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5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剥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十字花科作物授粉器具,特别是指一种剥蕾器。
背景技术
在选育十字花科蔬菜(特别是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过程中,为克服其花期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现象,通常采取镊子人工剥蕾,露出雌蕊柱头,授以自株花粉的方法,人工剥蕾存在着费时费力,且剥蕾时会因不慎操作而损伤雌蕊的问题。现有剥蕾器为圆柱状金属管,内嵌螺旋刀片,操作时,将剥蕾器套在花蕾的外面,通过旋转,使内嵌的旋转刀片将花瓣及花瓣里面的雄蕊切除。每次操作需将剥蕾器内嵌的刀片准确置于花蕾的适当位置,在进行位置判断时,需使眼睛对准金属管的孔道,由于在纵向角度观察时不易于确定内嵌螺旋刀片与花瓣的相对位置,所以,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器具制作难度大、操作费时且误操作率较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的十字花科作物剥蕾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方案是:剥蕾器,包括呈轴对称分布的两动作臂,两动作臂底部连接形成结合部,两动作臂顶部相对分布形成夹持部,两动作臂沿结合部转动呈钳式配合;两夹持部的相邻内侧分别开设有与花蕾适配的弧形刃口,两弧形刃口贴合后所形成圆孔的直径不小于花蕾的雌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造还有:为保证安全操作,避免误伤操作者,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所述的夹持部顶端外侧呈平滑过渡的曲面结构。为方便动作臂的复位,以实现快捷操作,优选的结构设计是,两动作臂采用自复位开启的钳式结构。可以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功能的实现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弹簧钢(制作镊子类器具的材料)或在两动作臂之间加装复位簧的技术手段实现,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两动作臂张开,将花蕾纳入弧形刃口之间,轻松发力夹捏花蕾,即可将花瓣、雄蕊剥下并与雌蕊分离。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2、操作简便、省力。左、右手均可实现夹持操作,用力方式符合人体学原理。3、去雄彻底、步骤简单、效率高。由于采用弧形刃口组成的剪切口结构,在夹持花瓣和雄蕊时,轻松发 力夹捏即可将花瓣、雄蕊与雌蕊剥离。一次性剥离成功率达98.7%,省时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弧形刃口 ;2、夹持部;3、动作臂;4、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包括呈轴对称分布的两动作臂3,两动作臂3底部连接形成结合部4,两动作臂3顶部相对分布形成夹持部2,两动作臂3沿结合部4转动呈钳式配合;两夹持部2的相邻内侧分别开设有与花蕾适配的弧形刃口 1,两弧形刃口 I贴合后所形·成圆孔的直径不小于花蕾的雌蕊。所述的夹持部2顶端外侧呈平滑过渡的曲面结构。两动作臂3采用自复位开启的钳式结构。采用弹簧钢(制作镊子类器具的材料)作为剥蕾器的制作材质。
权利要求1.剥蕾器,包括呈轴对称分布的两动作臂(3),两动作臂(3)底部连接形成结合部(4),两动作臂(3)顶部相对分布形成夹持部(2),两动作臂(3)沿结合部(4)转动呈钳式配合;其特征在于两夹持部(2)的相邻内侧分别开设有与花蕾适配的弧形刃口( I ),两弧形刃口( I)贴合后所形成圆孔的直径不小于花蕾的雌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部(2)顶端外侧呈平滑过渡的曲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动作臂(3)采用自复位开启的钳式结构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十字花科作物授粉器具,特别是指一种剥蕾器。包括呈轴对称分布的两动作臂,两动作臂底部连接形成结合部,两动作臂顶部相对分布形成夹持部,两动作臂沿结合部转动呈钳式配合;两夹持部的相邻内侧分别开设有与花蕾适配的弧形刃口,两弧形刃口贴合后所形成圆孔的直径不小于花蕾的雌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器具制作难度大、操作费时且误操作率较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H1/02GK203120630SQ20132014144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申志彬, 申志恒, 王僧虎, 武延生, 石晓云 申请人:邢台市蔬菜种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