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2180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1、通过改变温度、光照时间、增加全混日粮的方法提高种鹅产蛋量;2、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蛋的受精率;3、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进行控制孵化温度和调整晾蛋时间提高出雏率;4、利用科学管理,增加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该方法的应用,对提高北方养鹅生产水平非常有益。
【专利说明】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设计一种养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鹅属食禽类,具有耐粗饲、饲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成本低、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肉鹅生长周期为90~100天,已成为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好的生产项目之一。但鹅繁殖率低是影响养鹅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其表现为,种鹅产蛋量少(40~60枚/只.年);种鹅公母比例低(?:早=1:3~5);种蛋受精率低(80%左右);种蛋孵化率更低(75%左右);还有育雏率(85%左右)等。影响了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和养鹅业的大发展。解决种鹅繁殖率低的问题,才能加快养鹅业的发展,提高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以豁眼鹅与地方白鹅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进行提高种鹅产蛋量、出雏率与雏鹅成活率技术研究。
[0004]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
[0005]1、通过改变温度、光照时间、增加全混日粮的方法提高种鹅产蛋量;
[0006]2、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0007]3、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进行控制孵化温度和调整晾蛋时间提高出雏率;
[0008]4、利用科学管理,增加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0009]有益效果是:
[0010](I)经过改变温度、光照时间和全混日粮条件下,母鹅产蛋期可延长35天左右,年产蛋在80-100枚,每只蛋增重15-25克。
[0011](2)利用人工受精技术,种鹅受精率高达90%以上,且可推迟5年才更新鹅群。
[0012](3)提高种蛋孵化出雏率,控制好种蛋孵化温度和晾蛋次数与晾蛋时间,出雏率可达85%以上,适合规模化饲养。
[0013](4)添加全混日粮对不同日龄雏鹅进行合理饲喂,提高雏鹅成活率达90%以上。
[0014](5)制定规模化科学养鹅饲养操作规范I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方框图;
[0016]图2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1、提高种鹅生产性能的技术方法研究
[0018]1.1试验设计:选择同一批次生产、六月份中旬出生、体重相近的健康种鹅144只,其中公:母比为1:5。从地12月初开始进行分组实验,分成4组,每组36只。在种鹅产蛋期前8周,进行增加种鹅人工光照时间设计。实验组从种鹅180日龄(25周)开始增加人工光照,每周增加人工光照时间半小时,先在晚上增加,后期早晚都增加,一直增加到人工光照时间+自然光照=17小时。然后记录种鹅产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产蛋枚数和产蛋率情况。人工光照光源,采用在鹅舍里每20平方米,高1.80m处,安装一盏15瓦的日光灯。
[0019]I组为对照组,在自然条件下饲养;II组为控温组,温度控制在16~25°C,在开产前8周开始逐渐增加光照时间至17小时到繁殖期结束JII组为在自然条件下增加全混日粮饲喂组;IV组为在II组的基础上加全混日粮饲喂组。其中I组和II组的饲喂条件完全相同,III组和IV组的饲喂条件完全相同,每组自由饮水。从12月初开始分组饲喂,每组饲喂情况见表1。
[0020]表1不同饲喂条件下种鹅饲喂表
[0021]
【权利要求】
1.提高养鹅生产繁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1)豁眼鹅与当地白鹅交配生产出的父母代种鹅,在种鹅产蛋期前8周,进行增加种鹅人工光照时间设计,从种鹅180日龄开始增加人工光照,每周增加人工光照时间半小时,先在晚上增加,后期早晚都增加,一直增加到人工光照时间+自然光照=17小时,同时增加全混日粮饲养种鹅;人工光照光源,采用在鹅舍里每20平方米,高1.80m处,安装一盏15瓦的日光灯;(2)人工授精种鹅是已经过充分选择和驯化的优良公种鹅,采精频率为I次/3天,母种鹅每5天输精一次;(3)孵化过程中:种蛋入孵前消毒,采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液温40°C浸泡10分钟,浙干后入孵化机;控制温度 I ~9 天,38°C ; 10 ~18 天,37.5°C ;19 ~28,37°C ;29 ~31 天,36.5°C ;晾蛋次数:O~15天,O次;16~20天,I次,20~40分钟;21~25天,2次,30~50分钟;25天以后,3次,20~40分钟;通风换气,孵化机进气门:前期打开1/5左右,中期打开1/3左右,后期打开1/2强些;翻蛋,2~3小时翻蛋I次,角度尽量大些45°~50° ;照蛋,通过照蛋较全面的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判断孵化条件是否满足,以便调整,I照,第5~7天时进行,一方面是拣出无精白蛋和死精血蛋,二是观察胚珠发育情况,照蛋检查蛋的大头,2照,第15~16天进行,重点观察蛋的背面小头,看尿囊是否合拢(透明),3照,第23~24天进行看气室大小,边缘界线是否明显,是否全胚蛋发暗等;(4) (a)育雏前做好育雏舍及用具的清扫、清洁、清洗和消毒工作,空置半个月以上的时间,以切断传染源;舍内的四周墙壁、地面、火墙、烟道,用2%的火碱水溶液消毒,再用10%的生石灰乳刷白,同时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加高锰酸钾15克进行熏蒸消毒;(b)育雏过程中温度的要求是:1~5日龄27~28°C,6 ~10 日龄 26 ~25°C,11 ~15 日龄 24 ~22?,16 ~20 日龄 22 ~2(TC ;21 ~30日龄逐渐适应自然温度;光照时间为I~3日龄光照24小时,4~14日龄光照18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20日龄时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20平方米用25瓦日光灯泡一个,灯泡距地面2米左右;雏舍相对湿度--为60%~65% ;每天更换垫草一次,还要防止饮水外溢,并在保证育雏温度的前提下,注意通气换气,以保持舍内干燥;雏鹅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内开食;开食时,可将饲料撒在浅盘或干净的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啄食,或将少量饲料撒在幼雏身上,以引起其啄食的欲望;不会啄食的要人工引诱开食,雏鹅一开食就要做到青料不断;同时进行防疫工作,防疫条件相同;(c)饲喂时间与次数相同,出壳I~3d的雏鹅,每日喂食6次,其中晚间喂食2次;出壳4~IOd的雏鹅,食的次数每天可达到7次,其中晚间喂食2次;出壳11~20d的雏鹅,每天喂食8次,晚间喂食次;出壳21~35d的雏鹅,每天喂食8次,晚间各喂食2次.(d)饲喂饲料情况:I~3日龄,饲喂成分相同,从4曰龄开始改变饲喂饲料成分; 出鹅饲喂成分表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503830SQ20131044326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邱桂凤 申请人:赤峰巴林左旗福山畜禽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