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

文档序号:282213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鱼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的鳃盖是一种钙化组织,暴露于鱼类体表。鱼类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中,环境中化学元素不断被摄入鱼类,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循环,部分元素最终会沉积到鳃盖上。因此,可通过改变鱼类生长环境,在鱼类鳃盖上形成特定的标记,以区别于自然种群。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这就需要在放流前对鱼类进行标记来区分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目前鱼类标记方法有体外标记法、体内标记法、生物标记、电子标记、化学标记与分子标记等多种,其中常用的体外标记法有锚型标、箭型标、挂牌、带状标、切除标记、烙印标、化学标记等,体内标记法包括微型线码标记(CffT)、被动式整合雷达标(PIT )、植入式可见标记、温度标记、骨组织化学标记等。目前常有的体外标记法有锚型标、箭型标、挂牌、带状标、切除标记与烙印标记,这6种体外标记法均会因穿透皮肤或损伤器官而持续影响鱼体的正常活动,且因重量而对鱼体行为和生理的产生持续不利影响。而鱼类荧光标记通常标记的部位为仔稚鱼耳石,荧光物质与耳石中钙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耳石在荧光显微镜下或肉眼观察时呈现荧光标记色。已有研究表明:一般用100 mg/L以上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之后能在仔稚鱼耳石上形成较为清晰的标记轮。如何春林等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重口裂腹鱼仔鱼耳石》,四川动物2008年第3期,P331-314中所指出的,用荧光物质对重口裂腹鱼仔鱼浸泡标记表明,200 300 mg/L的茜素络合物12 h对重口裂腹鱼仔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荧光下和可见光下均能检测到明显的标记环;100 150 mg/L的标记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环,但可见光下标记环较微弱。相同浸泡时间,`随着浸泡浓度的增加,耳石上标记环强度增加;相同浸泡浓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耳石上标记环强度增加。又如《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所指出的,100 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24 h对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因鱼类耳石位于内耳中,从体外无法观察,须将鱼杀死,取出耳石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或肉眼观察才能判断是否有标记。耳石荧光标记法由于须杀鱼方能识别标记的缺点,使其在鱼类特别是珍稀鱼类标记放流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荧光染料茜素红制成溶液后,对鱼类进行浸泡,从而在鱼鳃盖处形成稳定的红色螯合物标记的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选用PH值为6.5-7.5,水温为5-25°C,溶解氧为5_9mg/L的水为溶剂,在所述溶剂中溶入茜素红配制成浓度为50-20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2、茜素红水溶液配制好后,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6小时后,再往茜素红水溶液中投放待标记的鱼进行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一直往溶液中进行充气工作;
3、容器中浸泡所用的茜素红水溶液的深度,高于所被浸泡鱼类体高的20-50cm;
4、将待标记鱼类放入装有菌素红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时间为12-18小时,浸泡时间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
5、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好的鱼类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鱼类鱼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本方法避免了锚型标、箭型标、挂牌、带状标等体外标记法对鱼体损伤大且标记遗失率高的问题;
2、解决了耳石荧光标记、温度标记等体内标记法难以活体识别的问题;
3、该方法与金属编码标和被动整合雷达标等其它体内标记法相比,标记价格低廉且适合大规模标记;
4、本方法可根据待标记鱼种类、大小与数量,确定标记溶液的浓度与浸泡时间,是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标记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鲫鱼、三角鲂鱼为例 实施例一
1、选用pH值为6.5,水温为5°C,溶解氧为5mg/L的水为溶剂,在每升水中溶入菌素红50mg,配制成浓度为50mg/L的菌素红水溶液;
2、将配制好的茜素红水溶液放入容器中,用充气泵向容器中的溶液充气6小时;
3、将50尾待标记的鲫鱼(体重100-296g)放入茜素红水溶液中浸泡18小时,此时溶液的深度高于鲫鱼体高20cm,从浸泡开始直到浸泡结束,一直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
4、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完成的50尾顧卩鱼,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后,取出觸鱼,能用肉眼在鲫鱼觸盖上观察到直径为0.2cm的红色斑点标记。实施例二
1、选用pH值为6.8,水温为10°C,溶解氧为7mg/L的水为溶剂,在每升水中溶入菌素红IOOmg,配制成浓度为100mg/L的菌素红水溶液;
2、将配制好的茜素红水溶液放入容器中,用充气泵向容器中的溶液充气6小时;
3、将50尾待标记的鲫鱼(体重131-269g)放入茜素红水溶液中浸泡14小时,此时溶液的深度高于鲫鱼体高35cm,从浸泡开始直到浸泡结束,一直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
4、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完成的50尾顧卩鱼,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后,取出觸鱼,能用肉眼在鲫鱼觸盖上观察到直径为0.6cm的红色斑点标记。实施例三
1、选用pH值为7.5,水温为25°C,溶解氧为8mg/L的水为溶剂,在每升水中溶入菌素红200mg,配制成浓度为200mg/L的菌素红水溶液;
2、将配制好的茜素红水溶液放入容器中,用充气泵向容器中的溶液充气6小时;3、将50尾待标记的鲫鱼(体重127-283g)放入茜素红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此时溶液的深度高于鲫鱼体高50cm,从浸泡开始直到浸泡结束,一直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
4、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完成的50尾顧卩鱼,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后,取出觸鱼,能用肉眼在鲫鱼觸盖上观察到直径为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实施例四
1、选用pH值为7.0,水温为18°C,溶解氧为7.5mg/L的水为溶剂,在每升水中溶入菌素红80mg,配制成浓度为80mg/L的菌素红水溶液;
2、将配制好的茜素红水溶液放入容器中,用充气泵向容器中的溶液充气6小时;
3、将50尾待标记的三角鲂鱼(体重105-212g)放入茜素红水溶液中浸泡16小时,此时溶液的深度高于鲫鱼体高30cm,从浸泡开始直到浸泡结束,一直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
4、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完成的50尾三角鲂鱼,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后,取出三角鲂鱼,此时能用肉眼在三角鲂鱼鳃盖上观察到直径为0.5cm的红色斑点标记。实施例五
1、选用pH值为7.5,水温为20°C,溶解氧为9mg/L的水为溶剂,在每升水中溶入菌素红150mg,配制成浓度为150mg/L的菌素红水溶液;
2、将配制好的茜素红水溶液放入容器中,用充气泵向容器中的溶液充气6小时;
3、将50尾待标记的三角鲂鱼(体重105-212g)放入茜素红水溶液中浸泡14小时,此时溶液的深度高于鲫鱼体高40cm,从浸泡开始直到浸泡结束,一直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
4、标记结束后,将标 记完成的50尾三角鲂鱼,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后,取出三角鲂鱼,此时能用肉眼在三角鲂鱼鳃盖上观察到直径为0.8cm的红色斑点标记。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非限定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和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选用pH值为6.5-7.5,水温为5-25°C,溶解氧为5_9mg/L的水为溶剂,在所述溶剂中溶入茜素红配制成浓度为50-20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 (2)茜素红水溶液配制好后,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6小时,再往茜素红水溶液中投放待标记的鱼进行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一直往溶液中进行充气工作;(3)容器中浸泡所用的茜素红水溶液的深度,高于所被浸泡鱼类体高的20-50cm; (4)将待标记鱼类放入装有菌素红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时间为12-18小时,浸泡时间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 (5)、标记结束后,将标记好的鱼类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鱼类鱼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 红色斑点标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所述方法1、选用pH值为6.5-7.5,水温为5-25℃,溶解氧为5-9mg/L的水为溶剂,在所述溶剂中溶入茜素红配制成浓度为50-20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2、用充气泵向溶液中充气6小时后,再投放待标记的鱼进行浸泡,浸泡过程中,一直进行充气工作;3、浸泡溶液深度,高于所被浸泡鱼类体高的20-50cm;4、浸泡时间12-18小时,浸泡时间与溶液浓度成反比;5、将标记好的鱼类放入流水鱼池中养殖3个月,鱼类鱼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本方法避免了体外标记法及耳石荧光标记、温度标记等对鱼体损伤大且标记遗失率高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181352SQ20131012257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杜浩, 梁志强, 危起伟, 李罗新, 李雷, 杨晓鸽, 谢晓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