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7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机船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秧机船板,其包括通过吹塑形成的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的船板主体,船板主体的底壁上设有向内凹进且沿其长度设置的多处沉槽,多处沉槽间隔设置且前部为圆锥形,每一沉槽内分别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浮动柱,浮动柱具有前端的分流段、中部的直流段和伸出船板主体后部的伸出段,所述分流段的形状为与沉槽前部的形状相适应的圆锥形,伸出段自前往后逐渐渐缩且后端部向上翘起形成呈弯弧状的翘尾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流、聚垄效果好以及前行阻力小的优点,能带来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插狹机船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上用的船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插秧机的船板是由玻璃钢制成的,它是通过在玻璃丝上面刷环氧树脂、多层粘接在一起而成的实心结构。上述结构的玻璃钢浮板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重量大,强度低,不耐冲击和易变形,使用过程中,易起层和破裂。现有使用塑料进行吹塑一体成型的船板,船板上的浮动柱与船板主体一体成型,当浮动柱损坏时整条船板报废,使用成本大大增力口,并且由于一体成型的工艺限制,其浮动柱的泥浆分流、聚垄作用有限,不利于提高插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泥浆分流、聚垄和使用成本低的插秧机船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插秧机船板,其包括通过吹塑形成的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的船板主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船板主体的底壁上设有向内凹进且沿其长度设置的的多处沉槽,多处沉槽间隔设置且前部为圆锥形,每一沉槽内分别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浮动柱,浮动柱具有前端的分流段、中部的直流段和伸出船板主体后部的伸出段,所述分流段的形状为与沉槽前部的形状相适应的圆锥形,伸出段自前往后逐渐渐缩且后端部向上翘起形成呈弯弧状的翘尾部。
[0005]所述船板主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实心沉台,沉台上设有插孔,浮动柱上设有插入插孔的插柱,船板主体的顶壁上装有螺接在插柱上的螺母。
[0006]所述船板主体的顶壁上还装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支撑架,多个浮动柱上分别设有穿过船板主体的插柱,连接支撑架上装有螺接在插柱上的螺母。
[0007]所述浮动柱的两侧部设有翼板,翼板的厚度与沉槽的深度相适应,浮动柱的底面为弧面。
[0008]所述船板主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水口,注水口上安装有封堵。
[0009]所述分流段和直流段上具有中空的填充腔,填充腔中填充有泡沫。
[0010]上述结构的插秧机船板,采用了浮动柱与船板主体两体结构,因而当单个的浮动柱损坏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浮动柱的形状结构设计,更有利于淤泥分流并聚垄,防止淤泥将已经插好的秧苗掩埋,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即提高了插秧质量,并且采用该结构的浮动柱,整个船板与水田摩擦面积小,插秧机工作时工作阻力小,提闻了插秩机的行进速度,进而提闻了插秩机的工作效率。
[0011]通过上述不难得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流、聚垄效果好以及前行阻力小的优点,能带来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后视图;
[0015]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以图1在图纸上的方向确定前后和上下位置,图纸的上方为前、下方为后;垂直进入图纸的方向为下,垂直离开图纸的方向为上。
[0018]如图1和图2、图3和图4所示,该插秧机船板包括通过吹塑形成的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的船板主体1,船板主体1的底壁上设有向内凹进且沿其长度设置的的多处沉槽2,多处沉槽2间隔设置且前部为圆锥形,每一沉槽2内分别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浮动柱3,浮动柱3可采用钢材制成,多个浮动柱3的伸出长度不同,图中设置了七个浮动柱,中间的五个浮动柱采用三长两短的设置且长短间隔设置,最外侧的浮动柱3伸出长度最短,这种设置能最大的减小行走阻力,并且外侧的浮动柱3可以有利于插秧机的拐弯,浮动柱3具有前端的分流段31、中部的直流段32和伸出船板主体后部的伸出段33,所述分流段31的形状为与沉槽2前部的形状相适应的圆锥形,伸出段33自前往后逐渐渐缩且后端部向上翘起形成呈弯弧状的翘尾部4,所述船板主体1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水口 11,注水口 11上安装有封堵12,可向船板主体1的内腔中注入水,适当增加船板主体的重量,有利于浮动柱的分流起垄,分流段31和直流段32上具有中空的填充腔,直流段32的后部设有填充口,该填充腔中填充有泡沫1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延长浮动柱的使用寿命且有利于浮动柱的分流起垄。
[0019]如图1和图3所示,浮动3的两侧部设有翼板5,翼板5的厚度与沉槽2的深度相适应,翼板5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淤泥进入沉槽2中,浮动柱3的底面为弧面,具有弧面的浮动柱3可大大降低行走阻力。
[0020]如图2和图4所示,船板主体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实心沉台6,沉台6上设有插孔,浮动柱3上设有插入插孔的插柱8,船板主体1的顶壁上装有螺接在插柱8上的螺母9,上述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淤泥自浮动柱3和船板主体1之间的缝隙进入,保障螺母9与插柱8的稳定连接,防止因淤泥或泥水进入后长时间的浸泡而出现的浮动柱3难以卸下的现象,松开螺母9即可轻松拆卸下浮动柱3。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船板主体1的顶壁上还装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支撑架10,多个浮动柱3上分别设有穿过船板主体的插柱8,连接支撑架10上装有螺接在插柱8上的螺母9,连接支撑架10可将多个浮动柱3连为一体,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单个浮动柱3松动的现象,并且连接支撑架10还可以作为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插秧机上的其他部件。
[0022]本实用新型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在上述结构描述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设计出吹塑模,并利用吹塑机进行生产制作,具体制作工艺不再赘述。
[0023]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秧机船板,包括通过吹塑形成的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的船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船板主体的底壁上设有向内凹进且沿其长度设置的的多处沉槽,多处沉槽间隔设置且前部为圆锥形,每一沉槽内分别连接有向后延伸的浮动柱,浮动柱具有前端的分流段、中部的直流段和伸出船板主体后部的伸出段,所述分流段的形状为与沉槽前部的形状相适应的圆锥形,伸出段自前往后逐渐渐缩且后端部向上翘起形成呈弯弧状的翘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主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实心沉台,沉台上设有插孔,浮动柱上设有插入插孔的插柱,船板主体的顶壁上装有螺接在插柱上的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主体的顶壁上还装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支撑架,多个浮动柱上分别设有穿过船板主体的插柱,连接支撑架上装有螺接在插柱上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柱的两侧部设有翼板,翼板的厚度与沉槽的深度相适应,浮动柱的底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主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水口,注水口上安装有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插秧机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段和直流段上具有中空的填充腔,填充腔中填充有泡沫。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537815SQ20132070066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杨光福 申请人:潍坊金福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