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1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上使用的收获铲,尤其涉及一种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
背景技术
目前, 传统大蒜收获是依靠人工挖掘,然后将根苗与果实分离,这种人工的收获过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拥有大面积大蒜种植的农户对大蒜机械化收获有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机械化程度高,工作了效率高且不损伤大蒜果实的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它包括收获铲本体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获铲本体5的下部设有收获铲1,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与一连接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腿2的上部设有安装定位槽4,在所述连接腿2上且在所述安装定位槽4的下部设有安装定位孔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收获铲I呈燕尾形,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且在所述连接腿2的连接处平滑的突起,所述收获铲I的底部刀刃左侧、右侧和中部在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收获铲I的长度为28-30厘米,宽度为7-12厘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收获铲本体5的下部设有收获铲1,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与一连接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腿2的上部设有安装定位槽4,在所述连接腿2上且在所述安装定位槽4的下部设有安装定位孔3 ;使用时,通过连接腿2上的安装定位槽4和安装定位孔3与大蒜收获机的架体固定连接后,在收获铲跟随大蒜收获机行走的同时,由于在收获铲I的中部设有平滑的突起,收获铲I可以将大蒜果实平稳的铲出,实现了使用方便灵活,机械化程度高,工作了效率高且不损伤大蒜果实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后视图图3是图1中的左视图图1、2、3中1、收获铲,2、连接腿,3、安装定位孔,4、安装定位槽,5、收获铲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它包括收获铲本体5,在所述收获铲本体5的下部设有收获铲1,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与一连接腿2的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地说:所述收获铲I呈燕尾形,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且在所述连接腿2的连接处平滑的突起,所述收获铲I的底部刀刃左侧、右侧和中部在一条直线上,还可以将所述收获铲I的长度设计为28-30厘米,宽度为7-12厘米,在所述连接腿2的上部设有安装定位槽4,在所述连接腿2上且在所述安装定位槽4的下部设有安装定位孔3 ;使用时,通过连接腿2上的安装定位槽4和安装定位孔3与大蒜收获机的架体固定连接后,在收获铲跟随大蒜收获机行走的同时,由于在收获铲I的中部设有平滑的突起,收获铲I可以将大蒜果实平稳的铲出,实现了使 用方便灵活,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不损伤大蒜果实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它包括收获铲本体(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获铲本体(5)的下部设有收获铲(I),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与一连接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腿(2)的上部设有安装定位槽(4),在所述连接腿(2)上且在所述安装定位槽(4)的下部设有安装定位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铲(I)呈燕尾形,所述收获铲(I)的中部且在所述连接腿(2)的连接处平滑的突起,所述收获铲(I)的底部刀刃左侧、右侧和中部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铲(I)的长度为28-30 厘米,宽度为7-12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蒜收获机专用收获铲,它包括收获铲本体(5),在所述收获铲本体(5)的下部设有收获铲(1),所述收获铲(1)的中部与一连接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腿(2)的上部设有安装定位槽(4),在所述连接腿(2)上且在所述安装定位槽(4)的下部设有安装定位孔(3);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使用方便灵活,机械化程度高,工作了效率高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D33/00GK203152014SQ201320208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韩文, 张沣华 申请人:兖州市华硕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