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田地平整装置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插秧机的一种方式,栽植部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走部的后方,在该栽植部上安装有田地平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并且,所述的田地平整装置经由传动机构部与设在行走部上的原动机部联动连接,该传动机构部在从原动机部向行走部上设有的后车轴箱传动动力的传动主轴上,经由减速齿轮联动连接输出轴,将该输出轴联动连接在田地平整装置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 191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的插秧机存在因耕地的土质而行走部较深地沉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不能避免配设于传动机构部的离合器机构的动作臂埋没于耕地中的情况,因此,存在不能良好地确保由动作臂产生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动作性能。因此,本发明以提供如下的插秧机为目的,该插秧机能够良好地确保由动作臂产生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动作性能。技术方案I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插秧机,其将栽植部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走部的后方,并且该插秧机具有田地平整装置,所述田地平整装置以相对于该栽植部所装备的船板的耕地接地面自由升降的方式进行安装,其特征在于:将配设于原动机的后下方的变速部联动连接于原动机部,该原动机部配设于行走部的机架的前部,在变速部上经由传动主轴联动连接传动机构部,在传动机构部上经由后输入轴联动连接有设于机架后部的后车轴箱,并且在传动机构部上经由田地平整传动主轴联动连接有配置于栽植部的正前方的田地平整装置,传动机构部配设在后车轴箱的正前方并且在机架的侧方,将输入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上部,经由输入轴将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另一方面,将输出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下部,在输出轴上联动连接田地平整传动主轴,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配设用于中间轴和田地平整装置的驱动的离合的离合器机构,在离合器机构上设置动作臂,并且将动作臂配设在与后车轴箱的下表面相比的上方位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输入轴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轴线的筒状,并贯通于 传动机构部的前后壁之间,将传动主轴的后端部从前方嵌入于输入轴,另一方面将后输入轴的前端部从后方嵌入于输入轴,由此,经由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经由离合器机构能够切断在传动机构部内从输入轴经由中间轴向输出轴传递的动力。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置使得离合器机构进行离合动作的动作机构,并且该动作机构与田地平整装置的升降动作联动地进行离合动作。在本发明中实现了如下这样的效果:将传动机构部配设在后车轴箱的正前方并且在机架的侧方,将输入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上部,经由输入轴将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另一方面,将输出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下部,在输出轴上联动连接田地平整传动主轴,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配设用于中间轴和田地平整装置的驱动的离合的离合器机构,在离合器机构上设置动作臂,并且将动作臂配设在与后车轴箱的下表面相比的上方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离合器机构的动作臂埋没于耕地中,能够良好地确保由动作臂产生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动作性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插秧机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该插秧机的田地平整装置的侧视说明图。图3是表示升降操作杆的动作的侧视说明图。图4(a)是表示该田地平整装置的俯视说明图,(b)是表示其主要部位的放大俯视说明图。图5是表示传动机构部的侧视说明图。

图6是表示该传动机构部的俯视说明图。图7是表示该传动机构部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6的1-1线剖面图。图9是表示传动机构部的剖面底面说明图。符号说明A插秧机I行走部2栽植部3升降机构4田地平整装置35田地平整本体36传动机构部37田地平整传动主轴38升降支撑机框39水田轮转动轴40水田轮41传动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A,是本发明的插秧机,该插秧机A,在行走部I的后方经由升降机构3升降自如地连接栽植部2,在该栽植部2上安装有田地平整装置4。如图1所示,行走部1,在机架10的前部配设有原动机部11,在该原动机部11的后方上配设有驾驶部12,同时在机架10的前部下方上经由前车轴箱(图未表示)安装左右一对的前车轮13、13,另一方面,在机架10的后部上经由后车轴箱14安装左右一对的后车轮15、15。16是设在驾驶部12上的方向盘,17是设在驾驶部12上的驾驶座。并且,在机架10上,位于原动机11的后下方且前车轴箱的上方位置上配设有变速部20,该变速部20,经由传动带(图未表示)联动连接在原动机部11上,另一方面,联动连设在前车轴箱上,经由传动主轴21在该变速部20上联动连接所述后车轴箱14。这样,从原动机部11传递的动力,按着以下顺序传递:传动带一变速部20 —前车轴箱及变速部20 —传动主轴21 —后车轴箱14,以此来驱动前.后车轮13、13、15、15四个轮。如图1及图2所示,栽植部2,在栽植传动箱25的前部的上方设立栽植架26,在该栽植架26上将秧箱27 (载苗台)以可左右反复自由移动形式安装在栽植传动箱25的上方,通过设置在插秧传动箱25的后部的栽植臂28,可以从秧箱27 (载苗台)上载置的秧片切取秧苗栽植在耕地中。并且, 符号「29」表示栽植部2的船板。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升降机构3,介设于设置在行走部I的机架10的后部上的立起框架形成体30,和栽植部2的栽植架26之间,具备有上部拉杆31和底连接杆32,和能够升降本底连接杆32的升降油缸33。31a是上部拉杆的前端部支轴,32a是底连接杆的前端部支轴,33a、33b是油缸连接销。这样,通过升降油缸经由底连接杆32和上部拉杆31,可以升降栽植部2。如图1 一图4所示,田地平整装置4具备:配置在栽植部2的正前方的田地平整本体35,和安装在行走部I的后车轴箱14的前臂上的传动机构部36,和介设在该传动构部36和上述田地平整本体35之间的田地平整传动主轴37。下面,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主要部分传动机构部36的构成,其次说明田地平整本体35和田地平整传动主轴37的各自构成。[传动机构部36的说明]如图5 图9所示,传动机构部36,经由安装体98安装在后车轴箱14的前臂的右侧部,箱体99内配设有,从原动机构部11输入动力的输入轴102,和从该输入轴102向田地平整装置4输出动力的输出轴103,和介设在该输出轴103和所述输入轴102之间的中间轴104,和配设在该中间轴104上的离合器机构105。如图8及图9也所示,箱体99,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扁平状箱形,同时在前臂100的右侧中央部连设向前方向隆出的离合器箱形成体106。如图8及图9也所示,输入轴10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轴线的筒状,贯通在箱主体99的前 后臂100、101的上部之间,同时经由前后一对的轴支架片107、107转动自如地横架在其轴线周围。108是密封材料。并且,在输入轴102上,从前方嵌入所述的传动主轴21的后端部21a,同时从后方嵌入后输入轴110的前端部111,经由输入轴102以同轴联动连接传动主轴21和后输入轴110。
此外,在输入轴102的外周面中央部上,安装有输出齿轮112。如图8及图9也所示,输出轴103,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轴线形成,在箱主体99的前.后臂100、101的下部之间,前半部115经由前后一对的轴承113、114转动自如地横架在其轴线周围,同时后半部116向后方突出。117是密封材料。并且,在输出轴103的前半部115上,安装有输入齿轮118。如图8及图9也所示,中间轴104,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轴线形成,在所述离合器箱形成体106的前臂109,和箱主体99的后臂101的右侧中央部之间,经由前后一对的轴承120、121转动自如地横架在其轴线周围。并且,在中间轴104的中途部上设置后述离合器机构105,同时在该中间轴104的后部安装中间输出齿轮122,所述输入齿轮118啮合在该中间输出齿轮122上。在这里,离合器机构105具备:被啮合体123,和啮合.解除该被啮合体123的啮合体124,和能够啮合.解除该啮合体124的凸轮轴125,和能操纵该凸轮轴125的动作臂126,和使啮合体124向啮合方向发生弹性作用力的推压弹簧127。被啮合体123,在中间轴104的中途部,使筒状的嵌合片130转动自如地嵌合在其轴线周围,同时使其不能向·该中间轴104的轴线方向滑动,在该嵌合片130的前端缘部形成有凸缘状的被啮合片131。并且,在嵌合片130的外周面上安装中间输入齿轮129,所述输出齿轮112啮合在该中间输入齿轮129上。啮合体124,在中间轴104的中途部上使筒状的嵌合片132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其轴线方向,同时能与该中间轴104 —体转动,在该嵌合片130的后端缘部形成有凸缘状的哨合片133,另一方面,在嵌合片130的前端缘部形成有凸缘状的凸轮接合片134。并且,哨合片133,向被哨合片131方向滑动来哨合(离合器为“合”的状态),另一方面,从该被啮合片131向离开的方向滑动来解除啮合(离合器为“离”的状态)。如图9所示,凸轮轴125,具备有在左右方向上面向轴线形成的轴主片135,和在该轴主片135的右侧端部上形成的凸轮片136,在从离合器箱形成体106的周面左侧部向左侧外方向面向轴线联通连接的轴套部139内,延着轴线转动自如地插通上述轴主片135,同时上述凸轮片136被接合在上述嵌合片130的凸轮接合片134上。并且,通过将凸轮轴125沿其轴线转动,凸轮片136经由凸轮接合片134使啮合体124抵抗后述的按压弹簧127的弹性作用力向前方滑动,可以使其处于啮合解除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将凸轮轴125向相反方向转动复原,通过后述的按压弹簧127的弹性作用力,啮合体124向后方滑动,可以使其与被啮合体123处于啮合状态。如图6及图7所示,动作臂126,在上述凸轮轴125的左侧端部(外侧端部)上联动连设基端部(下端部),同时向上方延伸前端部(上端部),向着该前端部右侧方突设连接销137。按压弹簧127,卷绕在中间轴104的前部外周面,同时介设在前部的轴承120的后端面和凸轮接合片134的前端面之间。这样,根据按压弹簧127的弹性作用力,使啮合体124与被啮合体123向啮合方向施加弹性作用力。在这里,如图7所不,传动机构部36,设置在比行走部I上设有的后车轴箱14的下面14a高的位置上,对该传动机构部36的离合器机构105进行“离”、“合”动作的动作臂126,配置在比传动机构部36最下端部138高的位置上。这样,由于离合器机构105被设置在与输出轴103相比转矩作用比较小的中间轴104上,所以可以用较小的操作力就能够进行本离合器机构105的“离”、“合”操作。即,例如特开平8 - 191614号公报中记载的传动机构部,因为在输入轴上经由减速齿轮联动连接输出轴,因此有比较大的转矩作用在该输出轴上,因为在需要较大转矩作用的输出轴上设有离合器机构,因此在对离合器进行“离”、“合”操作时,就需要大的操作力。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秧机的传动机构部,离合器机构105的“离”、“合”操作能够轻松地进行,所以离合器操作性能够被提高。可是,因为对于离合器机构105的“离”、“合”操作所需的操作力比较少,所以可以减轻操作钢丝绳162、基端侧连接片146、钢丝绳连接片48b、先端部48c、前端侧连接片166、连接销137、动作臂126等用于操作离合器机构105所需部材的负荷。此外,根据耕地的土质行走部I有时会有陷进很深的情况,至少由于离合器机构105的动作臂126,配置在设在后车轴箱14下面14a的上方位置上的传动机构部36最下端部138还高的位置上,所以可以回避该动作臂126被埋没在耕地中,根据该动作臂126能够良好地确保离合器机构105的离合器动作性能。此外,因为动作臂126被配设在比 较高的位置,所以使飞溅泥土等很难附着在动作臂126上,同样从这一点来看,根据该动作臂126也能够良好地确保离合器机构105的离合器动作性能。此外,如图5及图6所示,作为对在上述传动机构部36上设置的离合器机构105 (参照图8)进行“离”、“合”动作的动作机构的动作臂126的动作,与栽植部2的升降动
作联动。S卩,在对栽植部2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3的底连接杆32的下面前端部上,设置有钢丝绳连接片141,该钢丝绳连接片141由底连接杆32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同时使前端部142向左侧外方向弯曲形成钩状。并且,上述钢丝绳连接片141的前端部142,和所述动作臂126的连接销137之间,介设联动钢丝绳143,作为该联动钢丝绳143,使用的是在内钢丝绳144的外周用外钢丝绳145覆盖的滑动钢丝绳。内钢丝绳144,在基端上连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侧连接片146,且在该基端侧连接片146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侧长孔147,在钢丝绳连接片141的前端部142上经由基端侧长孔147装卸自如地连接基端侧连接片146。此外,内钢丝绳144,在前端上连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侧连接片148,且在该前端侧连接片148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侧长孔149,在动作臂126的连接销137上经由前端侧长孔149装卸自如地连接前端侧连接片148。外钢丝绳145,在后车轴箱14的上部上设置的基端侧外承受片150上,经由螺母152、153将基端部151在钢丝绳延伸方向上(本实施方式是前后方向)使安装位置能够以调节自如的形式来安装,另一方面,在机架10的后部上设有的前端侧外承受片154上,经由螺母将前端部在钢丝绳延伸方向上(本实施方式是前后方向)使安装位置能够以调节自如的形式来安装。并且,由于在外钢丝绳145的前端部的前端侧外承受片154的安装部,与后述的外钢丝绳164的前端侧的外承受片154的安装部的构造相同,在这里省略其说明。这样,外钢丝绳145的端部固定位置和内钢丝绳144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可以自由地调节,可以对显示离合器分离状态的从耕地表面G的栽植部2的设定高度进行任意设定。并且,能够使栽植部2上升到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上升动作与离合器机构105的分离动作相联动,另一方面,使栽植部2从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下降动作与离合器机构105的接合动作相联动。并且,如图2所示,在动作臂126上,将升降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的后述的升降操作杆48联动连接,根据操纵升降操作杆48,能够使动作臂126动作来进行离合器的
“离”,“合”
即,在转动支轴43上,后述的杆支撑体49以能够一体回转形式被安装,同时钢丝绳连接片48b也以能够一体回转形式被安装,钢丝绳连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向左侧外方向弯曲形成钩状。并且,钢丝绳连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和动作臂126的连接销137之间,介设操作钢丝绳162。作为此操作钢丝绳162,使用的是在内钢丝绳163的外周用外钢丝绳164覆盖的滑动钢丝绳。在内钢丝绳163的升降操作杆48侧的端部上,连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侧连接片146。并且,在基端侧连接片146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侧长孔147,钢丝绳连接片48b的前端部48c经由基端侧长孔147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基端侧连接片146上。此外,在内钢丝绳163的动作臂126侧的端部上,连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侧连接片148。并且,在前端侧连接片148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侧长孔149,动作臂126的连接销137经由前端侧长孔149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前端侧连接片148上。外钢丝绳164的升降臂44侧的端部,经由螺母52、53以安装位置调节自如的状态被安装在设置在栽植架26的上部的后述的支撑板51上。另一方面,外钢丝绳164的动作臂126侧的端部,经由螺母173、174以安装位置调节自如的状态被安装在设置在机架10的后部的前端侧外承受片154上。并且,能够使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降到接地位置附近的下降动作与离合器机构105的接合动作相联动,另一方面,使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从接地位置附近上升的上升动作与尚合器机构105的分尚动作相联动。并且,在动作臂126的连接销137上,各自以左右并列状态配置着能装卸自如地被连接的联动钢丝绳143的前端侧连接片148,和操作钢丝绳162的前端侧前端片166。并且,把联动钢丝绳143的前端侧连接片148配置在比操作钢丝绳162的前端侧连接片166还超前的连接销137的前端部侧(自由端部侧)上。因为是这种构成,与栽植部2的升降动作相联动,可以使离合器机构105自动地进行“离”、“合”动作,并且,通过升降操作杆48与田地平整装置4的升降动作相联动,也可以使离合器机构105自动地进行“离”、“合”动作。因此,例如,如果不通过田地平整装置4进行田地平整作业,只是进行栽植作业的情况下,使栽植部2处于下降状态的状态下,通过升降操作杆48只是移动田地平整装置4使之上升即可。如果使田地平整装置4移动上升,离合器机构105自动地处于“离”的状态,可以停止田地平整装置4。并且,因为把联动钢丝绳143的前端侧连接片148配置在比操作钢丝绳162的前端侧连接片166还超前的连接销137的前端部侧(自由端部侧)上,所以可以简单地仅对联动钢丝绳143的前端侧连接片148进行装卸作业。因此,想使栽植部2在上升状态下使田地平整装置4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例如,洗车时、点检时及展览会的模拟表演时等,可以迅速地进行对应。进一步、根据操作者的嗜好栽植部2上升到所定的高度时,因为能够使离合器机构105成为“离”的状态,所以提高了操作性。此外,因为使栽植部2上升到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上升动作与离合器机构105的分离动作相联动,对于因为土地柔软使前后车轮13、13、15、15深陷的耕地来说,即使将栽植部2处于上升状态进行平整田地作业的情况下,在耕地里离合器105不会自动地动作使离合器处于“离”,能够良好地确保其作业性。可是,由于栽植部2的从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下降动作与离合器机构105的接合动作相联动,所以能够减少对离合器机构105进行“离”、“合”动作的动作臂126的动作行程,同时能够确实地使本动作臂126进行动作,可以良好地确保离合器性能。[田地平整主体35的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田地平整主体35的构成如下;安装在栽植部2的栽植架26上的升降支撑机框38,和横架在升降支撑机框38的下端部之间的左 右侧水田轮转动轴39、39,和以同一轴安装在各水田轮转动轴39、39外周上的多数(本实施形态中各5个)的水田轮40,和从设置在行走部I上的原动机部11传出的动力向各水田轮转动轴39、39传动的配置在水田轮40、40间的略中央位置上的传动箱41。升降支撑机框38,装备有转动自如地被横架在设置在栽植架26上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托架42、42上的 转动支轴43。转动支轴43,以左右方向延伸存在,在此转动支轴43的左右两端部上,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升降臂44、44。并且,在各升降臂44、44的前端部上,与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杆45、45的上端相连接,在连杆45、45的下端,与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滑动杆46、46的上端部相连接。左右一对滑动杆46、46,通过安装在栽植架26上的左右一对滑动体47、47,使此中途部上下滑动自如地滑动,在下端部上轴支左右侧水田轮转动轴39、39的各中途部。此外,在转动支轴43的中央部上,经由杆支撑体49安装有向前方向延伸的升降操作杆48的基端部。因此,通过沿上下方向转动升降操作杆48,经由升降臂44、44、连杆45、45以及左右一对滑动杆46、46使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能够被升降于与耕地面相接的田地平整作用位置(使用位置),和不相接的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从耕地面G被隔离的不使用位置)。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在升降操作杆48的侧部上,安装有被接合在后述的切口55上的接合片48a。此外,如图4所示,升降操作杆48,在转动支轴43上沿直角方向延伸的摇动轴49a轴周围以能摇动的状态,被轴支在杆支撑体49上。因此,通过沿摇动轴49a周围转动升降操作杆48,可以使升降操作杆的接合片48a接脱自如地接合在后述的切口 55上。并且,图3中,[49b]是在后述的滑动板54侧上使升降操作杆48付与弹性体的弹簧体。并且,如前面所述,在转动支轴43上,安装有钢丝绳连接片48b。此钢丝绳连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向左侧外方向弯曲形成钩状,装卸自如地被连接在形成于内钢丝绳163的基端侧连接片146上的基端侧长孔147上。并且,在支撑板51上,经由螺母52、53以安装位置调节自如的状态安装有外钢丝绳164的升降臂44侧的端部。因此,具备有升降操作杆48、接合片48a、钢丝绳连接片48b、前端部48c、杆支撑体49、转动支轴43等的升降操作工具放置在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时,所述离合器机构105变成“合”的状态,而放置在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时,所述离合器机构105变成“离”的状态。S卩,升降操作杆48转动到如图3(a)及(b)所示的位置时,加在内钢丝绳163上的拉伸力变小,离合器变成“合”的状态。此外,升降操作杆48转动到如图3(c)所示的位置时,由于内钢丝绳163的拉伸力用于离合器“合”、“离”的动作臂126被动作,离合器变成“离”的状态。

此外,在栽植架26上,经由支撑板51被安装有用于保持升降操作杆48位置的滑动板54。滑动板54,在升降操作杆48的左右两侧中安装有接合片48a侧(本实施例中是插秧机进行方向右侧)上,与升降操作杆48呈邻接状态,而且从侧面看(参照图2)被配置在与升降操作杆48以相交差的位置上。在滑动板54的升降操作杆48侧的侧边上,形成有多数的切口 55。各切口 55,具有能接合升降操作杆48的接合片48a的切口宽度。因此,通过在切口 55上接合接合片48a,能够将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自如的升降操作杆48固定在所定的转动位置上。升降操作杆48的位置是,能够将接合片48a接合在切口 55上的范围的情况下,离合器是“合”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将接合片48a接合在某一切口 55上来固定升降操作杆48,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是动作状态。因此,沿上下方向转动升降操作杆48变更接合片48a的接合处切口 55时,可以调节动作中的水田轮40的升降位置。此外,在滑动板54的升降操作杆侧的侧边上的切口 55的前方侧上,形成接合凹部56。接合凹部56,以可以接合此升降操作杆的尺寸而形成。也就是说,通过使升降操作杆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上,能够将升降操作杆48固定在接合凹部56的位置上。并且,在升降操作杆48被接合在接合凹部56的状态时,离合器变成“离”的状态,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变成停止状态。也就是说,从接合凹部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往上转动升降操作杆48的途中,离合器从“离”的状态变成“合”的状态,相反,从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下转动升降操作杆48的途中,离合器从“合”的状态变成“离”的状态。具有像这样构造的升降动作部的插秧机,使用田地平整装置4的情况时,如图3(a)和(b)所示,通过使升降操作杆48的接合片48a接合在某一切口 55上来固定升降操作杆48。离合器,因为从接合凹部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往上转动升降操作杆48的途中变成“合”的状态,因此水田轮40是转动状态(田地平整作用状态)。因此,可以将动作状态的水田轮40固定在所定的高度位置。至于接合片48a接合在那一个切口 55上,可以根据耕地G的状况来决定。此外,如图3(c)所示,不使用田地平整装置的情况时,使升降操作杆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上。这样的话,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被固定在最上方位置上。离合器,因为从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下转动升降操作杆48的途中变成“离”的状态,因此水田轮40是停止状态(非田地平整作用状态)。因此,可以将停止状态的水田轮40固定在最上方的位置上。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秧机,往上转动接合在接合凹部56上的升降操作杆48,使接合片48a转动到可以接合在切口 55的位置,向下移动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可以使其与耕地G接处。并且,在升降操作杆48从接合凹部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往上转动途中离合器从“离”的状态变成“合”的状态,同时,可以使与耕地G接处的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处于动作状态(田地平整作用状态)。相反,往下转动在接合片切口 55上被接合的接合片48a的升降操作杆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时,可以使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并且,在升降操作杆48从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下转动途中离合器从“离”的状态变成“合”的状态,同时,可以使位置于最上方位置的水田轮40处于停止状态(非田地平整作用状态)。也就是说,只靠操作升降操作杆48,就可以同时进行田地平整装置4的水田轮40的升降,和向水田轮40传动动力的离合器的“离”、“合”操作,可以简单地进行田地平整装置4的操作。此外,像这样,如果水田轮40的升降操作,和离合器的“离”、“合”操作能够一次实施,确实可以防止忘记离合器的“离”、“合”操作。例如,装置水田轮40使其处于田地平整作用状态时,忘记离合器是处于“合”的状态进行栽植作业的情况和放下栽植部只是行走的情况下,就会有发生剧烈壅泥的缺点。此夕卜,与其相反,使水田轮40上升到非田地平整作用状态时,忘记将离合器是处于“离”的状态,使水田轮40处于空转状态,就有可能发生类似卷进某种东西的缺点。在这一点上,如本实施方式,如果能同时进行水田轮40的升降和离合器的“离”、“合”操作,就可以确实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田地平整传动 主轴37的说明]田地平整传动主轴37,经由万向节91联动连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半部形成轴89的后端部,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半部形成轴90的前端部,前半部形成轴89,在所述田地平整输出轴88的突出端部上与前端部联动连接,同时在后车轴箱14的下面装置的轴支撑片92上支撑着中途部大约以水平状态来配置,另一方面,后半部形成轴90,经由万向节85联动连接在其下方配置的转动箱41的传动输入轴81上。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是可以利用装备有平整耕地表面的田地平整装置的插秧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秧机,其将栽植部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走部的后方,并且该插秧机具有田地平整装置,所述田地平整装置以相对于该栽植部所装备的船板的耕地接地面自由升降的方式进行安装,其特征在于: 将配设于原动机的后下方的变速部联动连接于原动机部,该原动机部配设于行走部的机架的前部,在变速部上经由传动主轴联动连接传动机构部,在传动机构部上经由后输入轴联动连接有设于机架后部的后车轴箱,并且在传动机构部上经由田地平整传动主轴联动连接有配置于栽植部的正前方的田地平整装置, 传动机构部配设在后车轴箱的正前方并且在机架的侧方,将输入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上部,经由输入轴将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另一方面,将输出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下部,在输出轴上联动连接田地平整传动主轴,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配设用于中间轴和田地平整装置的驱动的离合的离合器机构,在离合器机构上设置动作臂,并且将动作臂配设在与后车轴箱的下表面相比的上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输入轴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轴线的筒状,并贯通于传动机构部的前后壁之间,将传动主轴的后端部从前方嵌入于输入轴,另一方面将后输入轴的前端部从后方嵌入于输入轴,由此,经由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经由离合器机构能够切断在传动机构部内从输入轴经由中间轴向输出轴传递的动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使得离合器机构进行离合动作的动作机构,并且该动作机构与田地平整装置的升降动作联动地进行离合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秧机,其中传动机构部配设在后车轴箱的正前方并且在机架的侧方,将输入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上部,经由输入轴将传动主轴和后输入轴同轴地联动连接,另一方面,将输出轴横架于传动机构部内的下部,在输出轴上联动连接田地平整传动主轴,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配设用于中间轴和田地平整装置的驱动的离合的离合器机构,在离合器机构上设置动作臂,并且将动作臂配设在与后车轴箱的下表面相比的上方位置。本发明的插秧机能够避免离合器机构的动作臂埋没于耕地中,能够良好地确保由动作臂产生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动作性能。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3141193SQ2013100716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
发明者加藤祐一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