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解决现有有机肥未经发酵处理,效果缓慢,容易造成烧苗,以及预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15~80%、有机质15~80%、微生物菌剂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发明所采用的配方中加入了印楝枯,能够对杂菌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原料不必进行灭菌处理;同时,本发明制备出的生物有机肥经过发酵处理,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烧苗的现象发生,十分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丰富的营养元素。然而现有的有机肥基本未经发酵处理,效果缓慢,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容易造成烧苗的情况,同时对地下害虫的预防效果不明显,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解决现有有机肥未经发酵处理,效果缓慢,容易造成烧苗,以及预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印楝枯15~80%
有机质15~80%
微生物菌剂0.1~5%。
[0005]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质选用蚕沙、蚯蚓粪、兔粪、鸡粪、牛粪、烟粉、印楝浸膏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6]再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紫云英根瘤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类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酿酒酵母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50%、有机质48%、微生物菌剂2%。
[0008]或者,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25%、有机质74.8%、微生物菌剂0.2%。
[0009]另外,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75%、有机质21%、微生物菌剂4%。
[0010]上述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
(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或造粒,最后检测包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35~50°C,堆放高度为1.5~2m。
[0012]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温度< 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 30%。[00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采用的配方中加入了印楝枯,能够对杂菌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原料不必进行灭菌处理;同时,本发明制备出的生物有机肥经过发酵处理,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烧苗的现象发生,十分安全可靠。
[0014](2)首次对印楝枯进行生物有机肥工艺的公布,是对印楝素产品的深度开发,有利于印楝行业的发展。有益菌的加入有利于提供产品的效果,提高其对病虫害预防的效果,对地下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更加优良的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16]实施例1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50%、有机质48%、微生物菌剂2%。其中有机质选用鸡粪,微生物菌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其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35~50°C,堆放高度为1.5~2m ;干燥温度≤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30%即可。
[0017](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送入造粒机造粒,过筛,最后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0018]实施例2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25%、有机质74.8%、微生物菌剂0.2%。其中有机质选用蚕沙,微生物菌剂选用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其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50°C,堆放高度为2m;干燥温度≤ 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 30%即可。
[0019](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送入造粒机造粒,过筛,最后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0020]实施例3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75%、有机质21%、微生物菌剂4%。其中有机质选用牛粪和鸡粪的混合物,微生物菌剂选用植物乳杆菌;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其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35°C,堆放高度为1.5m ;干燥温度≤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30%即可。
[0021](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送入造粒机造粒,过筛,最后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0022]实施例4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15%、有机质80%、微生物菌剂5%。其中有机质选用烟粉和印楝浸膏混合物,微生物菌剂选用紫云英根瘤菌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其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42°C,堆放高度为I. Sm ;干燥温度≤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30%即可。
[0023](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送入造粒机造粒,过筛,最后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0024]实施例5
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80%、有机质15%、微生物菌剂5%。其中有机质选用蚯蚓粪和兔粪的混合物,微生物菌剂选用固氮类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其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40°C,堆放高度为I. 6m ;干燥温度≤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30%即可。
[0025](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送入造粒机造粒,过筛,最后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0026]将实施例I所得产品进行田间试验: 1、试验设计:
处理一:茶叶专用复合肥50公斤/亩+农家肥1000公斤/亩;追肥(N:P:K=16:0:9)30公斤/亩;
处理二 :茶叶专用复合肥50公斤/亩+农家肥1000公斤/亩;追肥(N:P:K=16:0:9)30公斤/亩;灭活的生物有机肥30kg/亩;
处理三:茶叶专用复合肥50公斤/亩+农家肥1000公斤/亩;追肥(N:P:K=16:0:9)30公斤/亩;普通生物有机肥30kg/亩;
处理四:茶叶专用复合肥50公斤/亩+农家肥1000公斤/亩;追肥(N:P:K=16:0:9)30公斤/亩;实施例I制得的生物有机肥30kg/亩。
[0027]在四个试验处理区各划分5个小区进行调查作为重复,各调查小区面积为50m2。
[0028]追肥统一在3月20日、4月20日、5月20日份三次进行。田间调查以采制绿茶为主,采摘标准为I芽3叶。从第一次追肥后开始调查记载采茶时间、新梢长度、百芽重、芽头密度、产量等指标,其中产量以4月初~6月底的春茶和夏茶计数计算。
[0029]2、试验调查结果:
2.I各处理对茶叶生长学性状的影响 表1茶叶生长学性状调查汇总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印楝枯15~80% 有机质15~80% 微生物菌剂0. I~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选用蚕沙、蚯蚓粪、兔粪、鸡粪、牛粪、烟粉、印楝浸膏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紫云英根瘤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类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酿酒酵母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50%、有机质48%、微生物菌剂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25%、有机质74. 8%、微生物菌剂0. 2%。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印楝枯75%、有机质21%、微生物菌剂4%。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从印楝种仁中冷榨获得的印楝枯和有机质进行称重、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进行堆放发酵、烘干处理; (3)将微生物菌剂称重后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或造粒,最后检测包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堆放发酵的温度为35~50°C,堆放高度为I. 5~2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印楝素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干燥温度< 60°C,且干燥至混合物含水量< 30%。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524160SQ201310480846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黄耿, 丁城峰, 刘艳, 张勇, 朱新成 申请人: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