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5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机,特别涉及一种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关键设备,拔洗秧由于规格一致性差,进行拔洗 秧栽插的插秧机需要模仿人手的插秧动作,因此动作复杂。通常水稻插秧时株距和行距要 分别保持一致,由于株距的选择范围小,因此不存在大问题,而行距的选择范围较大,从13 厘米直到30厘米都是行距的分布范围,因此一般的插秧机都不具备改变行距的功能,从而 使插秧机在采用不同行距时的插秧工作遇到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不同行距插秧的机械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秧机,所采用的技术方 案是插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输入端、位于机架下面的秧船、传动装置、供秧装置、插秧装 置,动力输入端、供秧装置、插秧装置之间由传动装置连接,供秧装置设有秧箱、送秧机构及 1个或多个供秧通道,秧箱为斗状容器,秧箱的底面朝向插秧装置向下倾斜,多个供秧通道 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插秧装置设有1个或多个插秧机构,多个插秧机构设有插秧行距 调整机构,插秧机构设有旋转支架和插秧杆,插秧杆的后端与旋转支架的径向远端铰接,插 秧杆的前端设有秧爪,秧爪的形状与秧苗的形状、尺寸及每穴秧苗的数量相适应,秧爪的运 动轨迹与供秧通道的出口相适应,秧爪插入地面的过程中插秧杆为下垂形态。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插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插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供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插秧装置设有插秧杆位置控制机构。送秧机构设有往复运动的推秧杆,推秧杆往复运动范围的远端位于供秧通道内。秧爪的轴线与插秧杆的轴线不共轴,插秧杆位于下垂形态时,秧爪的轴线偏向插 秧机的前进方向。沿插秧机的前进方向,秧船的前端和后端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为流线型。机架的下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与动力输入端之间由传动装置连接,行走轮圆周 表面设有放射状分布的桨叶,行走轮圆周表面与地面接触。插秧机设有手动驱动装置,手动驱动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手动驱动装置为设 有手柄的手轮。插秧机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装置是内燃机动力装置 或电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取得的技术效果是送秧机构设有多个供秧 通道,插秧装置设有多个插秧机构,可以在一次插秧过程中,在多行位置上分别栽插多株秧苗,提高了插秧效率。秧箱的底面朝向插秧装置向下倾斜,可以使秧苗在重力作用下自行移动到供秧通道内。多个供秧通道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多个插秧机构设有插秧行距调整 机构,可以通过调整供秧行距和插秧行距,实现不同行距的插秧,使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能 够适应常用的所有行距的插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插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可以分别实现行距的无级或有级的调整,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插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供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可以分别实现行距的无级或有级的调整,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插秧装置设有插秧杆位置控制机构,可以准确实现秧爪取秧和插秧的功能。供秧通道设有往复运动的推秧杆,推秧杆往复运动范围的远端位于供秧通道内, 可以利用推秧杆将秧苗推到秧爪取秧的位置,提高秧爪取秧的可靠性。秧爪的轴线与插秧杆的轴线不共轴,插秧杆位于下垂形态时,秧爪的轴线偏向插 秧机的前进方向,可以使插秧过程中秧苗处于竖直状态,并有利于插秧后秧爪从秧苗上退 出ο沿插秧机的前进方向,秧船的前端和后端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为流线型,可以减小 秧船与地面间的阻力,并有利于提高地表面的平整度,有利于插秧的进行。机架的下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与动力输入端之间由传动装置连接,行走轮圆周 表面设有放射状分布的桨叶,行走轮圆周表面与地面接触,可以实现插秧机的机动行走,并 有利于保持稳定、准确的秧苗株距。插秧机设有手动驱动装置,手动驱动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手动驱动装置为设 有手柄的手轮,可以实现手动驱动,使插秧机获得最简单易行的动力。插秧机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装置是内燃机动力装置 或电动动力装置,可以利用最容易获得的动力源,实现插秧机的机动驱动,减轻操作者的劳 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可以实现任意的行距,方便了插秧工作,有利于实现水 稻生产机械化。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秧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秧机的供秧行距调整机构的前向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1-机架,2-动力输入端,3-秧船,4-传动装置,5-供秧装置,51-秧箱,52-送秧机 构,521-推秧杆,522-曲柄,523-连杆,53-供秧通道,530-供秧通道出口,531-有级供秧行 距调整机构,532-供秧通道侧壁,533-秧箱前壁,534-固定孔,535-螺栓,536-隔板,6-插 秧装置,61-插秧机构,611-旋转支架,612-插秧杆,613-秧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1、动力输入端2、位于机架下 面的秧船3、传动装置4、供秧装置5、插秧装置6,动力输入端2、供秧装置5、插秧装置6之间由传动装置4连接,链传动机构由于传动距离远,具有恒定的平均传动比,因此应用最为普 遍。供秧装置5设有秧箱51、送秧机构52及1个或多个供秧通道53,秧箱51为斗状容器, 秧箱51的底面朝向插秧装置6向下倾斜,多个供秧通道53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送秧 机构52设有往复运动的推秧杆521,通常往复运动由曲柄522和连杆523实现,推秧杆521 往复运动范围的远端位于供秧通道53内。插秧装置6设有1个或多个插秧机构61,多个 插秧机构61设有插秧行距调整机构,插秧机构设有旋转支架611和插秧杆612,插秧杆612 的后端与旋转支架611的径向远端铰接,插秧杆612的前端设有秧爪613,秧爪613的形状 与秧苗的形状、尺寸及每穴秧苗的数量相适应,秧爪613的运动轨迹与供秧通道出口 530相 适应,秧爪613插入地面的过程中插秧杆612为下垂形态。插秧装置设有插秧杆位置控制 机构,可以利用凸轮连杆机构实现秧爪613的取秧和插秧形态的变换,也可以利用托架和 重力原理实现秧爪613的取秧和插秧形态的变换。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插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常用的有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531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秧箱51内设有隔板和供秧通 道侧壁532,秧箱设有秧箱前壁533,秧箱前壁533上设有多个固定孔534,多个供秧通道侧 壁532依据所需的行距使用螺栓535固定在固定孔534上,按所需行距形成多个供秧通道 53。将固定孔534制成适当的长孔,就可以实现无级供秧行距调整。为了保证秧苗在供秧 通道出口 530处的供秧稳定,供秧通道出口 530处可以设置弹性阻尼装置,如秧刷等。与有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531相对应,送秧机构52也需要设置行距调整机构,一 般采用在安装曲柄522的轴上设置滑键,使曲柄522获得周向驱动,并可以沿轴向改变位 置,对曲柄522采用适当的轴向固定方式,就可以实现供秧行距的有级或无级调整。相应的 连杆523和推秧杆521也设置随行距调整位置的机构。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插秧行距调整机构,行距与供秧装置的行距相 同,当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时,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一般也应为相应的无级或有 级,具体可以仿照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中曲柄522调整的形式。秧爪613的轴线与插秧杆612的轴线不共轴,插秧杆612位于下垂形态时,秧爪 613的轴线偏向插秧机的前进方向。沿插秧机的前进方向,秧船3的前端和后端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为流线型。机架1的下部可以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与动力输入端之间由传动装置4连接,行走 轮圆周表面设有放射状分布的桨叶,行走轮圆周表面与地面接触。行走轮的结构和尺寸应 与插秧机的插秧株距和行走速度相适应。插秧机设有手动驱动装置,手动驱动装置与动力输入端2连接,手动驱动装置为 设有手柄的手轮。插秧机可以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输入端2连接,动力装置是内燃机动 力装置或电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 式,经过变换和代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插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输入端、位于机架下面的秧船、传动装置、供秧装置、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端、供秧装置、插秧装置之间由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供秧装置设有秧箱、送秧机构及1个或多个供秧通道,所述秧箱为斗状容器,所述秧箱的底面朝向插秧装置向下倾斜,所述多个供秧通道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所述插秧装置设有1个或多个插秧机构,所述多个插秧机构设有插秧行距调整机构,所述插秧机构设有旋转支架和插秧杆,所述插秧杆的后端与旋转支架的径向远端铰接,插秧杆的前端设有秧爪,所述秧爪的形状与秧苗的形状、尺寸及每穴秧苗的数量相适应,所述秧爪的运动轨迹与供秧通道的出口相适应,秧爪插入地面的过程中插秧杆为下垂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 供秧行距调整机构,所述行距与插秧装置的行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为无级或有级 插秧行距调整机构,所述行距与供秧装置的行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装置设有插秧杆位置控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机构设有往复运动的推秧杆, 所述推秧杆往复运动范围的远端位于供秧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爪的轴线与插秧杆的轴线不共 轴,插秧杆位于下垂形态时,秧爪的轴线偏向插秧机的前进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沿插秧机的前进方向,所述秧船的前端 和后端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为流线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 轮与动力输入端之间由传动装置连接,行走轮圆周表面设有放射状分布的桨叶,行走轮圆 周表面与地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插秧机设有手动驱动装置,所述手动驱 动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手动驱动装置为设有手柄的手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 装置与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是内燃机动力装置或电动动力装置。
专利摘要插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输入端、位于机架下面的秧船、传动装置、供秧装置、插秧装置,供秧装置设有秧箱、送秧机构及1个或多个供秧通道,多个供秧通道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插秧装置设有1个或多个插秧机构,多个插秧机构设有插秧行距调整机构。供秧装置的行距与插秧装置的行距相同。送秧机构设有多个供秧通道,插秧装置设有多个插秧机构,可以在一次插秧过程中,在多行位置上分别栽插多株秧苗,提高了插秧效率。多个供秧通道设有供秧行距调整机构,多个插秧机构设有插秧行距调整机构,可以通过调整供秧行距和插秧行距,实现不同行距的插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可以实现任意的行距,方便了插秧工作,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571325SQ20102004694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熊运保 申请人:熊运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