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3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包括水蛭养殖池、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水蛭养殖池内,排水管的进水端设在养殖池底部,排水管穿设在养殖池的池壁内,排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别设有防逃网,防逃网的目数大于等于80目小于等于300目。本发明在水蛭养殖池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分别安装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底部的集水井上面安装防逃网,并能通过升降机构使进水管的出水端升高到水面以上。本发明不仅能防止水蛭在正常养殖过程逃逸,而且在水蛭养殖池进行进水或排水作业时,仍能有效防止水蛭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逃逸。
【专利说明】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的防逃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⑶27654711于2006年3月22日公开了名称为“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包括防逃网和固定部,防逃网的防逃部固定在固定部上,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埋在水蛭养殖塘的泥土中,固定部突露于养殖塘周围的泥土表面,并朝向养殖塘内部倾斜。该专利虽然能防止水蛭在正常养殖过程逃逸,但是当水蛭养殖塘进行进水或排水作业时,仍会有部分水蛭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逃逸。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现有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包括水蛭养殖池、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水蛭养殖池内,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设在水蛭养殖池的底部,排水管穿设在水蛭养殖池的池壁内,排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排水管伸出到养殖池的外部并与排水沟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别设有防逃逸装置。
[000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逃逸装置是防逃网。
[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蛭养殖池的底部设有集水井,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设在集水井内。
[000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井的上面设有防逃网。
[000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逃网的目数大于等于80目小于等于300目。
[00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蛭养殖池的池岸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通过牵拉绳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是软管,升降机构可以使进水管的出水端升高到水面以上。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水蛭养殖池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分别安装防逃网,同时在水蛭养殖池底部的集水井上面安装防逃网,并且能够通过升降机构使进水管的出水端升高到水面以上。本发明不仅能防止水蛭在正常养殖过程逃逸,而且在水蛭养殖池进行进水或排水作业时,仍能有效防止水蛭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逃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包括水蛭养殖池1、进水管2和排水管3,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2的出水端伸入到水蛭养殖池1内,所述排水管3的进水端设在水蛭养殖池的底部,排水管3穿设在水蛭养殖池的池壁11内,排水管3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排水管3伸出到养殖池1的外部并与排水沟连通;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和排水管3的进水端分别设有防逃逸装置。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2出水端的防逃逸装置是防逃网7,排水管3进水端的防逃逸装置是防逃网6。水蛭养殖池1的底部设有集水井4,排水管3的进水端设在集水井4内,集水井4的上面设有防逃网5。本实施例所述防逃网的目数大于等于80目小于等于300目。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蛭养殖池1的池岸11上还设有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通过牵拉绳与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2是软管,升降机构8可以使进水管2的出水端升高到水面以上。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一种简化的实施方式,即不设所述排水管3和集水井4,只设有进水管2和升降机构8,进水管2通过连接的水泵同样能实现进水和排水作业,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水蛭通过进水管逃逸。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包括水蛭养殖池、进水管和排水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水蛭养殖池内,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设在水蛭养殖池的底部,排水管穿设在水蛭养殖池的池壁内,排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排水管伸出到养殖池的外部并与排水沟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别设有防逃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逃逸装置是防逃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蛭养殖池的底部设有集水井,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设在集水井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井的上面设有防逃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逃网的目数大于等于80目小于等于3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逃逸装置的水蛭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蛭养殖池的池岸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通过牵拉绳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是软管,升降机构可以使进水管的出水端升高到水面以上。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4335977SQ20131034057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袁阿林 申请人:袁阿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