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圆形粉皮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皮机,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粉皮是对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制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统称。粉皮易做又经济,可口又不腻,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柔润嫩滑、口感筋道等特点,是中国百姓最喜欢的传统食品之一。然而目前传统的手工生产粉皮方式,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规模。针对这种情况,粉皮制作逐渐由机械化程度高的粉皮机所替代。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_和楽.-上料_急蒸_缓蒸_冷却_粉皮脱尚-粉皮切断_粉皮成型-包装。传统粉皮机生产的粉皮,经低温冷却后用运输带运送至切割机,自动切成段,输送至下道工序。切割机切出的粉皮多为方形或条形,与传统的圆形粉皮大相径庭。如若切割成圆形,其余料需重复浸泡、打浆等工作过程,延长制作时间,提高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圆形粉皮成型装置,能够连续生产圆形粉皮并且大大减少原料浪费,降低粉皮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包括上模辊1,辊轴A2,支撑架3,下托辊4,辊轴B5和圆形凹槽6,上模辊I通过辊轴A2与支撑架3相连,下托辊4平行设置在上模辊I下方,下托辊4通过辊轴B5与支撑架3相连,上模辊I表面设置圆形凹槽6,粉皮机输送带7设置在上模辊I与下托辊4之间。所述的支撑架3上端设置距离调节装置8,辊轴A2通过距离调节装置8与支撑架3相连,方便调节上模辊与下托辊纵向距离,适应性强,且安装方便。所述的上模辊I,包括辊柱9和柔性材料层10,柔性材料层10套在辊柱9上,方便柔性材料层10的安装和更换。所述的柔性材料层10为聚氨酯柔性材料层,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解性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上模辊通过辊轴A与支撑架相连,下托辊平行设置在上模辊下方,下托辊通过辊轴B与支撑架相连,上模辊表面设置圆形凹槽,粉皮机输送带设置在上模辊与下托辊之间,上模辊和下托辊均与输送带相靠接;粉皮机工作时,粉皮机输送带带动上模辊和下托辊旋转,上模辊和下托辊辊压形成生圆形粉皮浆,然后进入蒸箱蒸煮成型,再自然晾干、冷却包装,上模辊将多余的粉皮糊碾压回流,多余的粉皮糊回流后,随时进行重新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上模辊和下托辊与输送带表面配合工作,形成生圆形粉皮浆,然后进入蒸箱蒸煮成型,再自然晾干、冷却包装,结构简单,能连续生产圆形粉皮、效率高。2、节约原材料,上模辊将多余的粉皮糊碾压回流,多余的粉皮糊回流后,随时进行重新制作,避免粉皮成型后进行切割,余料需重新浸泡、打浆等工作过程,缩短制作时间,节约制作成本。3、安装方便无需额外动力,由输送带带动行走,减少整机的体积和重量。4、本实用新型可以与各种规格的粉皮机配合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模辊的展开示意图。其中,1-上模棍,2-辊轴A,3-支撑架,4-下托棍,5_辊轴B,6_圆形凹槽,7_粉皮机输送带,9-辊柱,10-柔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包括上模辊1,辊轴A2,支撑架3,下托辊4,辊轴B5和圆形凹槽6,上模辊I通过辊轴A2与支撑架3相连,下托辊4平行设置在上模辊I下方,下托辊4通过辊轴B5与支撑架3相连,上模辊I表面设置圆形凹槽6,粉皮机输送带7设置在上模辊I与下托辊4之间。所述的支撑架3上端设置距离调节装置8,辊轴A2通过距离调节装置8与支撑架3相连,方便调节上模辊与下托辊纵向距离,适应性强,且安装方便。所述的上模辊I,包括辊柱9和柔性材料层10,柔性材料层10套在辊柱9上,方便柔性材料层10的安装和更换。所述的柔性材料层10为聚氨酯柔性材料层,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解性等优点。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上模辊通过辊轴A与支撑架相连,下托辊平行设置在上模辊下方,下托辊通过辊轴B与支撑架相连,上模辊表面设置圆形凹槽,粉皮机输送带设置在上模辊与下托辊之间,上模辊和下托辊均与输送带相靠接;粉皮机工作时,粉皮机输送带带动上模辊和下托辊旋转,上模辊和下托辊辊压形成生圆形粉皮浆,然后进入蒸箱蒸煮成型,再自然晾干、冷却包装,上模辊将多余的粉皮糊碾压回流,多余的粉皮糊回流后,随时进行重新制作。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有益效果在于:1、上模辊和下托辊与输送带表面配合工作,形成生圆形粉皮浆,然后进入蒸箱蒸煮成型,再自然晾干、冷却包装,结构简单,能连续生产圆形粉皮、效率高。2、节约原材料,上模辊将多余的粉皮糊碾压回流,多余的粉皮糊回流后,随时进行重新制作,避免粉皮成型后进行切割,余料需重新浸泡、打浆等工作过程,缩短制作时间,节约制作成本。3、安装方便无需额外动力,由输送带带动行走,减少整机的体积和重量。4、本实用新型可以与各种规格的粉皮机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辊(1),辊轴A(2),支撑架(3),下托辊(4),辊轴B(5)和圆形凹槽(6),上模辊⑴通过辊轴A(2)与支撑架(3)相连,下托辊(4)平行设置在上模辊(I)下方,下托辊(4)通过辊轴B (5)与支撑架(3)相连,上模辊(I)表面设置圆形凹槽¢),粉皮机输送带(7)设置在上模辊(I)与下托辊(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上端设置距离调节装置(8),辊轴A (2)通过距离调节装置(8)与支撑架(3)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辊(I),包括辊柱(9)和柔性材料层(10),柔性材料层(10)套在辊柱(9)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层(10)为聚氨酯柔性材 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粉皮成型装置,包括上模辊,辊轴A,支撑架,下托辊,辊轴B和圆形凹槽,上模辊通过辊轴A与支撑架相连,下托辊平行设置在上模辊下方,下托辊通过辊轴B与支撑架相连,上模辊表面设置圆形凹槽,粉皮机输送带设置在上模辊与下托辊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上模辊和下托辊与输送带表面配合工作,形成生圆形粉皮浆,然后进入蒸箱蒸煮成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2、节约原材料,上模辊将多余的粉皮糊碾压回流,避免粉皮成型后进行切割,缩短制作时间,节约制作成本。3、安装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减少整机的体积和重量。
文档编号A23P1/10GK203152461SQ20132020782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王稳 申请人: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