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和营养元素的来源之一,由于其培养基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有技术中,为了合理利用场地最大限度的增加食用菌的产量,采用悬链系统来种植食用菌,具体做法为在种植室内上部和下部位置设置转轮,然后用闭环链条组与两个转轮啮合,绕两者转动,在链条上每隔一段距离悬挂有吊篮,食用菌培养袋放置在吊篮内;在采摘时,用电机或者人力拽动链条,使要采摘的吊篮下降到采摘台即可。但是在上述装置中,由于采用单链条传动,当上面悬挂较多的吊篮后,重量增大,在传动时,链条各个部位受力不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断裂,造成人或财产的损失;同时,传动时由于摩擦或者其他原因容易使链条晃动,从而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链条系统在种植食用菌时受力不均导致的链条断裂和链条晃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主要由提升装置、动力源和悬链轨道组成,所述的悬链轨道为水平多层结构,每层的悬链轨道绕两端设置的动力轮转动,相邻的上下两层悬链轨道的末端和始端之间设有轨道转换装置,动力源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提升装置设置在最上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最下层悬链轨道的末端之间;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主要由转动轮、传动轮、啮合轮、承接板和翻板组成,其中,啮合轮与悬链轨道两端的其中一个动力轮同轴转动,转动轮与翻板同轴转动,传动轮将动力从啮合轮传递给转动轮;所述的翻板呈条形,两端上分别设有呈中心对称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由相互不平行的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组成,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的宽度均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的直径,固定卡槽位于翻板内,并通过开口卡槽与翻板的端部相通,固定卡槽的长度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的半径,固定卡槽和开口卡槽构成的夹角的朝向与翻板的旋转方向一致;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末端均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与翻板上的锁紧机构的开口卡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中,在食用菌种植室内不同高度上分别设置悬链轨道,每层的悬链轨道绕各自两端的动力轮转动,在每层的悬链轨道上每隔一段距离架设有装载食用菌培养袋的食用菌吊篮并随之移动;整个系统的动力由动力源提供。啮合轮与悬链轨道两端的动力轮同轴转动,并通过传动轮将动力传递给转动轮,转动轮带动翻板翻转,从而实现食用菌吊篮在不同高度的悬链轨道上的转换,具体原理为食用菌吊篮依靠悬链固定轴架设在悬链轨道上并随之移动,在悬链轨道的末端设置承接板,食用菌吊篮在惯性的作用下,其悬链固定轴在承接板上滑动并落入翻板上的锁紧机构内,并卡在固定卡槽的末端,随着翻板的转动,由于重力作用,食用菌吊篮的悬链固定轴一直卡在固定卡槽内不会脱落,当锁紧机构转至最低点时,到达临界点,继续转动,食用菌吊篮的悬链固定轴在重力作用下从固定卡槽内滑出,并沿开口卡槽滑出锁紧机构,落到下层悬链轨道上,然后随着悬链轨道继续运动。由于上下两层悬链轨道有一定的高度差,因此,传动轮起到将动力平稳传递的作用,若两层输送链条的高度较高,可以适当增加传动轮的数量。当食用菌吊篮从最上层的悬链轨道移动到最下层轨道末端时,进入提升装置内,提升装置将其提升至最上层的悬链轨道的始端重新参与循环。 食用菌吊篮在悬链轨道上移动的作用是保证不同位置的食用菌吊篮内的食用菌培养袋的生长环境相同,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对的空气流动,保证了良好的通风状况。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不同层次的悬链轨道上架设食用菌吊篮,合理的利用了场地,不仅保证了食用菌的种植产率,而且保证了传动的平稳,悬链轨道的受力均匀,不易损坏;通过翻板和翻板上的锁紧机构实现食用菌吊篮在不同高度的悬链轨道之间的传递,与输送链条的同步性好,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维护检修,大大节省了人力,适用于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场所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提升装置,2、动力源,3、悬链轨道,4、轨道转换装置,4-1、转动轮,4-2、传动轮,4-3、啮合轮,4-4、承接板,4-5、翻板,4-6,锁紧机构,5、悬链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主要由提升装置I、动力源2和悬链轨道3组成,所述的悬链轨道3为水平、多层结构,每层的悬链轨道绕两端设置的动力轮转动,相邻的上下两层悬链轨道的末端和始端之间设有轨道转换装置4,动力源2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提升装置I设置在最上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最下层悬链轨道的末端之间;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4,主要由转动轮4-1、传动轮4-2、啮合轮4_3、承接板4_4和翻板4-5组成,其中,啮合轮4-3与悬链轨道3两端的其中一个动力轮同轴转动,转动轮4-1与翻板4-5同轴转动,传动轮4-2将动力从啮合轮4-3传递给转动轮4-1 ;所述的翻板4-5呈条形,两端上分别设有呈中心对称的锁紧机构4-6,锁紧机构4-6由相互不平行的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组成,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的宽度均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直径,固定卡槽位于翻板4-5内,并通过开口卡槽与翻板4-5的端部相通,固定卡槽的长度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半径,固定卡槽和开口卡槽构成的夹角的朝向与翻板4-5的旋转方向一致;[0021 ] 每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末端均设有承接板4-4,承接板4-4与翻板4-5上的锁紧机构4-6的开口卡槽相对应;固定卡槽的形状为弧形,其深度小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半径,且固定卡槽和开口卡槽构成的夹角角度为90-120°。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源2的优选设置位置为最上层悬链轨道的初始端。
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主要由提升装置(I)、动力源(2)和悬链轨道(3)组成,其特征为所述的悬链轨道(3)为水平、多层结构,每层的悬链轨道绕两端设置的动力轮转动,相邻的上下两层悬链轨道的末端和始端之间设有轨道转换装置(4),动力源(2)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提升装置(I)设置在最上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最下层悬链轨道的末端之间; 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4),主要由转动轮(4-1)、传动轮(4-2)、啮合轮(4-3)、承接板(4-4)和翻板(4-5)组成,其中,啮合轮(4-3)与悬链轨道(3)两端的其中一个动力轮同轴转动,转动轮(4-1)与翻板(4-5)同轴转动,传动轮(4-2)将动力从啮合轮(4-3)传递给转动轮(4-1); 所述的翻板(4-5)呈条形,两端上分别设有呈中心对称的锁紧机构(4-6),锁紧机构(4-6)由相互不平行的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组成,开口卡槽和固定卡槽的宽度均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直径,固定卡槽位于翻板(4-5)内,并通过开口卡槽与翻板(4-5)的端部相通,固定卡槽的长度大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半径,固定卡槽 和开口卡槽构成的夹角的朝向与翻板(4-5)的旋转方向一致; 每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末端均设有承接板(4-4),承接板(4-4)与翻板(4-5)上的锁紧机构(4-6)的开口卡槽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固定卡槽的形状为弧形,其深度小于食用菌吊篮上的悬链固定轴(5)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固定卡槽和开口卡槽构成的夹角角度为90-120°。
专利摘要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悬链系统,主要由提升装置、动力源和悬链轨道组成,悬链轨道为水平多层结构,每层的悬链轨道绕两端设置的动力轮转动,相邻的上下两层悬链轨道的末端和始端之间设有轨道转换装置,动力源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提升装置设置在最上层悬链轨道的始端和最下层悬链轨道的末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不同层次的悬链轨道上架设食用菌吊篮,合理的利用了场地,不仅保证了食用菌的种植产率,而且使传动的平稳,悬链轨道的受力均匀,不易损坏;通过翻板和翻板上的锁紧机构实现食用菌吊篮在不同高度的悬链轨道之间的传递,与输送链条的同步性好,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维护检修。
文档编号A01G1/04GK202759847SQ20122032321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杨超庆 申请人: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