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10mg/L的CuSO4水溶液对华中五味子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或者用CuSO4水溶液浸泡处理后,再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然后埋入沙土中进行萌发。本发明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裂口率,极大地缩短裂口时间,有效的提高华中五味子种子的发芽率与成苗率,缩短出苗时间。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最快可在沙藏50天达到裂口高峰,沙藏130天后,种子的裂口率可达到67.67%~94.33%,沙藏140天,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到68.67%~93.33%,沙藏200天,100粒种子的平均成苗数70~92株,适于在华中五味子育种栽培中广泛应用。
【专利说明】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破华中五味子种子休眠,缩短萌发时间和提高发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 Rehd.et Wils.)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南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凝神等功效,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随着人们对华中五味子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华中五味子被过度开采,致使野生资源急剧下降,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0003]鉴于华中五味子为一种重要的常用药材物种,而且药用开发价值很大,因此通过野生抚育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及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繁殖是华中五味子种群更新的主要方式,但其种子休眠期长,传统种子育苗方法发芽需7~8个月,而且发芽率低,严重制约了种群的更新,因此,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萌发时间和提高发芽率成为华中五味子种子育苗繁殖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该方法打破了种子的休眠,种子萌发 时间短且发芽率高。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0006]1、种子的预处理
[0007]将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I~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或者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I~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0008]2、种子的萌发
[0009]将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埋入沙土中,沙土中沙子与土的体积比为3:1,种子上覆盖5~IOcm厚的沙土,烧水浸透沙土,控制萌发温度为8~12°C,每隔3~5天补水I次,进行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
[0010]上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的优选条件为:将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0011]上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更优选: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lO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0012]上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的最佳条件为: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0013]本发明直接用CuSO4水溶液对华中五味子种子进行萌发处理,或者用CuSO4水溶液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水溶液进行萌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华中五味子种子裂口率,极大地缩短了种子的裂口时间,对于华中五味子种子解除休眠作用明显,而且有效提高了华中五味子种子发芽率与成苗率,在提闻种子成苗率的同时,比传统育苗方法的出苗时间缩短了 30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最快可在沙藏50天达到裂口高峰,沙藏130天后,种子的裂口率可达到67.67%~94.33%,沙藏140天,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到68.67%~93.33%,沙藏200天,100粒种子的平均成苗数70~92株,适于在华中五味子育种栽培中广泛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5]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来自2011年9月采自陕西省柞水县凤凰镇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基地的华中五味子成熟果实:取同一居群内野生华中五味子浆果透红的果实,清水浸泡,揉搓去除果肉,经漂洗、水浮去掉未成熟种子或空粒,选取沉于水底部种子,室温风干。
[0016]实施例1
[0017]1、种子的预处理
[0018]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0019]2、种子的萌发
[0020]将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埋入沙土中,沙土中沙子与土的体积比为3:1,种子上覆盖8cm厚的沙土,浇水浸透沙土,控制萌发温度为10°C,每隔3天补水I次,使沙土保持湿润状、无积水,保证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需求,进行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
[0021]实施例2
[0022]在实施例1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所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用质量-体积浓度为lmg/L的CuSO4水溶液替换,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23]实施例3
[0024]在实施例1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所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用质量-体积浓度为5mg/L的CuSO4水溶液替换,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25]实施例4
[0026]本实施例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lO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0027]实施例5
[0028]在实施例4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所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替换,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0029]实施例6
[0030]在实施例4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所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用质量-体积浓度为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替换,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0031]对比实施例1
[0032]在实施例1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33]对比实施例2
[0034]在实施例1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35]对比实施例3
[0036]在实施例1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37]实施例7
[0038]在实施例4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取100粒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l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其他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
[0039]实施例8
[0040]在实施例1~7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华中五味子种子的浸泡时间均延长至48小时,其他步骤与相应实施例相同。
[0041]实施例9
[0042]在实施例1~7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I中,华中五味子种子的浸泡时间均缩短至12小时,其他步骤与相应实施例相同。
[0043]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对实施例1~6以及对比实施例1~3中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了观察统计,沙藏30天开始统计裂口数,计算裂口率,每隔20天统计一次,至130天止;种子裂口后,定期观察种子出芽状况,计算发芽率,出现幼苗后,每隔10天统计一次,计算成苗率。试验结果见表1 (表中结果是3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0044]表1不同处理方法对华中五味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0045]
【权利要求】
1.一种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 (1)种子的预处理 将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I~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或者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I~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12~48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2)种子的萌发 将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埋入沙土中,沙土中沙子与土的体积比为3:1,种子上覆盖5~IOcm厚的沙土,烧水浸透沙土,控制萌发温度为8~12°C,每隔3~5天补水I次,进行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1)中,将华中五味子种子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1)中,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00~30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 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华中五味子种子的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的预处理步骤(1)中,将华中五味子种子先用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L的CuSO4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然后用质量-体积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残留液,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得到预处理后的华中五味子种子。
【文档编号】A01C1/00GK103636313SQ20131066450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顾蔚, 张维, 刘芳, 王喆之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