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包括:原料混配、预发酵、脱水、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造粒和包装等步骤,本发明有机肥生产工艺,包括多次发酵、翻抛和曝气步骤,使废料中的有机体完全腐熟,使得工艺堆制时间短、有机肥效高,并且在造粒过程中喷洒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使得有机肥力增强明显,产品外观光亮好看。
【专利说明】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0003]目前我国农民绝大多数使用有机肥还是传统的堆制方法,堆制时间长、肥效低、污染环境、使用不方便而且高养分含量的有机肥产品中由于添加粘接剂使产品养分含量较难达到标准,产品外观无光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0005]I)原料混配
[0006]将包括60~80份的粪便、10~20份的秸杆、10~15份的废水和3~5份的发酵菌种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至混合物含水量在60~80%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池;
[0007]2)预发酵
[0008]将混配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20~25°C下发酵72~90小时;
[0009]3)脱水
[0010]将预发酵后的混合物送入挤压分离装置,得到含水30~40%的混合物;
[0011]4)第一次发酵
[0012]将脱水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80~90°C下发酵90~120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生物菌种5~8份,间隔10~12小时对混合物翻抛一次,翻抛后10~2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保证发酵速度;
[0013]5)第二次发酵
[0014]将第一次发酵后的混合物堆码成2米宽、1.0~1.5米高的肥料堆转运到推放棚中,进行常温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保持为夏秋季10~15天,冬春季20~25天,在发酵过程中间隔5~8天翻抛一次,翻抛后30~4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然后再推成肥料堆,进行下一次翻抛和增氧;
[0015]6)造粒[0016]将第二次发酵后的肥料进行筛分、粉碎后,将肥料投入转鼓设备中进行转鼓造粒,在肥料进入转鼓设备前用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对其进行喷雾处理;
[0017]7)包装
[0018]将颗粒状的肥料进行风干后包装成成品。
[0019]优选方案是:步骤I所述的粪便优选羊粪、鸡粪、猪粪以2:2:1的比例混合。
[0020]优选方案是:在预发酵过程中对混合物进行搅拌。
[0021]优选方案是:步骤6所述的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按毛:水:浓硫酸=1:2:2的比例调配。
[0022]优选方案是:步骤4所述的生物菌种为复合微生物菌剂-VT菌剂。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机肥生产工艺,包括多次发酵、翻抛和曝气步骤,使废料中的有机体完全腐熟,使得工艺堆制时间短、有机肥效高,并且在造粒过程中喷洒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使得有机肥力增强明显,产品外观光亮好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5]实施例一
[0026] I)原料混配
[0027]将包括60份的粪便、10份的秸杆、10份的废水和3份的发酵菌种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至混合物含水量在60%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池,粪便优选羊粪、鸡粪、猪粪以2:2:1的比例混合;
[0028]2)预发酵
[0029]将混配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20°C下发酵72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对混合物进行搅拌;
[0030]3)脱水
[0031]将预发酵后的原料送入挤压分离装置,得到含水30%的混合物;
[0032]4)第一次发酵
[0033]将脱水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80°C下发酵90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生物菌种5份,10小时对混合物翻抛一次,翻抛后1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保证发酵速度,步骤4所述的生物菌种为复合微生物菌剂-VT菌剂;
[0034]5)第二次发酵
[0035]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原料堆码成2米宽、1.0米高的肥料堆转运到推放棚中,进行常温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保持为夏秋季10天,冬春季20天,在发酵过程中5天翻抛一次,翻抛后3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然后再推成原料堆,进行下一次翻抛和
增氧;
[0036]6)造粒
[0037]将第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筛分、粉碎后,将混合物投入转鼓设备中进行转鼓造粒,在原料进入转鼓设备前用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对原料进行喷雾处理,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按毛:水:浓硫酸=1:2:2的比例调配;
[0038]7)包装[0039]将颗粒状的有机肥进行风干后包装成成品。
[0040]经上述步骤得到的有机肥指标如下:
[0041]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60
[0042]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8
[0043]水分(游离水)含量/%: ( 25
[0044]酸碱度pH: 5.5 ~8.0
[0045]有效活菌数:≥0.2亿/g
[0046]实施例二
[0047]I)原料混配
[0048]将包括80份的粪便、20份的秸杆、15份的废水和5份的发酵菌种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至混合物含水量在80%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池,粪便优选羊粪、鸡粪、猪粪以2:2:1的比例混合;
[0049]2)预发酵
[0050]将混配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25°C下发酵90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对混合物进行搅拌;
[0051]3)脱水
[0052]将预发酵后的原料送 入挤压分离装置,得到含水40%的混合物;
[0053]4)第一次发酵
[0054]将脱水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90°C下发酵120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生物菌种8份,12小时对混合物翻抛一次,翻抛后2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保证发酵速度,步骤4所述的生物菌种为复合微生物菌剂-VT菌剂;
[0055]5)第二次发酵
[0056]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原料堆码成2米宽、1.5米高的肥料堆转运到推放棚中,进行常温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保持为夏秋季15天,冬春季25天,在发酵过程中8天翻抛一次,翻抛后4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然后再推成原料堆,进行下一次翻抛和
增氧;
[0057]6)造粒
[0058]将第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筛分、粉碎后,将混合物投入转鼓设备中进行转鼓造粒,在原料进入转鼓设备前用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对原料进行喷雾处理,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按毛:水:浓硫酸=1:2:2的比例调配;
[0059]7)包装
[0060]将颗粒状的有机肥进行风干后包装成成品。
[0061]经上述步骤得到的有机肥指标如下:
[0062]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65
[0063]总养分(氮+五氧化二 ;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10
[0064]水分(游离水)含量/% ( 30
[0065]酸喊度pH: 6.5 ~8.5
[0066]有效活菌数:≥0.2亿/g。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混配 将包括60~80份的粪便、10~20份的秸杆、10~15份的废水和3~5份的发酵菌种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至混合物含水量在60~80%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池; 2)预发酵 将混配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20~25°C下发酵72~90小时; 3)脱水 将预发酵后的混合物送入挤压分离装置,得到含水30~40%的混合物; 4)第一次发酵 将脱水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发酵池中,温度在80~90°C下发酵90~120小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生物菌种5~8份,间隔10~12小时对混合物翻抛一次,翻抛后10~2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保证发酵速度; 5)第二次发酵 将第一次发酵后的混合物堆码成2米宽、1.0~1.5米高的肥料堆转运到推放棚中,进行常温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保持为夏秋季10~15天,冬春季20~25天,在发酵过程中间隔5~8天翻抛一次,翻抛后30~40分钟内起动曝气风机向发酵物料中通气增氧,然后再推成肥料堆,进行下一次翻抛和增氧; 6)造粒 将第二次发酵后的肥料进行筛分、`粉碎后,将肥料投入转鼓设备中进行转鼓造粒,在肥料进入转鼓设备前用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对其进行喷雾处理; 7)包装 将颗粒状的肥料进行风干后包装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的粪便按羊粪、鸡粪、猪粪以2:2:1的比例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发酵过程中对肥料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含有氨基酸的水解液按毛:水:浓硫酸=1:2:2的比例调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生物菌种为复合微生物菌剂-VT菌剂。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694006SQ20131057650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林子海 申请人:广西金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