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650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在机架总成上配装第一、二调速电机和主、从动辊总成,水平输送带套装在主、从动辊总成上,在机架总成上端部上通过固定支架和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配装两块侧板,在两块侧板内侧通过前、后两个四连杆驱动机构配置带有锯齿状齿条的齿条座板,在两块侧板之间部位上、位于齿条座板上方固装V形滑道,锯齿状齿条配置在V形滑道底部缝隙内,种箱和V形排种板安装在两块侧板的左端部和右侧尾部上;本装置实现了稻种均沿其长轴方向的有序规律性排列,并通过锯齿状齿条D字形运动轨迹,保证了每穴播种粒度的准确度,作业质量好,使用可靠,故障少。
【专利说明】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北方超级粳稻工厂化育秧精密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北方超级粳稻高产优质、分蘖能力强,田间栽植农艺要求每穴2±1株健壮秧苗。 现有一些穴盘精密育秧设备可实现每穴2±1粒种子的播量,但因所播种子的朝向无规律, 无法培育均质健壮秧苗,并且设备结构复杂,需配备专用钵盘,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传统的机插毯状苗育秧播种设备虽然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很难达到每取样面积2± I粒种子的播量,更无法满足所播种子的位置精度和定向要求,制约了北方粳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育秧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达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所播种子均沿其长轴方向排列、实现培育均质健壮秧苗的目的。
[0004]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架总成的左侧和右侧部上分别配装第一调速电机、从动辊总成和第二调速电机、主动辊总成,水平输送带套装在从动辊总成和主动辊总成上,在从动辊总成上配装与机架总成连接的张紧机构,第二传动链将第二调速电机与主动辊总成连接;固定支架安装在机架总成左侧上端部上,在固定支架上端可转动地配装前驱动轴,两块侧板相对配置的铰连安装在前驱动轴上,在机架总成上、位于固定支架右侧部配置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所述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两块侧板和机架总成铰连接,在两块侧板下侧部上、位于前驱动轴右侧可转动地安装后驱动轴, 在前驱动轴上固装前驱动杆和双联前链轮,后驱动杆和后链轮固装在后驱动轴上,链条套装在双联前链轮和后链轮上;在齿条座板上通过紧固件等间距且相互平行并列固装多条锯齿状齿条,前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前驱动杆和齿条座板铰接,后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后驱动杆和齿条座板铰接,前摇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和前摆杆上,后摇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和后摆杆上;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摆杆和后摆杆上;所述前驱动杆、前摆杆、前摇杆依次分别与后驱动杆、后摆杆、后摇杆相互平行;所述前驱动杆的长度尺寸L1、前摆杆与前驱动杆铰点至前摆杆与前摇杆铰点间长度尺寸L2、前摇杆长度尺寸L3、前摇杆在两块侧板上铰连点与前驱动杆在两块侧板上铰连点间距离尺寸L4、前摆杆与前摇杆铰点至前摆杆与齿条座板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3.3:4.8:1.65 ; 所述后驱动杆的长度尺寸L1、后摆杆与后驱动杆铰点至后摆杆与后摇杆铰点间长度尺寸 L2、后摇杆长度尺寸L3、后摇杆在两块侧板上铰点与后驱动杆在两块侧板上铰点间距离尺寸 L4、后摆杆与后摇杆铰点至后摆杆与齿条座板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3.3:4.8:1.65 ;第一传动链套装在双联前链轮和第一调速电机的主动链轮上, 在两块侧板之间部位上、 位于齿条座板上方固装V形滑道,所述齿条座板上的锯齿状齿条配置在V形滑道底部缝隙内;在两块侧板的左侧端部和右侧尾部上分别配装与V形滑道连通的种箱和V形排种板,所述V形排种板的落种端位于水平输送带上方,至此构成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
[0005]本发明创造在V形滑道与锯齿状齿条配合控制下,实现了超级粳稻种子均沿其长轴方向的有序规律性排列,并在前、后平行四杆驱动机构驱动下,实现了锯齿状齿条相对于 V形滑道的D字形轨迹运动,保证每穴播种粒数的准确控制,具有结构新颖合理、制造成本低、作业质量好、精度高、使用可靠、故障少的特点,完全适应和满足了北方超级粳稻育秧播种作业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一K剖面图;
图3是图1中前、后摆杆、前、后摇杆、前、后驱动杆及齿条座板、锯齿状齿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前、后平行四杆机构比例关系示意图。
[0007]图中件号说明:
1、机架总成、2、第 一调速电机、3、主动链轮、4、从动棍总成、5、张紧机构、6、第一传动链、7、双联前链轮、8、侧板、9、种箱、10、固定支架、11、清种棍、12、前驱动轴、13、刮种板、14、 V形滑道、15、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16、水平输送带、17、V形排种板、18、第二调速电机、19、第二传动链、20、主动辊总成、21、齿条座板、22、锯齿状齿条、23、链条、24、后驱动轴、 25、前驱动杆、26、连杆、27、后驱动杆、28、后链轮、29、紧固件、30、前摆杆、31、后摆杆、32、前摇杆、33、后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在机架总成I的左侧和右侧部上分别配装第一调速电机2、从动辊总成4和第二调速电机18、主动辊总成20,水平输送带16套装在从动辊总成4和主动辊总成20上,在从动辊总成4上配装与机架总成I连接的张紧机构5,第二传动链19将第二调速电机18与主动辊总成20连接;固定支架10安装在机架总成I左侧上端部上,在固定支架10上端可转动地配装前驱动轴12,两块侧板8相对配置的铰连安装在前驱动轴12上,在机架总成I上、位于固定支架10右侧部配置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15,所述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15 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两块侧板8和机架总成I铰连接,在两块侧板8下侧部上、位于前驱动轴12右侧可转动地安装后驱动轴24,在前驱动轴12上固装前驱动杆25和双联前链轮7, 后驱动杆27和后链轮28固装在后驱动轴24上,链条23套装在双联前链轮7和后链轮28 上;在齿条座板21上通过紧固件29等间距且相互平行并列固装多条锯齿状齿条22,前摆杆30的两端分别与前驱动杆25和齿条座板21铰接,后摆杆31的两端分别与后驱动杆27 和齿条座板21铰接,前摇杆32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8和前摆杆30上,后摇杆33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8和后摆杆31上;连杆26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摆杆30和后摆杆31上;所述前驱动杆25、前摆杆30、前摇杆32依次分别与后驱动杆27、后摆杆31、后摇杆33相互平行;所述前驱动杆25的长度尺寸L1、前摆杆30与前驱动杆25铰点至前摆杆30 与前摇杆32铰点间长度尺寸L2、前摇杆32长度尺寸L3、前摇杆32在两块侧板8上铰连点与前驱动杆25在两块侧板8上铰连点间距离尺寸L4、前摆杆30与前摇杆32铰点至前摆杆 30与齿条座板21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3.3:4.8:1.65 ; 所述后驱动杆27的长度尺寸L1、后摆杆31与后驱动杆27铰点至后摆杆31与后摇杆33铰点间长度尺寸L2、后摇杆33长度尺寸L3、后摇杆33在两块侧板8上铰点与后驱动杆27在两块侧板8上铰点间距离尺寸L4、后摆杆31与后摇杆33铰点至后摆杆31与齿条座板21 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3.3:4.8:1.65 ;第一传动链6套装在双联前链轮7和第一调速电机2的主动链轮3上,在两块侧板8之间部位上、位于齿条座板21上方固装V形滑道14,所述齿条座板21上的锯齿状齿条22配置在V形滑道14底部缝隙内;在两块侧板8的左侧端部和右侧尾部上分别配装与V形滑道14连通的种箱9和V 形排种板17,所述V形排种板17的落种端位于水平输送带16上方。在两块侧板8之间部位上、位于V形滑道14上方配装清种辊11和刮种板13。
[0009]作业时,第二调速电机18经第二传动链19、主动辊总成20驱动水平输送带16在主动辊总成20和从动辊总成4上回转运动,张紧机构5完成对水平输送带16张紧度的调节;第一调速电机2经主动链轮3、第一传动链6、双联前链轮7、前驱动轴12驱动前驱动杆 25转动,经链条23、后链轮28、后驱动轴24驱动后驱动杆27转动,在前摆杆30、后摆杆31 驱动下,经齿条座板21使锯齿状齿条22在V形滑道14的间隙内做D字形轨迹运动,将从种箱9内落入在V形滑道14内种子逐一间隔,并沿其长轴方向排列逐步推移,在清种辊11 和刮种板13作用下,保证位于锯齿状齿条22内种粒度控制在2± 1个内,然后由V形排种板17落在水平输送带16上,完成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总成(I)的左侧和右侧部上分别配装第一调速电机(2 )、从动辊总成(4 )和第二调速电机(18 )、主动辊总成(20 ),水平输送带(16)套装在从动辊总成(4)和主动辊总成(20)上,在从动辊总成(4)上配装与机架总成(I)连接的张紧机构(5 ),第二传动链(19 )将第二调速电机(18 )与主动辊总成(20 )连接; 固定支架(10)安装在机架总成(I)左侧上端部上,在固定支架(10)上端可转动地配装前驱动轴(12),两块侧板(8)相对配置的铰连安装在前驱动轴(12)上,在机架总成(I)上、位于固定支架(10)右侧部配置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15),所述平行四杆式倾角调节机构(15)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两块侧板(8)和机架总成(I)铰连接,在两块侧板(8)下侧部上、位于前驱动轴(12)右侧可转动地安装后驱动轴(24),在前驱动轴(12)上固装前驱动杆(25) 和双联前链轮(7 ),后驱动杆(27 )和后链轮(28 )固装在后驱动轴(24 )上,链条(23 )套装在双联前链轮(7)和后链轮(28)上;在齿条座板(21)上通过紧固件(29)等间距且相互平行并列固装多条锯齿状齿条(22),前摆杆(30)的两端分别与前驱动杆(25)和齿条座板(21) 铰接,后摆杆(31)的两端分别与后驱动杆(27)和齿条座板(21)铰接,前摇杆(32)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8)和前摆杆(30)上,后摇杆(33)两端分别铰接在两块侧板(8)和后摆杆(31)上;连杆(26)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摆杆(30)和后摆杆(31)上;所述前驱动杆(25)、前摆杆(30)、前摇杆(32)依次分别与后驱动杆(27)、后摆杆(31)、后摇杆(33)相互平行;所述前驱动杆(25)的长度尺寸L1、前摆杆(30)与前驱动杆(25)铰点至前摆杆(30)与前摇杆(32)铰点间长度尺寸L2、前摇杆(32)长度尺寸L3、前摇杆(32)在两块侧板(8)上铰连点与前驱动杆(25)在两块侧板(8)上铰连点间距离尺寸L4、前摆杆(30)与前摇杆(32) 铰点至前摆杆(30)与齿条座板(21)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 3.3:4.8:1.65 ;所述后驱动杆(27)的长度尺寸L1、后摆杆(31)与后驱动杆(27)铰点至后摆杆(31)与后摇杆(33)铰点间长度尺寸L2、后摇杆(33)长度尺寸L3、后摇杆(33)在两块侧板(8)上铰点与后驱动杆(27)在两块侧板(8)上铰点间距离尺寸L4、后摆杆(31)与后摇杆(33)铰点至后摆杆(31)与齿条座板(21)铰点间长度尺寸L5的比例关系为L1 =L2 =L3 =L4: L5=I:3:3.3:4.8:1.65 ;第一传动链(6)套装在双联前链轮(7)和第一调速电机(2)的主动链轮(3)上,在两块侧板(8)之间部位上、位于齿条座板(21)上方固装V形滑道(14),所述齿条座板(21)上的锯齿状齿条(22)配置在V形滑道(14)底部缝隙内;在两块侧板(8)的左侧端部和右侧尾部上分别配装与V形滑道(14)连通的种箱(9)和V形排种板(17),所述 V形排种板(17)的落种端位于水平输送带(16)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超级粳稻育秧定向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块侧板(8)之间部位上、位于V形滑道(14)上方配装清种辊(11)和刮种板(13)。
【文档编号】A01C7/18GK103597938SQ20131065762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韩豹, 梁丽娜, 徐洪岩, 孟繁超, 葛玉晓, 蒋恩臣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