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7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内部纵向均布长宽相同的2—10竖菇床,菇床长度6.4-8.0m,宽度1.2-1.4m,通道宽0.6-0.7m,每竖菇床设置6层床架;第4层床架边上用尾竹搭建空间架路,可登上空间架路进行采菇等作业;底层床架离地0.3-0.4m,便于采菇等作业;在菇房前后面采用逐块平行排列且幅边重叠的塑料薄膜条幅帘作为墙面和通风窗帘;在菇床竖向两侧面和立柱横向面安装尾竹斜杆加固;菇房和菇床四周边立柱贴地处之间安装尾竹地梁加固,提高菇房抗沉降能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抗沉降能力好,操作安全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房,特别是一种高效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可用于双孢蘑菇和姬松茸等食用菌的栽培。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蘑菇栽培房(以下简称菇房)每竖菇床为5层,层数偏少;菇床宽度
1.5m,宽度偏大,不易对菇床中间部位进行操作;不设空间架路,不方便对上层菇床(四层以上菇床)的管理和采菇等;菇床底层离地0.2m,太低很难操作;床架之间每条通道两端开纱窗,密封性不够好;通道较宽,菇床旁边通道宽0.Sm,菇床之间通道宽1.0m,浪费了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由于现有菇房房架和菇床床架各为独立结构,遇到南方地区常有的台风和暴雨天气时,容易受损甚至倒塌。为此,需要一种稳固性高的高效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以满足蘑菇高效栽培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性和生产效率高的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由菇房、菇床、空间架路组成,菇房和菇床底面为长方型,菇房内部纵向均布长宽相同的2 —10竖菇床,每竖菇床长度为6.4-8.0m,宽度为L 2-1.4m,菇床通道宽0.6-0.7m,使菇床宽度和通道宽度更为合理;每竖菇床底面两侧线和中线上的每八份之一等分点分别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床立柱,菇房底面四边线与菇床立柱贴地点横向和纵向连线的每个交叉点及菇房四角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房立柱;每竖菇床设置为6层床架,增加了一层;第4层床架边上用尾竹搭建与菇房连成一片的空间架路(注:相当于建筑脚手架),可登上空间架路进行采菇等作业,方便实用;底层床架离地0.3-0.4m,第4层床架层高0.6m,其余床架层高0.5m,便于采菇等作业;床架之间每条通道两端墙面不开纱窗,在菇房前后面采用逐块平行排列且幅边重叠的塑料薄膜条幅帘作为墙面和通风窗帘,一可增加塑料薄膜条幅墙面的密封性,二可通过对塑料薄膜条幅接缝的拉开或闭合来控制通风量;在每竖菇床的各竖向两侧面,前边第一根立柱与第四根立柱的两头之间、第六根立柱与第九根立柱的两头之间都交叉固定安装两根尾竹斜杆加固,同时在第二根立柱与第八根立柱的底端部与第五根立柱的顶端部之间固定安装两根呈反向倾斜对顶交叉的尾竹斜杆加固;在相邻的每二竖菇床之间的立柱上安装有尾竹斜杆加固,即:在各竖菇床的第一、五、九排立柱横向面,逐个从左边第一竖至右边第二竖菇床左底端立柱,分别与左边第二竖至右边第一竖菇床右顶端立柱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加固;在各竖菇床的第三、七排立柱横向面,逐个从右边第一竖至左边第二竖菇床右底端立柱,分别与右边第二竖至左边第一竖菇床左顶端立柱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加固,使菇床形成一体,增强稳固性;菇房和菇床四周边立柱贴地处之间的内沿都固定安装尾竹地梁加固,提高菇房抗沉降能力。[0005]所述构成菇床的每根立柱还与所述菇房房顶部的顶架梁(即横梁)相固定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牢固,抗沉降能力好,操作安全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A-A向剖面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B-B向剖面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切面C-C向剖面示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切面D-D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3]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由菇房1、菇床2、空间架路3组成,菇房I和菇床2底面为长方型,菇房I内部纵向均布长宽相同的4竖菇床2,每竖菇床2长度8m,宽度为1.4m,菇床2与相邻菇房I墙面之间的通道宽0.7m,各竖菇床2之间通道宽0.7m ;每竖菇床2底面两侧线和中线上的每八份之一等分点分别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床立柱4,菇房I底面四边线与菇床2立柱4贴地点横向和纵向连线的每个交叉点及菇房I四角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房立柱4 ;每竖菇床2设置为6层床架5,第4层床架边上用尾竹搭建与菇房连成一片的空间架路3 ;底层床架5离地0.3m,第4层床架5层高0.6m,其余床架5层高0.5m ;在菇房I前后面采用逐块平行排列且幅边重叠的塑料薄膜6条幅作为墙面和通风窗帘,塑料薄膜6条幅与房顶固定联接,每块塑料薄膜6条幅之间有0.1m的重叠面,塑料薄膜2条幅与地面接触处长出0.2m ;在每竖菇床2的各竖向两侧面,前边第一根立柱4与第四根立柱4的两头之间、第六根立柱4与第九根立柱4的两头之间都交叉固定安装两根尾竹斜杆7加固,同时在第二根立柱4与第八根立柱4的底端部与第五根立柱4的顶端部之间固定安装两根呈反向倾斜对顶交叉的尾竹斜杆7加固;在相邻的每二竖菇床之间的立柱上安装有尾竹斜杆加固,即:在各竖菇床2的第一、五、九排立柱4横向面,逐个从左边第一竖、第二竖、第三竖菇床2左底端,分别与左边第二竖、第三竖、第四竖菇床2右顶端立柱4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7加固;在各竖菇床的第三、七排立柱横向面,逐个从右边第一竖、第二竖、第三竖右底端,分别与右边第二竖、第三竖、第四竖燕床左顶端立柱4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7加固;燕房I和燕床2四周边立柱4贴地处之间的内沿都固定安装尾竹地梁8加固。
[0014]所述构成菇床2的每根立柱4还与所述菇房I房顶部的顶架梁(即横梁)相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其特征是由菇房(I)、菇床(2)、空间架路(3)组成,菇房(I)和菇床(2)底面为长方型,菇房(I)内部纵向均布长宽相同的2-10竖菇床(2),菇床(2)长度6.4-8.0m,宽度1.2-1.4m,菇床(2)的通道宽0.6-0.7m,每竖菇床(2)底面两侧线和中线上的每八份之一等分点分别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床立柱(4),菇房(I)底面四边线与菇床(2)立柱(4)贴地点横向和纵向连线的每个交叉点及菇房(I)四角固定安装一根尾竹作为菇房立柱(4);每竖菇床(2)设置为6层床架(5),第4层床架边上用尾竹搭建与菇房连成一片的空间架路(3);底层床架(5)离地0.3-0.4m,第4层床架(5)层高0.6m,其余床架(5)层高0.5m ;在菇房(I)前后面采用逐块平行排列且幅边重叠的塑料薄膜(6)条幅作为墙面和通风窗帘,每块塑料薄膜(6)条幅之间有0.1m的重叠面,塑料薄膜(6)条幅与地面接触处长出0.2m;在每竖菇床(2)的各竖向两侧面,前边第一根立柱(4)与第四根立柱(4)的两头之间、第六根立柱(4)与第九根立柱(4)的两头之间都交叉固定安装两根尾竹斜杆(7)加固,在第二根立柱(4)与第八根立柱(4)的底端部与第五根立柱(4)的顶端部之间固定安装两根呈反向倾斜对顶交叉的尾竹斜杆(7)加固;在各竖菇床(2)的第一、五、九排立柱(4)横向面,逐个从左边第一竖至右边第二竖菇床(2)左底端立柱(4),分别与左边第二竖至右边第一竖菇床(2)右顶端立柱(4)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7)加固;在各竖菇床(2)的第三、七排立柱(4)横向面,逐个从右边第一竖至左边第二竖菇床(2)右底端立柱(4),分别与右边第二竖至左边第一竖菇床(2)左顶端立柱(4)之间固定安装一根尾竹斜杆(7)加固;菇房(I)和菇床(2)四周边立柱(4)贴地处之间的内沿都固定安装尾竹地梁(8)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竹构规范化蘑菇栽培房,其特征是所述构成菇床(2)的每根立柱(4 )还与所述菇房(I)房顶部的顶架梁相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523388SQ20132052124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蔡开地, 黄梅卿, 黄金华, 翁文彬, 邱春锦, 郑羡清, 肖庆龙 申请人: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