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3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造林节水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绿化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树木水分的补充。尤其在一些远离水源、地下水位较低或地貌复杂的区域,不易打井灌溉,同时不能够规模化使用滴灌,水分的补给严重的制约着绿化工程的实现。在沙漠及沙质土壤区域的绿化治理过程中,由于沙地保水能力差,渗水速度快,即使具备灌溉条件,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大部分水分不能被带土移植树苗的土球内根系所吸收利用,除经过地表蒸发和植物表面蒸腾外,全部迅速的入渗到地下,虽然多次浇灌,但是成活率、保存率仍然较低。而针对沙漠地区大面积的绿化造林,现有滴灌的使用无疑会大大增加造林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滴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与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多通管,所述多通管连接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接有滴水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装置为储水袋,其周边设有挂环。所述储水袋包括:袋体和与袋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袋体为镀铝膜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镀铝膜的厚度为18丝。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为外表面带螺纹的口套,该出水口上套设一内表面带螺纹的盖体,盖体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接的出水管口,所述主管通过盖体与储水装置连通。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盖体、所述主管、流量调节器、多通管和支管均为塑料构成。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多通管和支管为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滴水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和滴水头;其中,所述本体为圆柱筒形,其一端与所述支管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滴水头;所述滴水头为中空锥形,其侧面设有排水孔。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与所述支管连接的一端设有围绕所述本体呈环形凸起的手柄。优选地,所述滴水装置为塑料构成。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造林节水滴灌装置,其滴水装置可直接插入移栽好的树苗的土球上,在保证树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应对水分渗漏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带土移栽树苗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节省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带土移栽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采用18丝厚的镀铝薄膜作为水袋的主体,这种材料具有反光、遮光、抗风化、抗老化的特点,因此,可以重复使用3-5年。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投资小、机动灵活,便于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滴罐装置的滴水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水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水装置;11、出水口 ;12、袋体;2、盖体;21、出水管口 ;3、主管;4、流量调节器;5、多通管;6、支管;7、滴水装置;71、本体;72、滴水头;73、排水孔、74、手柄;8、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装置,包括: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I的出水口11与主管3的一端连接,主管3上设有流量调节器4,主管3的另一端连接一多通管5 (图1中以三通管为例),多通管5连接有多个支管6,支管6的末端连接有滴水装置7。其中,主管3、多通管5和支管6,三者可为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储水装置I为储水袋,其周边设有挂环8,用于固定储水装置。储水袋包括:袋体12和与袋体12连通的出水口 11。袋体12为镀铝膜构成,这种材料具有反光、遮光、抗风化、抗老化的特点。镀铝膜的厚度为18丝。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储水装置I的出水口 11为外表面带螺纹的口套,该出水口 11上套设一内表面带螺纹的盖体2,盖体2上设有与主管3连接的出水管口 21,主管3通过盖体的出水管口 21与储水装置I连通。其中,盖体2为塑料构成。储水装置I的出水口 11为塑料构成。主管3、流量调节器4、多通管5和支管6均为塑料构成。如图2,滴水装置7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71和滴水头72 ;其中,本体71为圆柱筒形,其一端与支管6连接,另一端设有滴水头72 ;滴水头72为中空锥形,其侧面设有排水孔73,(可为中空棱锥形或中空圆锥形。优选为中空三棱锥形,其三侧面均设有排水孔)。滴水装置7为塑料构成。本体71与支管6连接的一端设有围绕本体71呈环形凸起的手柄74 (可为圆环形、椭圆环形、矩形环等,为把持方便优选为椭圆环形)。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粗细合适的水管把水从水罐车抽出,从出水口 11注入储水装置1,水量为7L,盖体2套设在出水口 11上,主管3与盖体2的出水管口 21连接,调节流量控制器4,使水能通过支管6,从滴水装置7的排水孔73滴出,然后把滴水装置7从树苗土球上部不同位置插入,插入深度以15cm为宜;然后通过挂环8把储水装置I固定好。[0031]当把滴水装置7插入树苗土球内,在重力及气压差的作用下储水装置I内的水便通过排水孔73滴在了 土球内树苗根部,进行水分补充。可以对成片带土移植珍贵林木进行单株灌溉,满足树苗生长的同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因浇灌而造成水分下渗。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一次可滴灌27-30小时,能维持树木10-15天的生长需要,一整滴灌袋滴完之后可以取下储水袋重新装水,不需要更换其它部分。装水方法简单易操作,普通水罐车拉水到林地用粗细适合的水管直接灌满储水装置I即可。其换水方法同样简单易操作,普通水罐车拉水到林地用粗细适合的水管直接灌满储水装置I拧上盖体2即可。需要快速滴灌,可将滴水装置7浅插树木根部,反之,深插树木根部,这样也可调节滴灌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主要用于大型乔木如樟子松、云杉等带土移栽大苗,或杨柳等裸根苗,树高3-5m,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不可灌溉或无法使用滴灌区域使用效果更显著,其中5m高的树木需要同时挂3个本滴灌装置,3-5m高的挂2个,3m及其以下挂I个。可有效解决由于缺水导致树木成活率、保存率低下的问题,使成活率达90%以上,三年保存率达到85%以上。而不使用该装置成活率与保存率均低于70%,显然该装置的使用有明显效果。一个滴灌装置(可多次重复使用)成本约7元人民币,可装水7升,每天每个劳务可以灌装500-800个,灌装一个袋子的成本费用约0.2元。每月滴灌一到两次即可,主要在5-11月份使用,特殊干旱季节可根据需要增加滴灌次数。这样每月每亩需要支付的成本为300-600多元,一年的成本大约在1800-3600元。根据以上的应用实例,可以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造林节水滴灌装置在不易打井灌溉、不能规模化使用滴灌的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完全能够满足绿化的需要,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与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多通管,所述多通管连接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接有滴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为储水袋,其周边设有挂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袋包括:袋体和与袋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袋体为镀铝膜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膜的厚度为18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为外表面带螺纹的口套,该出水口上套设一内表面带螺纹的盖体,盖体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接的出水管口,所述主管通过盖体的出水管口与储水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盖体、所述主管、所述流量调节器、所述多通管和所述支管均为塑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所述多通管和所述支管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和滴水头;其中,所述本体为圆柱筒形,其一端与所述支管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滴水头;所述滴水头为中空锥形,其侧面设有排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支管连接的一端设有围绕所述本体呈环形凸起的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装置为塑料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装置,其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与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多通管,所述多通管连接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末端连接有滴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滴灌装置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浇灌,一方面可以提高带土移栽树苗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节省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带土移栽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文档编号A01G25/02GK202907561SQ2012205665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钟涛, 武祥, 张吉树, 梁超 申请人: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