同时穿过钓钩上的钩环21和铅头上的挂环11,形成活动连接结构,使得钓钩2可相对铅头I灵活摆动,也可方便于更换新钓钩。 参照图3,钓钩挂软体假饵状态,钓钩2能藏在软体假饵5中,而又能保持软体假饵5与铅头部分一致,模拟出饵鱼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铅头”,为通用名称,既可指金属铅块,也可为其它固体金属配重;提及的“路亚环”也为通用名称,可以是指路亚环本身,或者具有同种连接两种物体功能的链接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包括铅头和钓钩,其特征是钓钩活动连接在铅头的后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其特征是钓钩是通过一个路亚环或链接器连接在铅头的后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其特征是钓钩前端连体有钩环,铅头后端部设有挂环,路亚环或链接器同时穿过钓钩上的钩环和铅头上的挂环,形成活动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其特征是铅头后端系固有软体硅胶飘条丝。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其特征是铅头前端部和上、下部各设有一个挂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型铅头钩,包括铅头和钓钩,其特征是钓钩活动连接在铅头的后端部。钓钩与铅头采用分离设计,通过路亚环或链接器连接,钓钩损坏可更换,且铅头后端部可加挂软体硅胶飘条丝,在水中游动时,可模拟小鱼游动产生的水振波,提高诱鱼效果;钓钩的钩尖部能藏入软体假饵内,拖钓时不易挂底;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使用灵活、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K83/00GK202680277SQ20122017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王军民 申请人:王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