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根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子根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培育种子根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对农作物根(如黄豆、玉米等)的研究,日益受到科学们的重视;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土培法或水培法对其种子进行培育,然后进行观察研究。虽能满足基本的实验需要,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土培法或水培法均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时期的观察,前者因其不是透明介质,每次观察均须把材料取出培养介质;而后者则是因根在其中培养时,根毛则会缩成一团,不能很好的舒展开。2、在选取材料进行实验时,常因根系在土壤或者在水中的移动,与培养介质摩擦而导致根毛受损,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在培育时,种子根系生长状况好且有利于实验观察和取材。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种子根培育装置包括玻璃缸、铁丝架、育种盘和缸盖,育种盘通过铁丝架放置在玻璃缸内,在育种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连通一个用于装水和种子的穴槽。所述通孔设有60-140个,均布在育种盘上,通孔的直径为0.3-0.8cm,所述穴槽呈倒置圆锥状。所述玻璃缸和缸盖均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育种盘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所述铁丝架由上方形铁圈、下方形铁圈和四条铁丝构成,四条铁丝分别连接上方形铁圈和下方形铁圈的四个角,上方形铁圈能够悬挂在所述玻璃缸缸口上,下方形铁圈的口径比所述育种盘的口径小,四条铁丝的中部各设有一个突起,所述育种盘放置在四个突起上。所述下方形铁圈上还放置有一育种盘。所述缸盖上还设有一提手。所述玻璃缸的长、宽、闻分别为20cm、15cm、15cm ;育种盘的长、宽分别为17 cm、12cm ;通孔的行列距为0.8 cmX0.8 cm,穴槽的高为2.5 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环保,能够反复使用;在培育过程中,育种盘的穴槽内注满清水,已萌发的种子的插入通孔中,使种子的三分之二浸没在水中,留种子有胚一端暴露在空气中,使作物种子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透明的玻璃缸,更方便观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取到完整的根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铁丝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育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子根培育装置,包括玻璃缸1、铁丝架2、育种盘3和缸盖4。玻璃缸I和缸盖4均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而育种盘3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育种盘3通过铁丝架2放置在玻璃缸I内,在育种盘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每个通孔对应连通一个用于装水和种子的穴槽32。铁丝架2由上方形铁圈21、下方形铁圈22和四条铁丝23构成,四条铁丝23分别连接上方形铁圈21和下方形铁圈22的四个角,上方形铁圈21能够悬挂在玻璃缸I缸口上,下方形铁圈22的口径比育种盘3的口径小,四条铁丝23的中部各设有一个突起24,在四个突起24上和下方形铁圈22上各放置有一个育种盘3。通孔31设有60-140个,均布在育种盘上,每个通孔的直径为0.3-0.8cm,本实施例中,通孔31可以开设有60个、80个、100个、120个、140个等,而通孔31的直径可以为
0.3cm、0.5cm、0.8cm等。对于通孔31的个数和直径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穴槽32呈倒置圆锥状且高度为2.5 cm ;其个数与通孔31的个数一一对应。当然,穴槽32的高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3cm、3.5cm等,也是可以的。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缸I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5cm、15cm;育种盘3的长、宽分别为17 cm、12 cm ;育种盘3上的通孔31的行列距为0.8 cmX0.8 cm,缸盖上还设有一提手41。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向育种盘3的穴槽32内注满清水,然后将已萌发的、生长势一致的种子的插入通孔31中,使种子的三分之二浸没在水中,留种子有胚一端暴露在空气中;然后将育种盘3通过铁丝架2悬置在盛有适量水的玻璃缸I的水面上方,然后盖上缸盖4,如此,种子根可在一个高湿度的环境中继续生长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能够放置在生化培养中进行实验。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种子根培育装置包括玻璃缸、铁丝架、育种盘和缸盖,育种盘通过铁丝架放置在玻璃缸内,在育种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连通一个用于装水和种子的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60-140个,均布在育种盘上,通孔的直径为0.3-0.8cm,所述穴槽呈倒置圆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缸和缸盖均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育种盘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种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架由上方形铁圈、下方形铁圈和四条铁丝构成,四条铁丝分别连接上方形铁圈和下方形铁圈的四个角,上方形铁圈能够悬挂在所述玻璃缸缸口上,下方形铁圈的口径比所述育种盘的口径小,四条铁丝的中部各设有一个突起,所述育种盘放置在四个突起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形铁圈上还放置有一育种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还设有一提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根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缸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5cm、15cm ;育种盘的长、宽分别为17 cm、12 cm ;通孔的行列距为0.8 cmX0.8 cm,穴槽的高为2.5 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种子根培育装置,包括玻璃缸、铁丝架、育种盘和缸盖,育种盘通过铁丝架放置在玻璃缸内,在育种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连通一个用于装水和种子的穴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环保,能够反复使用;在培育过程中,育种盘的穴槽内注满清水,已萌发的种子的插入通孔中,使种子的三分之二浸没在水中,留种子有胚一端暴露在空气中,使作物种子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透明的玻璃缸,更方便观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取到完整的根进行实验。
文档编号A01C1/00GK203027676SQ201320014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梁菁燕, 莫亿伟, 谢江辉, 胡会刚, 胡玉林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