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照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霍山石斛种苗的组织培养的光照调控方法,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霍山石斛(学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在国际上有“药界大熊猫”之称的野生霍山石斛,又名米斛,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产于我国安徽霍山等地,是国家现代中药重大专项200多个濒危稀缺品种中首位保护品种。是药用石斛中的极品,也是霍山县独有的、拥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的名贵中药材,历史上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健康软黄金”。《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均有记载。霍山石斛所含有的多糖能大幅度提高人体内SOD (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在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和促进癌细胞凋亡等方面有明显作用,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除霍山石斛之外,其它药用石斛(如霍山铁皮石斛和霍山铜皮石斛等)也有着相似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石斛药用活性强弱与多糖量高低相关,石斛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显著提高机体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调节剂。蓝色光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能促进绿叶生长,蛋白质合成,果实形成;红色光能促进植物糖类的积累,能促进根茎生长,有助于开花结果和延长花期,起到增加产量作用。霍山石斛的快速繁殖主要是在室内以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整个培养过程主要采用日光灯作为光源。霍山石斛种苗在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对光质、光强的需求不尽相同。然而由于单一的日光灯的发射光谱不能很好地满足霍山石斛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对光的选择性需求,使霍山石斛的生长和多糖的积累都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霍山石斛组织培养光源光效低,种苗培育周期长,多糖积累低等不足,提供一种与霍山石斛种苗在组织培养不同生长阶段需光选择特性相适应的、简便高效的光调控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霍山石斛种苗培养的光调控方法,霍山石斛种苗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以不同色温(红蓝光比例不同)的T5荧光灯管作为植物生长照明光源,根据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光照处理:
A种子萌发阶段:单管:T5荧光灯管14w色温4500-5000k,光照强度1000-15001u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
B圆球茎的形成、圆球茎的诱导分化阶段:双管组合:T5荧光灯管21w色温5500-6500k+ T5荧光灯管21w色温4000-2500k,光照强度2000_30001ux,光照时间10-12小时/天;C种苗生长阶段:双管组合:T5荧光灯管28w色温5500-6500k + T5荧光灯管28w色温4000-2500k,光照强度3000-50001ux,光照时间12小时/天;本发明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方法不限于霍山石斛,也适用于大别山区出产的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T5荧光灯管相对于LED植物专用光源灯价格低廉,初期投入成本较低;同时利于组培管理员观察植物生长状况,LED植物专用红、蓝光源灯使管理员无法从色泽上看清植物的生长状态是否正常;最主要的是T5荧光灯管有不同的色温(红蓝光比例不同)选择,通过配置不同色温和不同功率的灯管,可以完全满足植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使其利用光照调节植物体内蛋白和糖类的合成比例,从而获得最大生长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地缩短霍山石斛种苗的培育周期,从种子萌发到诱导出芽、根仅需150-180天,比单一灯源下培养生长周期缩短了 30-60天,且多糖含量也提高30_5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本发明培育的种苗遗传性状稳定,无变异苗出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以MS培养基为种子萌发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装入试管中灭菌消毒待用;取霍山石斛果实,用70-75%乙醇溶液消毒8分钟,然后从乙醇溶液中捞出放在无菌滤纸上,切开果实,把粉末状种子抖落到种子萌发培养基,将完成接种的培养基置由单灯管(T5荧光灯管14w色温4500-5000k)做光源的光照培养箱内,光照强度1000-15001ux,光照时间8_10小时/天,培养30天;
然后将形成的圆球茎置于由双灯管(T5荧光灯管21w色温5500-6500k + T5荧光灯管21w色温4000-2500k )做光源的光照培养箱内,光照强度2000_30001ux,光照时间10-12小时/天;60天(期间转瓶2次)后将分化成成苗的小苗;
将长成l_2cm的试管小苗转移到种苗生长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1/2MS,每升培养基含花宝I号0.8g,花宝3号0.5g,香蕉75g,白砂糖30g,琼脂4.5g,PH值6-6.2)上,将完成移苗的培养基置于双灯管(T5荧光灯管28w色温5500-6500k + T5荧光灯管28w色温4000k-2500k )做光源的培养箱内继续培养,光照强度3000-50001ux,光照时间12小时/天,培养90天(期间转瓶3次)后,试管苗可达到霍山石斛优质试管苗的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方法,包括从霍山石斛果实消毒后播种开始,经过种子的萌发、圆球茎的形成、圆球茎的诱导分化、种苗的生长等不同阶段,其特征在于:霍山石斛种苗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以不同色温的T5荧光灯管作为植物生长照明光源,根据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光照处理: A种子萌发阶段:单管:T5荧光灯管14w色温4500-5000k,光照强度1000-15001u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 B圆球茎的形成、圆球茎的诱导分化阶段:双管组合:T5荧光灯管21w色温5500-6500k+ T5荧光灯管21w色温4000-2500k,光照强度2000_30001ux,光照时间10-12小时/天;C种苗生长阶段:双管组合:T5荧光灯管28w色温5500-6500k + T5荧光灯管28w色温4000-2500k,光照强度3000-50001ux,光照时间12小时/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方法不限于霍山石斛,也适用于大别山区出产的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方法。霍山石斛种苗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以不同色温的T5荧光灯管作为植物生长照明光源,根据霍山石斛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光照处理。本发明有效地缩短霍山石斛种苗的培育周期,从种子萌发到诱导出芽、根仅需150-180天,比单一灯源下培养生长周期缩短了30-60天,且多糖含量也提高30-5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本发明培育的种苗遗传性状稳定,无变异苗出现。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098710SQ20131001805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邓辉, 余茂耘 申请人: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