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玉米脱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21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玉米脱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玉米脱皮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作物,在全国有着广泛的种植。玉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皮作业,现有的大型玉米脱皮机械具有很多优点,其脱皮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玉米的用户,节省劳力。但同样的,其缺陷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多为大型设备,比较笨重,价格昂贵,作业可靠性差,噪音大,成本高,需要电源。上述缺点导致这些设备不适合普通农民用户使用,不便于大面积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简的手动玉米脱皮机,使其更加适用于农村家庭生产,小巧易携,同时便于修理维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底板和机身盖组成壳体,壳体两端各固定设置两个轴承座,两根胶辊分别通过一根轴并排安装在轴承座上;其中一根胶辊为颗粒辊,另一根为带螺旋状凸起的齿辊;两根轴的同侧一端分别安装相匹配的齿轮,且设置摇把与其中一根轴连接;机身盖为圆弧形状,且在机身盖与底板之间设置若干根弹簧。所述胶辊的辊面为高苯乙烯橡胶材料。所述机身盖的两 端分别设置开口。所述底板远离摇把的一端设置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I)小巧易携,结构精简:在不影响装置运转工作的前提下,通过摈弃一些繁杂不合理的零件,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达到更加精简的目的,使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安全,更容易清理维护。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减轻能耗,更加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2)将机身盖改良成圆弧状,来匹配玉米圆筒状的外形,更适合玉米的传送,保证玉米快速顺利通过胶辊部分,提高工作效率。(3)在底板和机身盖之间增加弹簧,从而达到自动调节高度来适应不同大小的玉米以保证其受力的目的。

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装置的仰视图;图5为图3中A-A的剖面图。[0018]图中标号:1-摇把;2_胶棍;3_轴;4_齿轮;5_轴承座;6_底板;7_机身盖;8_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玉米脱皮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该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5所不。底板6和机身盖7组成壳体,壳体两端各固定设置两个轴承座5,两根胶辊2分别通过一根轴3及轴承8并排安装在轴承座5上;其中一根胶辊为颗粒辊,另一根为带螺旋状凸起的齿辊,胶辊的辊面为高苯乙烯橡胶材料;两根轴3的同侧一端分别安装相匹配的齿轮4,且设置摇把I与其中一根轴3连接;摇把I通过四角孔套在轴3上,可以任意安装和取下。机身盖7为圆弧形状,通过长螺栓及螺母链接在底板6上,且在机身盖7与底板6之间设置若干根弹簧,可以根据受力自动调节高度。机身盖7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可以作为进料口和出料口。底板6远离摇把的一端设置出口。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脱皮机采用揉搓摩擦原理进行脱皮。当带苞衣玉米果穗由进口进入时,在螺旋辊螺纹作用下使果穗沿纵向轴线方向进入两剥皮辊槽型中。进入槽型的果穗受到两辊外圆轴向推力作用而沿辊作轴向运动,同时,由于两辊旋转方向相同,果穗与两辊接触处受到两个方向切向力作用,形成旋转力矩,使果穗自身轴线旋转;运动过程中,果穗在自身重力和齿辊转动产生抓取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使苞叶被剥下。待脱皮的玉米最好提前晾晒风干,使其皮呈焦干的状态;装置的机身盖根据待脱皮玉米的大小调到最佳的高度;保证装置的各口径处于通畅状态,防止其被阻隔;轴承应适当涂抹润滑油,保证其正常运转。
使用时,将玉 米放进入口处,摇动摇把,玉米通过胶辊部分被剥去外皮,然后玉米就自动从对面的出口处落出来,剥下的外皮从底板的开口处掉落下去。
权利要求1.手动玉米脱皮机,其特征在于,底板(6)和机身盖(7)组成壳体,壳体两端各固定设置两个轴承座(5),两根胶辊(2)分别通过一根轴并排安装在轴承座上;其中一根胶辊为颗粒辊,另一根为带螺旋状凸起的齿辊;两根轴的同侧一端分别安装相匹配的齿轮(4),且设置摇把(I)与其中一根轴连接;机身盖(7)为圆弧形状,且在机身盖(7)与底板(6)之间设置若干根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玉米脱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辊的辊面为高苯乙烯橡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 玉米脱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盖(7)的两端分别设置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玉米脱皮机。其结构为底板和机身盖组成壳体,壳体两端各固定设置两个轴承座,两根胶辊分别通过一根轴并排安装在轴承座上;其中一根胶辊为颗粒辊,另一根为带螺旋状凸起的齿辊;两根轴的同侧一端分别安装相匹配的齿轮,且设置摇把与其中一根轴连接;机身盖为圆弧形状,且在机身盖与底板之间设置若干根弹簧。该装置小巧易携,结构精简,使用方便安全,容易清理维护,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减轻能耗,更加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F11/06GK203152054SQ201320209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沈新, 杨霏, 刘双龙, 陈作, 周天一, 刘衍平, 武鑫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