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在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在预成形腔的一端设置有成形压杆,在预成形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预成形腔的出口相对接的接袋口,成形压杆的压头可穿过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定量料仓,定量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进料口的长度且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分布。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预成形腔的进料设置成沿着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分布,且使得预成形腔的进料口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同时使定量料仓的出料口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方向排列,从而可保证快速落料及培养料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使装袋后的培养袋更加符合生产的要求。
【专利说明】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成形装置,特别是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袋栽食用菌培养料的装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冲压式,另一种为螺旋输送式。目前的装袋方式由于结构原因,存在以下不足:
[0003]1.冲压式:冲压式装袋机设有多个工位,在接料工位时,培养料自出料口落入装设于出料口处的菌袋,通过菌袋的承接长度即容料体积对培养料进行定量。培养料定量装入后,菌袋转移至压实工位,由挤压杆自袋口处向下运动对培养料进行压实。该方式由于培养料松散状态时密度较小并且不均匀,需较长的承接长度用于容纳松散的培养料而且每袋的装料量误差较大。此外,由于培养料是通过自重落入菌袋,因此当菌袋直径较小时且(或)承接长度较长时,培养料流通不畅或形成拱塞,致使进料量不足甚至无法进料。该装袋方式主要适用于菌袋直径较大且菌袋长度较短的食用菌,如金针菇、杏鲍菇等。
[0004]2.螺旋输送式:螺旋输送式工作时,整个菌袋先套接于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处承接培养料,菌袋在装料时低速后退使送入的培养料得到压实,由于受结构限制,其装料量依靠退袋速度及装料长度来控制,造成每袋的装料量不易准确控制。此外,由于螺旋输送机工作时,物料为连续输送,因此在换袋时必须停机或停止螺旋转动,否则会导致物料的抛撒。该装袋方式主要适用于菌袋直径较小且(或)菌袋长度较长的食用菌,如香菇、木耳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准确定量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
[0006]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所述的装袋装置包括有定量料仓,预成形腔,成形压杆、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在预成形腔的一端设置有成形压杆,所述的成形压杆的压头可伸入到预成形腔的内腔,在预成形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预成形腔的出口相对接的接袋口,成形压杆的压头可穿过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定量料仓,定量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进料口的长度且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分布,预成形腔在处于挤压状态时进料口处于封闭状态。
[0007]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在工作时,将食用菌培养袋装在接袋口侧,将定量好的培养料或直接定量料仓定量再由定量料仓落入成形仓,而后封闭进料口,使成形舱处于封闭状态,然后启动成形压杆,使其沿着预成形腔运动,在实现将培养料推入食用菌培养袋的同时并实现挤压,由于从预成形腔的上方将培养料沿着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落料,且由于定量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仓的进料口长度,且预成形仓的进料口长度等同于预成形仓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培养料可均匀的落入筒状体的成形腔,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当中因为从筒状体的一端进料带来的落料不均匀,进而无法均匀成形的情况发生。
[0008]所述的预成形腔的结构或为包括一个筒状体,在筒状体的上方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的进料口,在进料口上设置有弧形的与筒状体等径的封板。
[0009]所述的预成形腔的结构为由两半对抱的筒状体构成,两半构成的筒状体在处于挤压状态时处于合抱的状态,在处于装料时两者具有开口以便进料。
[0010]所述的筒状体的两半或为一开口侧铰接在一起,筒状体的两半或采用气缸或液压缸进行驱动实现运动并实现定位,或采用锁紧装置进行锁紧。
[0011]所述的筒状体的两半为可做相向的靠近或远离移动,且两半的一开口侧设置有将开口侧密封的封板。
[0012]这种结构的筒状体的两半结构,在需要填料时,使两半远离,加完料后,使两半靠近即可。
[0013]所述的筒状体两半的相向运动,或为一半不动,另一半靠拢;或为两半都做相向或相反运动。
[0014]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还包括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的送料口对准定量料仓的进料口,在定量料仓处还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0015]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方法及装置,由于将预成形腔的进料设置成沿着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分布,且使得预成形腔的进料口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同时使定量料仓的出料口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方向排列,从而可保证快速落料及培养料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使装袋后的培养袋更加符合生产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21]标号说明I定量料仓2预成形腔21筒状体3成形压杆4接袋口 21进料口 5送实装置6称重传感器7培养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所述的装袋装置包括有定量料仓1,预成形腔2,成形压杆3、接袋口 4,在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 21,所述的进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在预成形腔的一端设置有成形压杆,所述的成形压杆的压头可伸入到预成形腔的内腔,在预成形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预成形腔的出口相对接的接袋口,成形压杆的压头可穿过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定量料仓,定量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进料口的长度且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分布,预成形腔在处于挤压状态时进料口处于封闭状态。所述的预成形腔的结构为由两半对抱设立的筒状体构成,两半构成的筒状体在处于挤压状态时处于合抱的状态,在处于装料时两者具有开口以便进料。所述的筒状体21的两半或为一开口侧铰接在一起,筒状体的两半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实现运动并压紧。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还包括有送料装置5,送料装置的送料口对准定量料仓的进料口,在定量料仓处还设置有称重传感器6。
[0025]在使用时先将食用菌培养料放进定量料仓、或先定量再放进料仓,将食用菌培养袋7套在预成形腔的一端,所述的预成形腔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的进料口,进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而后将预成形腔进料口打开,使得食用菌培养料沿着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均匀落料,而后关闭预成形腔进料口,从预成形腔的另一端进行挤压将培养料推压到食用菌培养袋中即可实现食用菌培养料的装袋。所述的预成形腔进料口的打开与关闭或为将预成形腔采用两半对抱设置的筒状体构成,两部分的筒状体或为采用相对旋转的方式进行。所述的相对旋转为将筒状体的两半的一侧铰接在一起,而后使得两半可沿着铰接侧转开或闭合。
[0026]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袋装置包括有定量料仓,预成形腔,成形压杆、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的长度,在预成形腔的一端设置有成形压杆,所述的成形压杆的压头可伸入到预成形腔的内腔,在预成形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预成形腔的出口相对接的接袋口,成形压杆的压头可穿过接袋口,在预成形腔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定量料仓,定量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等同于预成形腔进料口的长度且沿着预成形腔的进料口分布,预成形腔在处于挤压状态时进料口处于封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成形腔的结构或为包括一个筒状体,在筒状体的上方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的进料口,在进料口上设置有弧形的与筒状体等径的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成形腔的结构为由两半对抱的筒状体构成,两半构成的筒状体在处于挤压状态时处于合抱的状态,在处于装料时两者具有开口以便进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体的两半或为一开口侧铰接在一起,筒状体的两半或采用气缸或液压缸进行驱动实现运动并实现定位,或采用锁紧装置进行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体的两半为可做相向的靠近或远离移动,且两半的一开口侧设置有将开口侧密封的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体两半的相向运动,或为一半不动,另一半靠拢;或为两半都做相向或相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料预成形装袋装置还包括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的送料口对准定量料仓的进料口,在定量料仓还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554945SQ201320738672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陈声佩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