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授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囊式授粉器,其包括储粉管、气流控制阀、气囊、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储粉管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储粉管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导气管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气流控制阀及第一单向阀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第一单向阀位于气流控制阀与气囊之间,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气囊的进气口处,籍由气流控制阀控制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第一单向阀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储粉管、气流控制阀、气囊、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组成,因此其结构简单且携带方便,并且重量轻使得授粉均匀及授粉准确率高。
【专利说明】气囊式授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授粉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携带方便的气囊式授粉器。
【背景技术】
[0002]农作物授粉主要有昆虫传粉、人工点授、喷雾器喷花粉水悬液、机械喷粉法。昆虫传粉主要是配植好授粉树,然后借助风力、昆虫和鸟类等媒介传播,虽然省工省力,但传粉过程极易遭遇不良环境如低温、降雨、大风等影响而被迫终止,造成授粉不良而减产并影响品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关于人工授粉技术的研究已经很久,传统的人工点授方法包括鸡毛掸子点授、泡沫点授、铅笔头点授、毛笔点授等。人工点授的方式虽然选择性强,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小,坐果率高,果实品质好,但其授粉效率低,如铅笔头人工点授需30小时/人/亩,花粉用量为5.1g ;泡沫点授需18小时/人/亩,花粉用量6.4g ;鸡毛掸子需8小时/人/亩,花粉用量16.Sg ;每个工人工资为20元/小时。因此,采用人工点授投入成本太高,并且由于大部分农作物可授粉期大都为一周左右,对于大面积的农作物如果采用人工点授不仅耗工耗时,而且影响授粉进度。液体授粉技术虽然授粉效率高但存在花粉溶胀死亡、分散不均匀等问题,容易导致授粉坐果率低。机械喷粉主要有电机带动的授粉枪,各种授粉枪也是各具特色,优劣不等,有的授粉枪其授粉准确度高,可选择性强,花粉用量少,但是其授粉效率非常低(28小时/人/亩),不适宜在大面积的农作物基地使用;有的授粉枪授粉效率高,需4小时/人/亩,但是其花粉用量大,每亩223.5g混合花粉(石松子:纯花粉=20:1),折合成纯花粉为10.6g,而且花粉浪费多,成本高。上述这些授粉方式均需要双手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授粉效率;而授粉效率较高的授粉器又一般采用较复杂的结构设计,从而增加了授粉器的重量和维护的困难程度,并且还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
[0003]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授粉均匀且授粉准确率高的气囊式授粉器。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授粉均匀且授粉准确率高的气囊式授粉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式授粉器,其包括储粉管、气流控制阀、气囊、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所述储粉管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阀及第一单向阀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气流控制阀与气囊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处,籍由所述气流控制阀控制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
[0006]较佳地,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缩口径形成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由所述储粉管的后端收缩口径向外延伸形成,因此所述导气管的口径小于所述储粉管的口径,使得气囊提供的气流通过狭小的导气管内时,使得气流较集中,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从而能强有力的对储粉管内的花粉进行冲击,使得花粉能轻易的从出粉口内喷射出。
[0007]较佳地,所述气囊式授粉器还包括纱布,所述纱布可拆卸的罩设于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开口处,形成所述网状的出粉口 ;通过所述纱布自身所具有的网状结构来形成网状的出粉口,取材方便且实用,更换、清洗简单轻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8]较佳地,所述气囊式授粉器还包括弹性圈,所述纱布罩设于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开口处并用所述弹性圈固定;通过所述弹性圈能快速有效的将纱布罩于储粉管前端开口处并固定,简单实用且快捷方便。
[0009]较佳地,所述储粉管呈透明结构;呈透明状的储粉管能随时观察到其内花粉的余量并能使用情况,并且为长期授粉提供了直观的数据统计。
[0010]较佳地,所述储粉管为塑料管。
[0011]较佳地,所述储粉管的外侧还具有供挂绳的两端连接的两扣环;使用时,通过将挂绳套于使用者脖子上,能有效的防止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掉落;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重量轻,在作业地内临时不使用时,可随时挂在脖子上,以备使用,携带方便且轻巧;闲置时,通过所述挂绳可将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挂于墙壁等挂钩上,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包括储粉管、气流控制阀、气囊、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所述储粉管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阀及第一单向阀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气流控制阀与气囊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处,籍由所述气流控制阀控制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使用时,气囊内已充满空气,将出粉口对准需要授粉的农作物的授粉部位,用手挤压气囊,气囊的气流使得第一单向阀打开及第二单向阀关闭,并通过处于打开状态的气流控制阀,最后气流进入储粉管,从而冲击储粉管内的花粉,花粉在气流的冲击下从网状的出粉口内被均匀的喷射出,从而完成对外界农作物的人工授粉,在对农作物人工授粉的过程中,可通过旋转气流控制阀的旋转手柄来调节导气管的孔径大小,从而控制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实现出粉量的任意控制;挤压完气囊后,此时的气囊处于收缩状,不在对气囊进行挤压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大于气囊内的压力,外界大气压使得第二单向阀打开,从而外界空气通过气囊的进气口进入气囊内,与此同时第一单向阀被关闭,进入气囊内的空气逐步使气囊从收缩状恢复至原有的充气状,当气囊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时,外界的空气不在进入气囊内,此时的气囊完全恢复至原状,使用者可再次挤压气囊进行人工授粉,如此反复循环,完成对整个农作物的人工授粉;结构简单且整个人工授粉阶段操作快捷方便,由于其结构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重量轻,使得携带方便且能单手进行操作,可空出另一手用来调节农作物的姿态等,如:空的一只手可提农作物的雌花袋并迅速带上,防止花粉授杂,从而大大提高了授粉的准确率,与此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携带方便且重量轻,出粉口可近距离精准的对准授粉的农作物部位,也大大的提高了授粉的准确率;另,由于出粉口为网状结构,使得喷射的花粉均匀性好,使得授粉均匀可靠,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式授粉器100,其包括储粉管10、气流控制阀20、气囊30、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所述储粉管10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所述储粉管10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 11,所述储粉管10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与所述气囊30的出气口 31连通,所述气流控制阀20及第一单向阀40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12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40位于所述气流控制阀20与气囊30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50安装于所述气囊30的进气口 32处,籍由所述气流控制阀20控制所述气囊30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所述气囊30向所述储粉腔供气时,所述第一单向阀40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50关闭。以下继续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较佳者,所述储粉管10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缩口径形成所述导气管12 ;所述导气管12由所述储粉管10的后端收缩口径向外延伸形成,因此所述导气管12的口径小于所述储粉管10的口径,使得气囊30提供的气流通过狭小的导气管12内时,使得气流较集中,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从而能强有力的对储粉管10内的花粉进行冲击,使得花粉能轻易的从出粉口 11内喷射出。
[0017]较佳者,所述气囊式授粉器100还包括纱布60,所述纱布60可拆卸的罩设于所述储粉管10的前端开口处,形成所述网状的出粉口 11;通过所述纱布60自身所具有的网状结构来形成网状的出粉口 11,取材方便且实用,更换、清洗简单轻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体地,所述气囊式授粉器100还包括弹性圈70,所述纱布60罩设于所述储粉管10的前端开口处并用所述弹性圈70固定;通过所述弹性圈70能快速有效的将纱布60罩于储粉管10前端开口处并固定,简单实用且快捷方便。
[0018]较佳者,所述储粉管10呈透明结构;呈透明结构的储粉管10能随时观察到其内花粉的余量并能使用情况,并且为长期授粉提供了直观的数据统计;具体地,较佳者,所述储粉管10为塑料管。
[0019]较佳者,所述储粉管10的外侧还具有供挂绳90的两端连接的两扣环80 ;使用时,通过将挂绳90套于使用者脖子上,能有效的防止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掉落;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重量轻,在作业地内临时不使用时,可随时挂在脖子上,以备使用,携带方便且轻巧;闲置时,通过所述挂绳90可将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挂于墙壁等挂钩上,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0020]如图1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包括储粉管10、气流控制阀20、气囊30、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所述储粉管10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所述储粉管10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 11,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与所述气囊30的出气口 31连通,所述气流控制阀20及第一单向阀40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12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40位于所述气流控制阀20与气囊30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50安装于所述气囊30的进气口 32处,籍由所述气流控制阀20控制所述气囊30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所述气囊20向所述储粉腔供气时,所述第一单向阀40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50关闭;使用时,气囊30内已充满空气,将出粉口 11对准需要授粉的农作物的授粉部位,用手挤压气囊30,气囊30的气流使得第一单向阀40打开及第二单向阀50关闭,并通过处于打开状态的气流控制阀20,最后气流进入储粉管10,从而冲击储粉管10内的花粉,花粉在气流的冲击下从网状的出粉口 11内被均匀的喷射出,从而完成对外界农作物的人工授粉,在对农作物人工授粉的过程中,可通过旋转气流控制阀20的旋转手柄21来调节导气管12的孔径大小,从而控制气囊30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实现出粉量的任意控制;挤压完气囊30后,此时的气囊30处于收缩状,不在对气囊30进行挤压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大于气囊30内的压力,外界大气压使得第二单向阀50打开,从而外界空气通过气囊30的进气口 32进入气囊30内,与此同时第一单向阀40被关闭,进入气囊30内的空气逐步使气囊30从收缩状恢复至原有的充气状,当气囊30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时,外界的空气不在进入气囊30内,此时的气囊30完全恢复至原状,使用者可再次挤压气囊30进行人工授粉,如此反复循环,完成对整个农作物的人工授粉;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时,可通过旋转气流控制阀20的旋转手柄21,使气流控制阀20完全关闭导气管12,此时无论如何挤压气囊30,气流均无法到达储粉管10内;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结构简单且整个人工授粉阶段操作快捷方便,由于其结构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重量轻,使得携带方便且能单手进行操作,可空出另一手用来调节农作物的姿态等,如:空的一只手可提农作物的雌花袋并迅速带上,防止花粉授杂,从而大大提高了授粉的准确率,与此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式授粉器100携带方便且重量轻,出粉口 11可近距离精准的对准待授粉的农作物部位,也大大的提高了授粉的准确率;另,由于出粉口 11为网状结构,使得喷射的花粉均匀性好,使得授粉均匀可靠,实用性强。
[0021]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气流控制阀20、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002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粉管、气流控制阀、气囊、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所述储粉管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储粉腔,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形成网状的出粉口,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阀及第一单向阀依次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气流控制阀与气囊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处,籍由所述气流控制阀控制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的气流流量,所述气囊向所述储粉腔供气,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缩口径形成所述导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纱布,所述纱布可拆卸的罩设于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开口处,形成所述网状的出粉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圈,所述纱布罩设于所述储粉管的前端开口处并用所述弹性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管呈透明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管为塑料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管的外侧还具有供挂绳的两端连接的两扣环。
【文档编号】A01H1/02GK203505243SQ20132058092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兰海, 钟成, 林海建, 殷丽琴, 张志明, 潘光堂, 沈亚欧, 张永中, 周树峰, 江舟, 向葵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