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必需吸入二氧化碳,并且国内外研究结果指出,二氧化碳量在农作物所处空间的最佳含量应为O. 06%-0. 1%,但是目前露天农作物所在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仅为O. 03%,而封闭的大棚内甚至在O. 01%以下。因此,受二氧化碳不足的影响,设施栽培农作物增产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物料。植物每合成一克干物质,就需要吸收I. 6克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仅占O. 03%,温室大棚等蔬菜保护地,是相对密闭条件下植物的栽培场所,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一般在日出后40分左右,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下降到O. 01%以下。即使通风,也远远低于各种蔬菜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植物处于二氧化碳缺乏的饥饿状态,光合作用甚至停止,养分积累使少,生长缓漫,老化加快,病虫害加重,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大棚中,每天至少有10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小于O. 03%,而这段时间又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据国内外资粉浸道,各种蔬菜的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在
O.09%-0,3%ppm。因此,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是十分必要的增产增收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它由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减压阀、电子流量计和释放管组成,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减压阀、电子流量计和释放管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通过固定卡槽固定到固定板上。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所述减压阀可为作用式减压阀、薄膜式减压阀或活塞式减压阀。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为普通耐压钢瓶,装有纯度为99. 9%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充装压力> 20Mpa。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所述释放管上设有多个气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减压阀,使从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保持稳定,利用电子流量计控制其流量,可根据果蔬量设定释放量,达到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为1-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2_减压阀;3-固定卡槽;4-固定板;5_电子流量计;6_释放管;7_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I,本实用新型由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减压阀2、电子流量计5和释放管6组成,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减压阀2、电子流量计5和释放管6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5通过固定卡槽3固定到固定板4上。所述减压阀2可为作用式减压阀、薄膜式减压阀或活塞式减压阀。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为普通耐压钢瓶,装有纯度为99. 9%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充装压力> 20Mpa。所述释放管6上设有多个气孔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将盛满压缩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 与其它部件组合,使用时,先打开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的开关,然后把减压阀2开至一定程度,通过电子流量计5调节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使之与大棚空间体积相匹配,释放结束时先关闭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的开关,再关闭减压阀4,装置即可停止运行。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合衔接紧密,使用操作安全稳定,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减压阀(2)、电子流量计(5)和释放管(6)组成,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减压阀(2)、电子流量计(5)和释放管(6)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5)通过固定卡槽(3)固定到固定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2)可为作用式减压阀、薄膜式减压阀或活塞式减压阀,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I)为普通耐压钢瓶,装有纯度为99. 9%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充装压力彡20Mpa。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管(6)上设有多个气孔(7)。
专利摘要一种大棚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装置,用于增加大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以此来使大棚内的作物达到增产,其技术方案是它由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减压阀、电子流量计和释放管组成,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减压阀、电子流量计和释放管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通过固定卡槽固定到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减压阀,使从二氧化碳气体储存钢瓶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保持稳定,利用电子流量计控制其流量,可根据果蔬量设定释放量,达到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文档编号A01G9/18GK202565856SQ201220243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吴海霞, 王奎涛, 刘立骞 申请人:河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