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24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中的石斑鱼幼鱼养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
背景技术
石斑鱼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也非常高。正是由于其较高的市场需求以及可观的价值利润,近些年来,我国石斑鱼的人工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增。石斑鱼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石斑鱼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因而,在石斑鱼幼鱼养殖阶段,需要通过遮蔽物等方式对石斑鱼进行有效的分离。因此,需要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避免小个体石斑鱼被大个体石斑鱼吞食,有利于提高石斑鱼幼鱼人工养殖的成活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配重和多根圆管,多根圆管并列组成两排,两排圆管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叠加在一起,两排圆管叠加组合的四个角落均固定有配重。
所述圆管为PVC圆管。所述配重为石坠。所述固定支架呈十字架结构。所述圆管的管径为3.33-6.66厘米。所述圆管的长度为40-50厘米。每排圆管由6-8根圆管并列组成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避免小个体石斑鱼被大个体石斑鱼吞食,有利于提高石斑鱼幼鱼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支架3、配重2和多根圆管1,多根圆管I并列组成两排,两排圆管I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垂直叠加在一起,两排圆管I叠加组合的四个角落均固定有配重2。其中,所述圆管I为PVC管,PVC管的管径为I寸(即3.33厘米)至2寸(即6.66厘米),长度为40_50cm,每一排PVC管由6-8根PVC管组成;所述配重2为石坠;所述固定支架3呈十字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需求选择适宜管径的PVC管,并根据养殖条件确定适宜的PVC管根数,将PVC管并列组成两排,两排PVC管通过固定支架垂直叠加在一起,在两排PVC管叠加组合的四个角落各固定一个石坠,然后将装置放入养殖池中。实施结束后,将本实用新型取出即可 。
权利要求1.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配重(2)和多根圆管(1),其特征在于,多根圆管(I)并列组成两排,两排圆管(I)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垂直叠加在一起,两排圆管(I)叠加组合的四个角落均固定有配重(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I)为PVC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2)为石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呈十字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I)的管径为3.33-6.66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I)的长度为40-5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圆管(I)由6-8根圆管并列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斑鱼幼鱼养殖用隐蔽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配重和多根圆管,多根圆管并列组成两排,两排圆管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叠加在一起,两排圆管叠加组合的四个角落均固定有配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避免小个体石斑鱼被大个体石斑鱼吞食,有利于提高石斑鱼幼鱼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105335SQ20132010328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王建钢, 彭士明, 施兆鸿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