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9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料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料塔。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行业的发展,目前现代化畜牧养殖场均采用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供料系统,在舍外设置料塔,向舍内料线进行自动供料。一般在料塔的塔体大多设置有一至二个圆形料位观察孔,以便于观察料塔内的料位,方便及时进行加料。但是由于料塔的塔底成漏斗形,料塔内部落料口正上方饲料仅受重力作用,落料速度较快,靠近塔底壁的饲料除了受重力的作用还受到漏斗底壁的支撑力作用,与处于中心位置的饲料下落的速度不同,造成落料不均匀,这样,经常出现料塔内部下料不均匀,中间下料快,四周下料慢的现象。而且,工作人员在观察饲料的数量时,因受料位不平的影响,及观察孔设置的局限性,经常出现观察偏差,以致出现不能及时补充饲料的问题,有时甚至造成缺料的现象,且料塔周边的饲料不能得到有效的 更新,容易造成积压,时间长了可能产生变质,造成饲料浪费,困扰着养鸡场的管理。因此,如何解决料塔内下料不均匀,中间下料快,四周下料慢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塔,以解决料塔内下料不均匀,中间下料快,四周下料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塔,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落料口 ;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伸入所述塔体内,且靠近所述落料口的一端。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搅拌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与该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提供动力。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传动机构,所述锥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装置相连。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塔体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塔体的轴向分布的料位观察带,所述料位观察带为透明状,且刻有容积刻度。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料位观察带的最小刻度单位为0.1立方米,最大刻度为所述塔体的容量。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料位观察带通过螺栓设置于所述塔体上。[0017]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塔体由压轧有螺纹状压痕的镀锌钢板制成。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侧面的梯子。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塔盖,以及与所述塔盖相连的塔盖牵引绳。优选地,在上述料塔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塔盖上的驱鸟装置。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塔,当料塔向鸡舍输送料的同时,搅拌装置旋转,物料因受到搅拌的作用力,使靠近料塔周边物料受到力的作用均匀下料,解决了出现中间下料快、周边下料慢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中,塔体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塔体的轴向分布的料位观察带,所述料位观察带为透明状,且刻有容积刻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料位观察带,便于了解料塔内消耗的饲料的数量,以便及时补充饲料,料塔壁所装的料位观察带解决了不易观察的问题,两种方式结合可以达到控制下料的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料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支架;2为落料口 ;3为驱动电机;4为搅拌装置;5为梯子;6为塔体;7为塔盖牵引绳;8为塔盖;9为料位观察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塔,以解决料塔内下料不均匀,中间下料快,四周下料慢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料塔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塔,包括支架1、塔体6和搅拌装置4。其中,支架1为设备的安装支架,起到支撑塔体6的作用。塔体6设置于支架I上,塔体6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落料口 2,饲料由入料口倒入塔体6内,饲料由落料口 2落出。搅拌装置4设置于支架1上的,搅拌装置4的一端伸入塔体6内,伸入塔体6内的部分,优选地设置在塔体6的圆锥和圆柱交界处,且靠近落料口 2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塔,当料塔向鸡舍输送料的同时,搅拌装置旋转,物料因受到搅拌的作用力,使靠近料塔周边物料受到力的作用均匀下料,解决了出现中间下料快、周边下料慢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4通过驱动电机3和与该驱动电机3连接的传动机构提供动力。驱动电机3与料塔输送饲料电机同步运行,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传动机构,锥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3相连,输出端与搅拌装置4相连。搅拌装置4为具有多个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也可为螺旋搅拌装置。搅拌叶片可以是单只、双只、三只或者更多数量,搅拌叶片的材料可为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搅拌叶片的数量和材料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塔体6的侧面还设置有沿塔体6的轴向分布的料位观察带9,料位观察带9为透明状,且刻有容积刻度。料位观察带9可采用玻璃、钢化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料位观察带9,料位观察带9沿塔体6的轴向分布,具有更宽泛的观察范围,便于了解料塔内消耗的饲料的数量,以便及时补充饲料,料塔壁所装的料位观察带9解决了不易观察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料位观察带9的最小刻度单位为0.1立方米,最大刻度为塔体6的容量,即塔体6内的饲料只要缺少0.1立方米便会通过该料位观察带9观察到。具体的,料位观察带9通过螺栓设置于塔体6上,当然料位观察带9还可通过内嵌式或者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塔体6。本实用新型对料位观察带9的具体安装方式不作限定,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方式实现装配,只要能够保证料位观察带9装配后的完整性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 实施例中,塔体6由压轧有螺纹状压痕的镀锌钢板制成。除此之外,塔体6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料、塑料板、有机材料制成,本文对塔体6的材料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塔体6侧面的梯子5,以方便加料。入料口处还可设置有塔盖8,与塔盖8连接有塔盖牵引绳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塔盖8上的驱鸟装置(图中未示出),该驱鸟装置用于驱赶鸟类,避免其落在塔盖8上,保证了料塔顶部的卫生。驱鸟装置可以为随风自己转动的3个镜子,镜子反射太阳光转动可以产生驱鸟效果,减少了小鸟在料塔顶部的停留,保证了料塔顶部的卫生。驱鸟装置还可通过风车、人形玩具等进行替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塔体6的外壁装有透明的料位观察带9,料塔装有搅拌系统,在料塔落料时,驱动电机3驱动搅拌装置4进行搅拌,使靠近料塔周边物料受到力的作用均匀下料,解决了出现中间下料快、周边下料慢的问题,便于了解料塔内消耗的饲料的数量以便及时补充饲料,料塔壁所装的料位观察带9解决了不易观察的问题,两种方式结合可以达到控制下料的效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料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I); 设置于所述支架(I)上的塔体(6),所述塔体(6)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落料口(2); 设置于所述支架(I)上的搅拌装置(4 ),所述搅拌装置(4 )的一端伸入所述塔体(6 )内,且靠近所述落料口(2)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通过驱动电机(3)和与该驱动电机(3)连接的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传动机构,所述锥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装置(4)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6)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塔体(6)的轴向分布的料位观察带(9),所述料位观察带(9)为透明状,且刻有容积刻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位观察带(9)的最小刻度单位为0.1立方米,最大刻度为所述塔体(6)的容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位观察带(9)通过螺栓设置于所述塔体(6)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6)由压轧有螺纹状压痕的镀锌钢板制成。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6)侧面的梯子(5)。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塔盖(8),以及与所述塔盖(8)相连的塔盖牵引绳(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塔盖(8)上的驱鸟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塔,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落料口;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伸入所述塔体内,且靠近所述落料口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塔,当料塔向鸡舍输送料的同时,搅拌装置旋转,物料因受到搅拌的作用力,使靠近料塔周边物料受到力的作用均匀下料,解决了出现中间下料快、周边下料慢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K39/01GK203072642SQ201320095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吴法增, 刘学景, 曹务亮 申请人: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