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8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表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表残膜回装置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地表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农用地膜已大面积应用,对作物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农用地膜不但在棉花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在小麦、玉米、甜菜、番茄、大豆、土豆、花生、瓜果、蔬菜等作物上也广泛应用。在我国十几个省区得到应用,2012年棉花地膜覆盖面积已达到2070万h IIf,地膜总用量已达8亿多吨。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和长期使用地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经农业科技专家多点调查测算,地膜覆盖种植老区土壤根层残留废膜每h m2平均达到350kg。每年有近10%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东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省区资料统计,科技人员为了摸清残膜在土壤耕作层中的残留量,从1999 2010年开展了跟踪调查.从地膜覆盖10年、15年和20年调查残留量统计表明:地膜覆盖10年每m2,有残膜23.2g,折合每hm2平均残留量262kg ;15年每m2有残膜平均35g,折合350kg / h m2 ;20年每m2有残膜平均43g,折合430kg / hm2,残膜已分布在土壤整个耕作层。残膜的大量存在影响了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地膜覆盖栽培能使棉花增产平均达16%,而地膜覆盖20年残膜危害造成棉花减产平均达12%,两项相抵,地膜覆盖栽培只增产4%,而地膜成本又增加投入630元/h Hf,这样以来,就失去了覆盖地膜的意义。地膜残留物对土壤、对作物生长、对牲畜造成严重的损害,对环境也造成严重影响,残膜遗留在田间、地头,大风刮过后,田间、地头、树梢上都是残膜,影响农村环境,造成“视觉污染”,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相称。我国农机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13个行业,但残膜回收机械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非常小,而且很多地区还是一个空白;有些地区,如甘肃、河北、新疆、东北三省区等地,虽然研制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残膜回收机,但还是停留在研制阶段,都是些苗期揭膜、头水前揭膜和作物收获后揭膜的机型,还没有投入市场大规模推广应用,而残膜回收机的研制则是一个空白,因此,残膜回收机的应用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农机科研工作者从1982年就开始对残膜回收机进行研究,先后研制出了头水前揭膜机,作物收获后,耕地前揭膜机等五、六种,但由于地膜太簿,膜上土太多,地膜与土壤的亲合力较强,在土壤湿度较大时,膜土难以分离,滴灌节水与揭膜相互矛盾等诸多难题,同时所研制的残膜回收机结构复杂,使用可靠性偏低,单机成本过高,研究工作进展迟缓,推广也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残膜回收机,能耗更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省时省力,残膜回收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表残膜回收机,包括清膜装置和转动式扫膜刷,在机架上位于其底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清膜装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在第一转轴上安装着第一主动链轮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两侧的前行走轮,在第二转轴上固装着转动式扫膜刷和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第一从动链轮相啮合,前行走轮依次通过第一转轴、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转轴传动转动式扫膜刷,在第三转轴上固装着第二主动链轮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两侧的后行走轮;在机架上位于其顶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聚风罩、残膜收集网箱,聚风罩具有的背侧壁向机架前端弯曲,聚风罩前侧设置的进风口朝向机架前端且大于聚风罩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残膜收集网箱由支撑骨架和挡膜网构成,构成支撑骨架的框杆按同方形体十二棱边空间连接结构围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挡膜网周边与支撑骨架分别位于其两侧、后侧与顶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边框周边固接,聚风罩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经支撑骨架前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收纳口通入残膜收集网箱,在机架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围接成立方形的支撑骨架底侧设置着高度调整框架、调节高度调整框架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四边形翻转框架及卸膜网,卸膜网周边与四边形翻转框架的周边固接,高度调整框架后侧具有的后侧边框铰接在机架上且通过活页铰接有能围绕其后边框公转的转动托板,高度调整框架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固装有将四边形翻转框架的前侧边框托起的固定托板或者四边形翻转框架的前侧边框铰接在高度调整框架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上,在机架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高度调整框架上安装的翻转装置驱动转动托板向上翻转而托住四边形翻转框架后侧边框并使卸膜网挡住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或者驱动转动托板向下翻转使四边形翻转框架前侧边框依靠重力围绕高度调整框架前侧边框向下翻转而敞开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在机架位于第二转轴与残膜收集网箱之间的架体上设置的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拾膜挡板其前侧低于其后侧,拾膜挡板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前侧边框相对应衔接,在高度调整框架上或在机架上安装的弹性顶压装置沿拾膜挡板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顶推拾膜挡板并使拾膜挡板前侧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机架行走时,聚风罩将反向于机架行进方向流动的风收拢以使其具有更快流动速度的风力,行走轮滚动并产生驱使毛刷转扫器(转动式扫膜刷)向前旋转的动力,使地表上的残膜被风力驱赶并借助转动式扫膜刷旋转所产生的磨擦作用,依靠惯性被转动式扫膜刷甩入残膜收集网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作业原理步骤为:①利用清膜装置将土位于地表土壤内的残膜向上带出地表;②转动式扫膜刷扫起残膜,静止的空气至少相对于运动的机架而流动且其流动方向与机架行进的方向相反,它被聚风罩收拢而形成流动速度更快、风力更强的的高速空气流(高速风)将残膜吹到拾膜挡板上,暂时滞留在拾膜挡板上的残膜再被上述高速空气流吹入出残膜收集网箱内;③操控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翻转装置,将卸膜网下翻以使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敞开,将残膜从残膜收集网箱从残膜下落出口卸下。本实用新型能耗更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结构合理,省时省力,残膜回收效率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拾膜挡板、弹性顶压装置与机架相配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骨架、高度调整框架、四边形翻转框架、卸膜网及托板相互配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表残膜回收机,如图1所示,包括清膜装置和转动式扫膜刷10,在机架2上位于其底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清膜装置、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9,在第一转轴6上安装着第一主动链轮4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2两侧的前行走轮5,在第二转轴11上固装着转动式扫膜刷10和第一从动链轮8,第一主动链轮4通过第一传动链条9与第一从动链轮8相啮合,前行走轮5依次通过第一转轴6、第一主动链轮4、第一传动链条9、第一从动链轮8和第二转轴11传动转动式扫膜刷10,在第三转轴19上固装着第二主动链轮15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2两侧的后行走轮14 ;如图2所示,在机架2上位于其顶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聚风罩22、残膜收集网箱,聚风罩22具有的背侧壁向机架2前端弯曲,聚风罩22前侧设置的进风口朝向机架2前端且大于聚风罩22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残膜收集网箱由支撑骨架24和挡膜网23构成,构成支撑骨架24的框杆按同方形体十二棱边空间连接结构围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挡膜网23周边与支撑骨架24分别位于其两侧、后侧与顶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边框周边固接,聚风罩22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经支撑骨架24前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收纳口通入残膜收集网箱,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机架2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围接成立方形的支撑骨架24底侧设置着高度调整框架29、调节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四边形翻转框架16及卸膜网17,卸膜网17周边与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周边固接,如图5所示,高度调整框架29后侧具有的后侧边框铰接在机架2上且通过活页31铰接有能围绕其后边框公转的转动托板32,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固装有将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前侧边框托起的固定托板30或者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前侧边框铰接在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上,在机架2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高度调整框架29上安装的翻转装置驱动转动托板32向上翻转而托住四边形翻转框架16后侧边框并使卸膜网17挡住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或者驱动转动托板32向下翻转使四边形翻转框架16前侧边框依靠重力围绕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向下翻转而敞开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在机架2位于第二转轴11与残膜收集网箱之间的架体上设置的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拾膜挡板18其前侧低于其后侧,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相对应衔接,在高度调整框架29上或在机架2上安装的弹性顶压装置沿拾膜挡板18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顶推拾膜挡板18并使拾膜挡板18前侧与地面接触。如图1、图3所示,在机架2位于拾膜挡板18后部上方的架体上或者在机架2位于高度调整框架29前部上方的架体上或者在机架2在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相对应衔接之处上方的架体上安装着第四转轴7,在第四转轴7上固装着第二从动链轮12和沿其轴体长度方向布列的拨杆20,第二主动链轮15通过第二传动链条13与第二从动链轮12相啮合,后行走轮14依次通过第三转轴19、第二主动链轮15、第二传动链条
13、第二从动链轮12驱使第四转轴7转动和并筒第四转轴7驱使拨杆20围绕第四转轴7转动以将滞留在拾膜挡板18靠近其后部板体上的残膜经残膜收集网箱的收纳口拨入残膜收集网箱,即将残膜拨在挡住残膜下落出口的卸膜网17上。如图4所示,弹性顶压装置由圆柱状螺旋弹簧25、支撑杆26、钢管34构成,支撑杆26固装在拾膜挡板18后侧且经固装在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上的钢管34穿出,在钢管34内设置的圆柱状螺旋弹簧25环绕在支撑杆26位于钢管34内的杆体上,圆柱状螺旋弹簧25 —端固装在支撑杆26上且其另一端与钢管34固接。如图4所示,拾膜挡板18前侧固装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呈条形的第一橡皮垫27,弹性顶压装置使在拾膜挡板18前侧固装的第一橡皮垫27与地面接触;拾膜挡板18后侧固装有位于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之间的呈条形的第二橡皮垫28。如图1所示,清膜装置由第五转轴33和刮膜杆3构成,刮膜杆3根端固接在第五转轴33上并围绕第五转轴33环向均布,刮膜杆3顶端设置着弯钩。如图1所示,在机架2最前端安装着牵引架1,拖拉机21通过牵引架I连接机架
2,以带动前行走轮5、后行走轮14在地面上滚转行进。拾膜挡板18主要起到拾膜、铲膜的作用,拾膜挡板18前侧接触地面,其后侧与地面高度6-12cm,并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相连,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般为45°C。拾膜挡板18宽120mm。当拾膜挡板18前侧接触地面时,拾膜挡板18受力方向为后上方,由于地表不平,当拾膜挡板18前侧推土时,其后侧被支撑杆固定,在圆柱状螺旋弹簧25的弹性力作用下,使拾膜挡板18恢复原位(即拾膜挡板18前侧始终被圆柱状螺旋弹簧25顶触在地面上),拾膜挡板18前侧固定有的第一橡皮垫27起到将拾膜挡板18前侧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密封的作用,防止残膜经拾膜挡板18前侧与地面之间的间隙穿至拾膜挡板18的后方;拾膜挡板18后侧固装的第二橡皮垫28起到将拾膜挡板18后侧固装有位于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之间的间隙密封的作用。弹性顶压装置具有使拾膜挡板18随地面起伏升降,起到地面仿形的作用,防止拾膜挡板18接触地面推土,又防止拾膜挡板18距地面过闻,这是提闻残I旲回收率的关键。高度调整框架29 (活动底筛框架)主要起到升降的作用,高度调整框架29后侧距地面的高度固定且为15cm,为防止在公路上行走时防止拾膜挡板18碰触地面,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与地面高度为6-12cm,由高度调节装置调整。当地表土过虚时,高度调节装置可将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距地面的距离上调至12cm,当地表土过实时,高度调节装置可将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距地面的距离下调至6cm,这样就可使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距距地面高度最低,以提高拾膜挡板18的拾膜效率。半自动卸膜机构由四边形翻转框架16、卸膜网17、托板等构成,四边形翻转框架16在所有托板上方,在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上固装有固定托板30,高度调整框架29后侧边框通过活页31铰接有活动托板32。半自动卸膜机构卸膜时,活动托板32由翻转装置通过扛杆原理使活动托板32同时向下翻转,四边形翻转框架16前侧不掉而其后侧受重力而下落,前行中的机架可以使四边形翻转框架16连带载有大量残膜的卸膜网17掉下,然后人工从卸膜网17上卸下残膜即可。半自动卸膜机构可减少灰尘对人的污染,卸完后,人工再将四边形翻转框架16放入在高度调整框架29上,操控翻转装置使托板将四边形翻转框架16托住,使卸膜网17挡住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具有的残膜下落出口。
权利要求1.一种地表残膜回收机,包括清膜装置和转动式扫膜刷(10),在机架(2)上位于其底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清膜装置、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9),在第一转轴(6)上安装着第一主动链轮(4)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2)两侧的前行走轮(5),在第二转轴(11)上固装着转动式扫膜刷(10)和第一从动链轮(8),第一主动链轮(4)通过第一传动链条(9)与第一从动链轮(8)相啮合,前行走轮(5)依次通过第一转轴出)、第一主动链轮(4)、第一传动链条(9)、第一从动链轮(8)和第二转轴(11)传动转动式扫膜刷(10),在第三转轴(19)上固装着第二主动链轮(15)且在其两端分别固装着位于机架(2)两侧的后 行走轮(14);在机架(2)上位于其顶侧的架体上从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装着聚风罩(22)、残膜收集网箱,聚风罩(22)具有的背侧壁向机架(2)前端弯曲,聚风罩(22)前侧设置的进风口朝向机架(2)前端且大于聚风罩(22)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残膜收集网箱由支撑骨架(24)和挡膜网(23)构成,构成支撑骨架(24)的框杆按同方形体十二棱边空间连接结构围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挡膜网(23)周边与支撑骨架(24)分别位于其两侧、后侧与顶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边框周边固接,聚风罩(22)背侧壁底部设置的出风口经支撑骨架(24)前侧的四框杆所围接成的四边形收纳口通入残膜收集网箱,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围接成立方形的支撑骨架(24)底侧设置着高度调整框架(29)、调节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四边形翻转框架(16)及卸膜网(17),卸膜网(17)周边与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周边固接,高度调整框架(29)后侧具有的后侧边框铰接在机架(2)上且通过活页(31)铰接有能围绕其后边框公转的转动托板(32),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固装有将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前侧边框托起的固定托板(30)或者四边形翻转框架(16)的前侧边框铰接在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上,在机架(2)位于残膜收集网箱底侧的架体上或在高度调整框架(29)上安装的翻转装置驱动转动托板(32)向上翻转而托住四边形翻转框架(16)后侧边框并使卸膜网(17)挡住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或者驱动转动托板(32)向下翻转使四边形翻转框架(16)前侧边框依靠重力围绕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向下翻转而敞开残膜收集网箱底侧四边框所围成的残膜下落出口 ;在机架(2)位于第二转轴(11)与残膜收集网箱之间的架体上设置的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拾膜挡板(18)其前侧低于其后侧,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相对应衔接,在高度调整框架(29)上或在机架(2)上安装的弹性顶压装置沿拾膜挡板(18)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顶推拾膜挡板(18)并使拾膜挡板(18)前侧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其特征是:在机架(2)位于拾膜挡板(18)后部上方的架体上或者在机架(2)位于高度调整框架(29)前部上方的架体上或者在机架(2)在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相对应衔接之处上方的架体上安装着第四转轴(7),在第四转轴(7)上固装着第二从动链轮(12)和沿其轴体长度方向布列的拨杆(20),第二主动链轮(15)通过第二传动链条(13)与第二从动链轮(12)相啮合,后行走轮(14)依次通过第三转轴(19)、第二主动链轮(15)、第二传动链条(13)、第二从动链轮(12)驱使第四转轴(7)转动并通过第四转轴(7)驱使拨杆(20)围绕第四转轴(7)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其特征是:弹性顶压装置由圆柱状螺旋弹簧(25)、支撑杆(26)、钢管(34)构成,支撑杆(26)固装在拾膜挡板(18)后侧且经固装在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上的钢管(34)穿出,在钢管(34)内设置的圆柱状螺旋弹簧(25)环绕在支撑杆(26)位于钢管(34)内的杆体上,圆柱状螺旋弹簧(25) —端固装在支撑杆(26)上且其另一端与钢管(3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其特征是:拾膜挡板(18)前侧固装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呈条形的第一橡皮垫(27),弹性顶压装置使在拾膜挡板(18)前侧固装的第一橡皮垫(27)与地面接触;拾膜挡板(18)后侧固装有位于拾膜挡板(18)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29)前侧边框之间的呈条形的第二橡皮垫(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其特征是:清膜装置由第五转轴(33)和刮膜杆(3)构成,刮膜杆(3)根端固接在第五转轴(33)上并围绕第五转轴(33)环向均布,刮膜杆(3)顶端设置着 弯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其特征是:在机架(2)最前端安装着牵引架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表残膜回收机,包括固装在第二转轴上的转动式扫膜刷、残膜收集网箱等,它具有高度调整框架、调节高度调整框架前侧具有的前侧边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翻转装置、弹性顶压装置、四边形翻转框架及卸膜网,卸膜网周边与四边形翻转框架的周边固接,高度调整框架后侧铰接在机架上且铰接有转动托板,在高度调整框架前侧固装有将四边形翻转框架前侧托起的固定托板或四边形翻转框架前侧铰接高度调整框架前侧,翻转装置驱动转动托板向下翻转使四边形翻转框架前侧边框依靠重力围绕高度调整框架前侧边框向下翻转;在第二转轴与残膜收集网箱之间设置的倾斜的拾膜挡板后侧与高度调整框架前侧相对应衔接,弹性顶压装置使拾膜挡板前侧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残膜回收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B43/00GK202931755SQ201220678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丁英, 赖波, 贾登泉, 鲍柏洋, 宋鹏飞, 单娜娜, 董巨河 申请人:董巨河, 丁英, 赖波, 鲍柏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