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8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牛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牛舍。
背景技术
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畜禽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制约集约化设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乃为群体性突发疫病,据科学研究报道,大约40%之多的动物疫病是由危险空气微生物或微生物气溶胶直接传播感染的,而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突发疫病中,由空气传播的约占70%之多。一般来说,牛舍的构造主要包括前墙、后墙和左右两面山墙,以及顶棚、若干支承顶棚的拱形顶梁和若干个对应支撑拱形梁的立柱。现有的牛舍,其顶棚或者采用石棉瓦,或者采用泥砖瓦,无论是哪一种材料的顶棚,都不能对牛舍内的室温进行控制,夏天不能隔热,冬天不能保暖,不利于牛的健康成长和饲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控制室温,冬暖夏凉,有利于牛的健康成长和饲养的牛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舍,包括前墙、后墙和左右两面山墙,以及顶棚、若干支承顶棚的拱形顶梁和若干个对应支撑拱形顶梁的立柱,所述各拱形顶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墙和后墙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从下到上共由5个结构层组成,其中最底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二层为黏粘结构层,第三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四层为毛毡结构层,最顶层为水泥结构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立柱设有两排,两排立柱中间为过道,过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牛食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牛舍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顶棚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5个结构层构成,这种结构的顶棚在夏天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在冬天则能起到保暖作用,有利于饲养户对牛舍室内温度的控制,为在牛舍内的牛营造一个舒适的饲养环境,有利于牛的健康成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I、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牛舍,包括前墙I、后墙2和左右两面山墙3,以及顶棚6、若干支承顶棚6的拱形顶梁5和若干个对应支撑拱形顶梁5的立柱4。所述各拱形顶梁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墙I和后墙2上。所述立柱4设有两排,两排立柱4中间为过道,过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牛食槽7。所述顶棚6从下到上共由5个结构层组成,其中最底层为塑料膜结构层61,第二层为黏粘结构层62,第三层为塑料膜结构层63,第四层为毛毡结构层64,最顶层为水泥结构层65。所述的顶棚在夏天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在冬天则能起到保暖作用,有利于饲养户对牛舍室内温度的控制,为在牛舍内的牛营造一个舒适的饲养环境,有利于牛的健康成长。当然,上述的顶棚不仅可以应用于牛舍,也可以应用于猪舍、鸡舍、鸭舍等用于饲 养禽畜的场所,都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达到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牛舍,包括前墙、后墙和左右两面山墙,以及顶棚、若干支承顶棚的拱形顶梁和若干个对应支撑拱形顶梁的立柱,所述各拱形顶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墙和后墙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从下到上共由5个结构层组成,其中最底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二层为黏粘结构层,第三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四层为毛毡结构层,最顶层为水泥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有两排,两排立柱中间为过道,过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牛食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牛舍,包括前墙、后墙和左右两面山墙,以及顶棚、若干支承顶棚的拱形顶梁和若干个对应支撑拱形顶梁的立柱,所述各拱形顶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墙和后墙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从下到上共由五个结构层组成,其中最底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二层为黏粘结构层,第三层为塑料膜结构层,第四层为毛毡结构层,最顶层为水泥结构层。所述立柱设有两排,两排立柱中间为过道,过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牛食槽。本实用新型的顶棚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五个结构层构成,在夏天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在冬天则能起到保暖作用,有利于饲养户对牛舍室内温度的控制,为在牛舍内的牛营造一个舒适的饲养环境,有利于牛的健康成长。
文档编号A01K1/02GK202799844SQ2012204842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恩宝 申请人:王恩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