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6219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苗培育方法,具体是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Ieopardus)俗称东星斑,隶属鲈形目、鯧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是石斑鱼的近亲,属暖水性岛礁鱼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西部热带海域,澳大利亚东、西岸,菲律宾部分海域,我国南部海域也有分布,但数量稀少。豹纹鳃棘鲈大多生活在珊瑚礁中,生性凶猛,以小个体的珊瑚礁鱼类为食。豹纹鳃棘鲈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为海鲜极品。
国内豹纹鳃棘鲈苗种培育方法主要有土池育苗和工厂化育苗两种方式,土池育苗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苗种成活率较低。与土池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由于实现了对培育水体环境的人为控制,苗种成活率略有提高。现有的工厂化苗种培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由于工厂化苗种培育水体普遍较小,自身净化能力较低,水质调控相对困难,苗种培育密度不宜过高;二是由于豹纹鳃棘鲈苗种培育要求的水温偏高,需对引进的水体进行升温,加上工厂化育苗过程需要每天换水,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水、电、煤等能源消耗较大,运营成本较高;三是在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苗种生长速度的差异性,苗种个体大小存在差异,相互间有互残现象,苗种死亡率较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根据豹纹鳃棘鲈苗种的生长习性确定不同阶段配合饲料的投喂粒径,并在豹纹鳃棘鲈工厂化流水育苗过程中,建立循环水处理系统,构建豹纹鳃棘鲈生长适宜水质环境条件,以克服现有工厂化苗种培育水体自净化能力差,养殖密度低,苗种成活率不高的缺陷;第二、通过适宜的水温调节、换水工艺,降低育苗成本,降低疾病发生等,进一步提高成活率;第三、通过及时筛苗措施,减轻鱼苗自残,降低苗种死亡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豹纹鳃棘鲈苗种培育时,控制循环水系统温度在26 28°C,循环水系统日循环18 24次,并通过采取遮光措施,控制育苗光照强度在20(T5001ux范围内;
饵料投喂选择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苗种体重的O. 8%,饵料投喂根据苗种大小选择粒径合适的馆料,苗种平均体长5 7cm,投喂粒径3_配合饲料;平均体长7 12cm,投喂粒径4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3 16cm,投喂粒径5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6 20cm,投喂粒径6_配合饲料;20cm以上投喂粒径9mm配合饲料;
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培育池中心排水管设两路,一路为清水,直接进入循环水系统的弧形筛;另一路为污水,经过涡旋固液分离筒后的清水由分离筒上部流出至弧形筛;1)、弧形筛固液分离弧形筛条缝间隙225μ m,每平米筛板的过水流量为50m3/h ;
2)、气浮反应净化水体经弧形筛过滤后进入缓冲调节池内,经循环水泵进入气浮反应净化系统,气浮反应净化在气浮反应池内进行,其底部设有沉水式曝气机,通过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和有效的水流循环,将水气混合反应、接触氧化反应、生物净化反应和固、气、液三相融为一体,利用在细小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分离浓缩;要求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O2-N含量低于O. 05mg/L, NH3-N含量低于O. 50mg/L, DO高于10mg/L,细菌总数低于100个/mL ;
3)、生物过滤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体进入三级生物过滤池进行生物过滤,第一级生物滤料采用比表面积为1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二级采用比表面积为2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三级采用比表面积为380 m2/m3的多孔网状生物滤料;要求生物过滤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O2-N含量低于O. 05mg/L, NH3-N 含量低于O. 15 mg/L ;
4)、脱气水体经生物过滤处理后,进入负压脱气环节,通过滴滤式生物滤池内安装脱气填料来实现负压脱气,脱气填料采用比表面积为296 m2/m3的弹性立体填料;
5)、紫外线杀菌脱气后的水体经过中压紫外线杀菌消毒,紫外线照射剂量为IOmj/cm2,发射100-310nm范围内的连续光谱;紫外线杀菌后的水质细菌总数要求低于20个/mL ;
6)、臭氧处理杀菌后的水体经过臭氧处理,ORP在260-300mv;要求臭氧处理后的水质NO2-N含量不高于O. 02mg/L ;
7)、液氧补充通过纳米微孔增氧管进行增氧,使水中溶氧量达到每升10毫克以上。经液氧补充后水体重新流回培育池,完成循环处理过程。苗种培育期间每天清池两次,每7 15天倒池一次,倒池后将养殖池用双氧水彻底消毒,并用淡水浸泡和冲洗。对循环水系统每天进行I次水质指标检测,保证系统水质稳定,测量指标包括水温、PH、盐度、养殖池出水口 DO、NH4-N浓度、NO2-N浓度、COD七个指标,所检测指标范围不在以下范围之内时及时进行调整水温26°C 28°C、PH7. 8 8. 2、盐度24 28%。、养殖池出水口DO 彡 10mg/L、NH4-N ( O. 15mg/L、NO2-N ( O. 02mg/L、COD ( 3mg/L。苗种培育过程将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苗种,进行规格分选,规格在5 8cm时每7天筛苗一次,8cm以上时每15天筛苗一次,以防止苗种之间因大小差异而引起的互残。育苗过程中,定期对苗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是利用试剂盒对所抽取的样品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阳性样品,则对育苗池进行隔离防治,以防交叉感染。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一是根据豹纹鳃棘鲈苗种的生长习性确定了不同阶段配合饲料的投喂粒径,建立了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弧形筛固液分离、气浮反应净化、生物过滤、脱气处理、紫外线消毒、臭氧处理、液氧补充过程实现育苗用水的全循环,可以对水体进行实时净化处理,并通过液氧补充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可以实现高密度苗种培育,并提高了苗种成活率,降低了疾病发生率。二是通过育苗用水的循环水利用,降低了水体热量的流失,节约了水、电、煤等能源,降低了养殖成本;三是建立苗种筛选操作规范,降低了苗种间互残而引起的死亡。另外,本发明的气浮反应净化。利用在细小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分离浓缩,具有功能强、效率高、低功耗和占地面积小造价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发明。一、循环水エ艺流程
豹纹鳃棘鲈循环水养殖エ艺流程包括弧形筛固液分离、气浮反应净化、生物过滤、负压脱气、紫外线杀菌、臭氧处理、液氧补充七个阶段。培育池采用方形圆抹角鱼池,有效水面积40平方米,平均水深0. 5米,最大水深I米。培育池中心排水管设两路,一路为清水,直接进入循环水系统的弧形筛;另一路为污水,靠近培育池设涡旋固液分离筒,主要是为投喂冰鲜饵料而设计,污水进入分离筒后较重的残耳粪便由于向心力的作用聚集沉淀在筒的锥形底部,分离后的清水由分离筒上部流出至弧形筛。 1、弧形筛固液分离弧形筛固液分离主要采用比利时进ロ弧形筛,弧形筛条缝间隙225 u m,每平米筛板的过水流量为50m3/h。该阶段主要是对残饵、粪便等固体杂物进行实时分离,防止固体杂物在水中分解,减轻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减小后级处理系统体积,降低系统造价。2、气浮反应净化水体经弧形筛过滤后进入缓冲调节池内,经循环水泵进入气浮反应净化系统,气浮反应净化在气浮反应池(池底4mX3m,池高3m)内进行,其底部设有两个2. 2kw沉水式曝气机,通过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和有效的水流循环,将水气混合反应、接触氧化反应、生物净化反应和固、气、液三相融为一体,利用在细小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分离浓缩。要求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O2-N (亚硝酸盐)含量低于
0.05mg/L, NH3-N (氨氮)含量低于0. 50mg/L, DO (溶解氧)高于10mg/L,细菌总数低于100个 /mL0经过实测,气浮反应净化后,NO2-N (亚硝酸盐)含量为0. 04mg/L, NH3-N (氨氮)含量为0. 40mg/L, DO (溶解氧)含量为10. 2mg/L,细菌总数为80个/mL。3、生物过滤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体进入三级生物过滤池进行生物过滤,第一级生物滤料采用比表面积为1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二级采用比表面积为2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三级采用比表面积为380 m2/m3的多孔网状生物滤料。要求生物过滤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02-N含量低于0. 05mg/L, NH3-N含量低于 0. 15 mg/Lo经过实测,经三级生物净化后,水体NO2-N含量为0. 036 mg/L, NH3-N含量为
0.12mg/L。4、脱气水体经生物过滤处理后,进入负压脱气环节。主要是通过滴滤式生物滤池内安装脱气填料来实现,脱气填料一般采用比表面积为296 m2/m3的弾性立体填料,脱气填料的数量根据循环水系统的生物填料数量来确定,一般为系统体积的1/4左右。大量浄水微生物降解氨氮,产生C02、N2等有害气体,利用结构产生的负压状态提高水体中有害气体的逸出水平,提高有害气体去除效果,达到脱气目的。5、紫外线杀菌脱气后的水体经过中压紫外线杀菌消毒。脱气后的水体自下而上均匀的流经消毒井完成消毒过程,所述消毒井中设置有垂直插入的紫外线消毒灯管。紫外线照射剂量为lOmj/cm2,发射100-310nm范围内的连续光谱,实现微生物永久性灭活,有效避免微生物的光复活以及黑暗修复的发生,并部分去除水中有机物。中压紫外线强度高,可实现大于99. 99%的微生物灭活。紫外线杀菌后的水质细菌总数要求低于20个/mL。经过实测,经紫外线处理后,水体中细菌总数不足10个/mL。6、臭氧处理杀菌后的水体经过臭氧处理,ORP在260-300mv,主要出去水体中的NO2-N。要求臭氧处理后的水质NO2-N含量不高于0. 02mg/L。经过实测,经臭氧处理后水体中NO2-N含量为0. 02 mg/L。 7、液氧补充通过纳米微孔增氧管进行增氧,使氧气的利用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有效保证了循环水中充足的氧气含量。水中溶氧量达到每升10毫克以上。经液氧补充后水体重新流回培育池,完成循环处理过程。要求重新流回培育池内的水体中COD彡3mg/L,悬浮物く 5mg/L,非离子氨彡0. 15mg/L,pH值7. 8 8. 2,细菌总量低于自然海水,达到豹纹鳃棘鲈生长适宜环境条件。经过实测,重新流回培育池内的水体中COD为2. 15mg/L,悬浮物1. 4mg/L,非离子MO. 12mg/L, pH为8.0,细菌总量为自然海水的23%。ニ、循环水系统苗种培育操作管理1、循环水系统循环水苗种培育时,控制循环水系统温度維持在26 28°C,循环水系统日循环18 24次,并通过采取遮光措施,控制育苗光照強度在20(T5001uX范围内。2、饵料及其投放饵料投喂选择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三次,分别是8 :30,15:00,20 00投喂,饵料投喂量按照苗种体重计算,一般日投喂量为体重的0. 8%,投喂时采取定点投喂方式,以苗种不主动抢食为宜。饵料投喂应根据苗种大小选择粒径合适的饵料,一般来说苗种平均体长5 7cm,投喂粒径3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7 12cm,投喂粒径4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3 16cm,投喂粒径5_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6 20cm,投喂粒径6_配合饲料;20cm以上投喂粒径9_配合饲料。3、清池苗种培育时要每天清池两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倒池,一般7 15天倒池一次,倒池后将原养殖池用双氧水(H2O2)彻底消毒,并用淡水浸泡和冲洗。4、水质检测循环水系统每天进行I次水质指标检测,保证系统水质稳定。测量指标包括水温、PH、盐度(S)、养殖池出水ロ溶氧值(D0)、氨氮浓度(NH4-N)、亚硝酸浓度(NO2-N)、化学需氧量(COD)七个指标,一般指标范围应控制在水温26°C 28°C、PH7. 8^8. 2、盐度(S) 24 28%。、养殖池出水ロ溶氧值(DO)彡IOmg/L、氨氮(NH4-N)彡0. 15mg/L、亚硝酸(NO2-N)彡 0. 02mg/L、化学需氧量(COD)彡 3mg/L。5、鱼体测标每10天抽样测量鱼体指标,包括体长、体重、体宽,记录苗种的生长状況。6、筛苗苗种培育过程将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苗种,进行规格分选,一般规格在5 8cm时7天筛苗一次,8cm以上时15天筛苗一次,以防止苗种之间因大小差异而引起的互残。7、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快速检测育苗过程中,要定期对苗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是利用试剂盒对所抽取的样品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阳性样品,则对育苗池进行隔离防治,以防 交叉感染。
权利要求
1.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豹纹鳃棘鲈苗种培育时,控制循环水系统温度在26 28°C,循环水系统日循环18 24次,并通过采取遮光措施,控制育苗光照强度在20(T5001ux范围内; 饵料投喂选择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苗种体重的O. 8%,饵料投喂根据苗种大小选择粒径合适的馆料,苗种平均体长5 7cm,投喂粒径3_配合饲料;平均体长7 12cm,投喂粒径4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3 16cm,投喂粒径5mm配合饲料;平均体长16 20cm,投喂粒径6_配合饲料;20cm以上投喂粒径9mm配合饲料; 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培育池中心排水管设两路,一路为清水,直接进入循环水系统的弧形筛;另一路为污水,经过涡旋固液分离筒后的清水由分离筒上部流出至弧形筛; 1)、弧形筛固液分离弧形筛条缝间隙225μ m,每平米筛板的过水流量为50m3/h ; 2)、气浮反应净化水体经弧形筛过滤后进入缓冲调节池内,经循环水泵进入气浮反应净化系统,气浮反应净化在气浮反应池内进行,其底部设有沉水式曝气机,通过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和有效的水流循环,将水气混合反应、接触氧化反应、生物净化反应和固、气、液三相融为一体,利用在细小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分离浓缩;要求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O2-N含量低于O.05mg/L, NH3-N含量低于O. 50mg/L, DO高于10mg/L,细菌总数低于100个/mL ; 3)、生物过滤气浮反应净化后的水体进入三级生物过滤池进行生物过滤,第一级生物滤料采用比表面积为1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二级采用比表面积为200 m2/m3的立体弹性滤料,第三级采用比表面积为380 m2/m3的多孔网状生物滤料;要求生物过滤后的水质指标满足以下要求=NO2-N含量低于O. 05mg/L, NH3-N含量低于O. 15 mg/L ; 4)、脱气水体经生物过滤处理后,进入负压脱气环节,通过滴滤式生物滤池内安装脱气填料来实现负压脱气,脱气填料采用比表面积为296 m2/m3的弹性立体填料; 5)、紫外线杀菌脱气后的水体经过中压紫外线杀菌消毒,紫外线照射剂量为IOmj/cm2,发射100-310nm范围内的连续光谱;紫外线杀菌后的水质细菌总数要求低于20个/mL ; 6)、臭氧处理杀菌后的水体经过臭氧处理,ORP在260-300mv;要求臭氧处理后的水质NO2-N含量不高于O. 02mg/L ; 7)、液氧补充通过纳米微孔增氧管进行增氧,使水中溶氧量达到每升10毫克以上;经液氧补充后水体重新流回培育池,完成循环处理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苗种培育期间每天清池两次,每疒15天倒池一次,倒池后将养殖池用双氧水彻底消毒,并用淡水浸泡和冲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循环水系统每天进行I次水质指标检测,保证系统水质稳定,测量指标包括水温、PH、盐度、养殖池出水口 DO、NH4-N浓度、NO2-N浓度、COD七个指标,所检测指标范围不在以下范围之内时及时进行调整水温26°C 28°C、PH7. 8 8. 2、盐度24 28%。、养殖池出水口DO ≥ 10mg/L、NH4-N ( O. 15mg/L、NO2-N ( O. 02mg/L、COD ( 3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苗种培育过程将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苗种,进行规格分选,规格在5 8cm时每7天筛苗一次,8cm以上时每15天筛苗一次,以防止苗种之间因大小差异而引起的互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过程中,定期对苗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是利用试剂盒对所抽取的样品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阳性样品,则对育苗池进行隔离防治,以防交叉感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豹纹鳃棘鲈苗种北方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培育方法,通过弧形筛固液分离、气浮反应净化、生物过滤、脱气处理、紫外线消毒、臭氧处理、液氧补充一系列工艺流程构建豹纹鳃棘鲈苗种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控制育苗光照在200~500lux范围内,系统温度维持在26~28℃,循环水系统日循环18~24次,并控制育苗光照强度在200~500lux范围内;根据苗种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饵料。养殖密度高,苗种成活率高,疾病发生率低,进一步提高了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004668SQ2013100013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李波, 翟介明, 武鹏飞, 李文升, 庞尊方, 马文辉, 刘江春, 张英光, 王秉心 申请人: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