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苗网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苗网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海水鱼类和虾类养殖的水产养殖技木,尤其涉及一种既可以收集幼鱼,又可以收集仔鱼、鱼卵和虾苗的多功能集苗网箱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水鱼类和虾类繁殖孵化场,育苗池中培育的虾苗、幼鱼、仔鱼、亲鱼产卵池中的鱼卵,都必然要经历将它们从池中收集起来销售提供养殖的过程,是水产养殖专业分エ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虾苗收集方法是由许多工人手持捞网在育苗池内来回反复不停地捞取,直到池内虾苗数量剩下很少,再用虹吸管及滤水网将池内水位排至15-20cm吋,才通过池底排水管将水排出池外,虾苗则由一只扎在排水管ロ的筛絹网袋收集起来。幼鱼 和仔鱼收集更加困难,因为不能象虾苗那样捞取,一般是用虹吸管及滤水网将池水排至水位20-30cm,幼鱼是用拉网贴紧池底从池子一端拉到另一端,使鱼苗集中落入网囊再带水舀出,如此反复,直至池内幼鱼拉干净;仔鱼体长只有4-5_,十分细小幼弱,用捞网捞取扱易造成死亡,只能用水勺在鱼苗比较集中地方连水带苗S出,这种方法费时费カ且不易收集干净,效率很低。上述方法都存在费エ、费时、费カ等问题,且会造成苗体机械损伤,致使后续的养殖成活率降低,影响养殖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集苗网箱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集苗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集苗网箱装置,它包括一网箱支架(10);ー网箱(20),它连接在网箱支架(10)且具有底网和周网,所述周网下周缘连接在底网外周缘且形成有朝上开ロ(21),所述周网设一安装孔;一第一连接管(30),它具有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横管(31)和一接通在横管
(31)第一端且末端端ロ(321)朝上的弯头(32),所述横管(31)第二端至网箱(10)内向外穿过周网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束在横管(31)タト;及一第二连接管(40),它接通横管(31)第二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网箱(20)的安装孔处连接有外伸的袖管(22),所述横管
(31)第二端至网箱(10)内向外穿过袖管(22),所述袖管(22)外端ロ束在横管(31)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40)包括一第一分管(41)、一第二分管
(42)、一接通在第一分管(41)和第二分管(42)间的阀门(43)和ー连接在阀门(43)的阀门开关(44),所述第二分管(42)连接横管(3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安装孔设在网箱(20)的下部。[0014]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网箱支架(10)为棱柱框架,所述网箱(20)结构和网箱支架(10)适配,且,所述网箱支架(10)的顶角处和网箱(20)的顶角处一一对应且连接有系绳(2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它可以收集幼鱼,可以收集仔鱼、鱼卵和虾苗,而且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a、省エ、省时、省力,大大提高效率山、育苗池内苗可以收得很干净,避免浪费;c、避免机械损伤,提闻后续养通成活率。2、设阀门,可以控制水流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绘示了集苗网箱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ー种集苗网箱装置,它包括一网箱支架10、ー网箱20、一第一连接管30和一第二连接管40。所述网箱支架10为棱柱框架,图中绘出的是四棱柱框架。所述网箱20结构和网箱支架10适配。所述网箱支架10的顶角处和网箱20的顶角处一一对应且连接有系绳23,通过系绳23将网箱20连接在网箱支架10。所述网箱20,它具有底网和周网,所述周网下周缘连接在底网外周缘且形成有朝上开ロ 21,所述周网设一安装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网箱20的安装孔处连接有外伸的袖管22。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安装孔设在网箱20的下部,也是所述袖管22位于网箱20的下部,应位于网箱20的下沿。所述第一连接管30,它具有一横管31和ー弯头32,所述横管31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弯头32接通在横管31第一端,且,所述弯头32的末端端ロ 321朝上。所述横管31第二端至网箱10内向外穿过周网的袖管22,且,所述袖管22束在横管31タト,本实施例之中,例如采用橡皮筋将袖管31扎紧在横管31外。所述第二连接管40,它接通横管31第二端。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40包括一第一分管41、一第二分管42、一接通在第一分管41和第二分管42间的阀门43和ー连接在阀门43的阀门开关44,所述第二分管42连接横管31第二端。下面结合现有的育苗池介绍本网箱装置的使用将网箱20置于育苗池外的集苗槽内,将第一分管41的一端套接在育苗池底部排水管上(育苗池底部有一排水管铺设到集苗槽内);向集苗槽内注水,使水位至集苗网箱高度的一半左右,即可将竖直插在育苗池内底部排水管上的插管拔掉,徐徐打开阀门开关44,育苗池内的水和苗即通过阀门43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排到集苗网箱20内。可以根据苗的不同大小和水流快慢灵活调节阀门开关44控制流速,使排出来的水流尽量平缓。控制集苗槽内水位不要淹没过集苗网箱顶部(集苗槽内设有ニ个排水孔,由竖直插在排水管上的套接管控制集苗槽内水位)。当集苗网箱内的苗密度较高吋,即可用提桶连水带苗S出,连续如此直到育苗池内的水和苗收集完。本实施例之中,第一分管的长度可以是25cm,第二分管的长度可以是25cm,所述横管的长度可以是30cm,所述网箱可以是60-70cm的立方体网,所述网箱支架的可以是65-75cm的正立方体框架。本实施例之中,阀门内径、弯头内径与分管、横管外径及育苗池排水管外径均一致为9cm,材料为塑料。本实施例之中,阀门与二分管用胶水粘结固定成一体。本实施例之中,集苗网箱为40-60目筛絹网制成的五面体,开ロ朝上,网箱袖管开ロ离网箱下沿5cm。网箱支架由直径8mm的不锈钢条焊成。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控制水流速度,可以收集体长3—5cm以上的幼鱼,可以收集体长4一5mm的仔鱼、卵径O. 8mm一I. Omm的鱼卵,和体长7mm—IOmm奸苗的多功能集苗网箱。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网箱支架(10); 一网箱(20),它连接在网箱支架(10)且具有底网和周网,所述周网下周缘连接在底网外周缘且形成有朝上开口(21),所述周网设一安装孔; 一第一连接管(30),它具有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横管(31)和一接通在横管(31)第一端且末端端口(321)朝上的弯头(32),所述横管(31)第二端至网箱(10)内向外穿过周网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束在横管(31)外;及 一第二连接管(40),它接通横管(31)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20)的安装孔处连接有外伸的袖管(22),所述横管(31)第二端至网箱(10)内向外穿过袖管(22),所述袖管(22)外端口束在横管(31)外。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40)包括一第一分管(41)、一第二分管(42)、一接通在第一分管(41)和第二分管(42)间的阀门(43)和一连接在阀门(43 )的阀门开关(44 ),所述第二分管(42 )连接横管(31)。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在网箱(20)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支架(10)为棱柱框架,所述网箱(20)结构和网箱支架(10)适配,且,所述网箱支架(10)的顶角处和网箱(20)的顶角处——对应且连接有系绳(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苗网箱装置,它包括一网箱支架、一网箱、一第一连接管和一第二连接管。所述网箱,它连接在网箱支架且具有底网和周网,所述周网下周缘连接在底网外周缘且形成有朝上开口,所述周网设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管,它具有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横管和一接通在横管第一端且末端端口朝上的弯头,所述横管第二端至网箱内向外穿过周网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束在横管外。所述第二连接管,它接通横管第二端。它具有如下优点它可以收集幼鱼,可以收集仔鱼、鱼卵和虾苗,而且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a、省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效率;b、育苗池内苗可以收得很干净,避免浪费;c、避免机械损伤,提高后续养殖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603425SQ2012202676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陈朴贤, 曾志南 申请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