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5074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浅水池塘或河湾或低洼水田作为甲鱼养殖池;在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塘底,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在养殖池中种植南湖菱,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养殖池的1/2-3/4;将幼年的甲鱼消毒后放养在养殖池中,水温升到20℃以上,对甲鱼定时投喂饵料进行养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甲鱼与南湖菱共养在一个养殖池里,节约空间;得到的甲鱼的体色特别乌黑发亮,肉质更加结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专利说明】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甲鱼的养殖一般采用在温室或养殖池单独养殖,,但是,这种甲鱼的养殖方式,不能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养殖密度较大,养殖出来的甲鱼肉质松软,色泽不光亮,而且生长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选择浅水池塘或河湾或低洼水田作为甲鱼养殖池;[0006]在所述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所述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高于水面,所述排水口低于塘底,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0007]所述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所述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
[0008]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南湖菱,所述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所述养殖池的1/2-3/4 ;
[0009]将幼年的甲鱼消毒后放养在所述养殖池中,水温升到20°C以上,对所述甲鱼投喂饵料进行养殖。
[0010]优选地,所述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
[0011]优选地,所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所述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_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
[0012]优选地,所述甲鱼为中华甲鱼、台湾甲鱼和日本甲鱼中的任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南湖菱采用撒播、条播和育苗移栽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幼年的甲鱼单只重150_250g,每亩放养280-320只。
[0015]优选地,所述消毒为用浓度为15-25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5秒,或质量百分比为3%-5%的食盐水浸浴10-15秒,或浓度为25-35mg/L的聚维酮碘进行浸浴10-15秒,所述聚维酮碘中有效含碘量为1%。
[0016]优选地,对所述甲鱼定时投喂饵料具体为:
[0017]将所述投喂饵料投放置在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所述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所述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2.5-4%;所述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
[0018]每半个月分别在所述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所述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所述甲鱼饲料重量的0.25%,所述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所述甲鱼饲料重量的
0.025%。[0019]优选地,所述晒台采用以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0020](a)在向阳处的所述养殖池边水面相接处,用砖块或水泥板做成与所述养殖池等长,宽0.8-1.2m的长条形斜坡;
[0021](b)用长为2_3m,宽为l_2m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所述养殖池边的水面;
[0022](c)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0023]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为5-10亩。
[00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甲鱼与南湖菱共养在一个养殖池里,节约空间;甲鱼的体色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南湖菱的枝叶遮掉部分阳光,使水体光线较暗;另一方面,南湖菱秧烂掉后沉入养殖池底,使得池底淤泥乌黑,这两方面作用使得甲鱼的体色特别乌黑发亮。此外,南湖菱还能降低水温,虽然甲鱼生长速度较以往有所降低,但肉质更加结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菱甲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选择浅水池塘或河湾或低洼水田作为甲鱼养殖池;
[0028]在所述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所述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高于水面,所述排水口低于塘底,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0029]所述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所述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
[0030]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南湖菱,所述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所述养殖池的1/2-3/4 ;
[0031]将幼年的甲鱼消毒后放养在所述养殖池中,水温升到20°C以上,对所述甲鱼投喂饵料进行养殖。
[00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甲鱼与南湖菱共养在一个养殖池里,甲鱼的体色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南湖菱的枝叶遮掉部分阳光,使水体光线较暗;另一方面,南湖菱秧烂掉后沉入养殖池底,使得池底淤泥乌黑,这两方面作用使得甲鱼的体色特别乌黑发亮。此外,南湖菱能降低水温,虽然甲鱼生长速度较以往有所降低,但肉质更加结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0033]养殖池四周设立防逃设施,如可用石棉瓦或铝板作材料,将石棉瓦或铝板入泥8cm左右,在池塘四周围成50-70cm高的围墙;在养殖池的进口处安装牢固的铁丝网,以防甲鱼逃跑;养殖池设进排水口各I个,并设防逃网,进水口略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塘底。
[0034]优选地,所述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养殖池水面涨落平缓,这样易于维持甲鱼与南湖菱的生长环境。
[0035]优选地,所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所述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_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
[0036]优选地,所述晒台采用以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0037](a)在向阳处的所述养殖池边水面相接处,用砖块或水泥板做成与所述养殖池等长,宽0.8-1.2m的长条形斜坡;
[0038] (b)用长为2-3m,宽为l_2m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所述养殖池边的水面;[0039](c)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0040]风平浪静的白天甲鱼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晒台即是为甲鱼提供晒背的场所。
[0041]优选地,所述甲鱼为中华甲鱼、台湾甲鱼和日本甲鱼中的任一种。
[0042]南湖菱选种应选择具有南湖菱品种特征特性、果实大、充实饱满、果形端正、无病虫且已充分成熟的南湖菱种菱。优选地,所述南湖菱采用撒播、条播和育苗移栽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3]南湖菱播种时间一般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8°C以上时,时间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0044]播种前清除水中青苔、杂草和野菱等杂物。取出菱种,剔除烂果,置清水中保湿,播种方法为撒播或条播。撒播用种量,每亩为20-25kg ;撒播是按规定用种量均匀撒入水面;条播用种量,每亩为15-20kg ;条播是按水面地形,划成行距为2-2.5m的纵行;并在行的两端插竹竿标记;每Im播入5-6颗种菱。[0045]育苗移栽:选取背风向阳、水位10-20cm、土壤肥沃的池塘作为育苗池。育苗用种量,每亩苗床为SO-1OOkg ;将种菱放入木桶中将种菱放入木桶中保温催芽,当芽长Icm左右,取出播种育苗。按10-15cm株行距均匀播I颗,播后50天左右菱苗3叶I心时移栽,移栽按1.5-2.0m株行距穴栽,每穴3棵苗。
[0046]南湖菱的田间管理
[0047]( I)追肥主菱盘形成并出现分盘时,每亩追施尿素IOkg左右。将肥料与河泥混合,做成肥泥团,分塞入水下泥中,以防流失。植株开花后,用0.2%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喷施时间选择菱叶叶面露水干后,最好是无风的傍晚。每隔10-15天喷施I次,共2-3次。
[0048](2)水位调节定植后宜保持10-30cm的水层,随着植株成长水层逐渐加深,每周不宜超过10cm,深至80-150cm为度。及至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水位逐渐降落。
[0049](3)除草定植前,应结合清理菱塘及时清除杂草和杂菱;定植后至封行前,宜人工除去杂草。
[0050](4)整理菱盘在7月下旬高温季节到来之前,下水整理菱盘。及时剪去刚出水面、直径在20cm以下的小菱盘,注意不要伤及进入开花期的大菱盘,并将被风或动物掀翻、刮乱的菱盘理顺拨正,确保顺利开花结果。
[0051](5)灌水增氧高温天气应于早晚灌入新水,适当翻动菱盘,以增加溶氧。
[0052]南湖菱的病虫害防治
[0053](I)虫害菱萤叶甲幼虫和成虫均啃食叶肉,成群为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菱紫叶蝉幼虫和成虫均为害茎叶,可造成严重减产。两种虫害可在幼虫1-2龄期用40.7%毒死蜱800-1000倍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1000-2000倍液或
1.8%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防治。
[0054](2)病害菱白絹病属真菌性病害,多在夏秋天气闷热、湿度大时发生和蔓延,主要危害叶片。菱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夏季和秋季均可发病,引起菱叶早落。两种病害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
[0055]南湖菱的采收[0056](I)生菱果实已初步硬化,果表皮仍保持淡绿色,萼片脱落,用指甲掐刻果皮仍可轻度陷入,放水中上浮。一般可以在凌晨3-4时组织人员采摘,采摘时做到轻提、轻摘、轻放,防止伤到菱茎。采后及时冲洗,注意保鲜,防止高温暴晒。
[0057](2)熟菱果实已充分硬化,果皮呈黄绿色,果实和果柄的连接处已出现环形裂纹,二者极易分离,放水中下沉。
[0058]南湖菱的收获选择中期采摘(一般在第3-5次采收时),具有南湖菱品种的特征特性,果实已充分成熟,经水选可迅速沉入水底,果实大,充实饱满,果形端正,无明显病虫伤害作为种菱。种菱应在水中用网袋贮藏,保证安全越冬。 [0059]选择无伤病、无畸形、有活力的幼甲鱼,年龄相同,不带传染性疾病。幼甲鱼规格一致。外出采购甲鱼种苗,用塑料筐、木筐或带孔的硬纸箱,在筐(箱)底铺l-2cm厚的湿细沙或柔软的湿草、湿布等进行装运。一般在每年2月份底到4月放养甲鱼,每亩养殖池放养单只重150-250g的甲鱼苗280-320只;放养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放养时将装有消毒甲鱼的箱或筐轻轻放入水中,让甲鱼自行爬出,游入水中。优选地,所述幼年的甲鱼单只重150-250g,每亩放养280-320只,可保持南湖菱与甲鱼共生良好。
[0060]为了防止放入养殖池中饲养的甲鱼携带其他病原物质,对甲鱼先进行消毒。优选地,所述消毒为用浓度为15-25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5秒,或质量百分比为3%_5%的食盐水浸浴10-15秒,或浓度为25-35mg/L的聚维酮碘进行浸浴10-15秒,所述聚维酮碘中有效含碘量为1%。如:可以采用15mg/L或20mg/L或25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5秒,可以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或4%或5%的食盐水浸浴10-15秒,也可以采用浓度为25mg/L或30mg/L或35mg/L的聚维酮碘进行浸浴10-15秒,所述聚维酮碘中有效含碘量为1%。此外,春季采用强毒净对水体进行1-2次消毒,以防治甲鱼穿孔、红脖子、红底板、背甲腐烂等病。方法及剂量:选晴天上午9-10时,按每立方米水体0.2-0.4g的用药量对水泼洒。
[0061]在水温升到20°C以上开始投喂饵料,定时将投喂饵料放置在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水温不同,投喂次数不同,比如,高温季节(如夏季)可以在早9时投喂一次,下午5时投喂一次,每天相同时间重复投喂;秋后则每天投喂一次,如每天的中午12点。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所述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2.5-4%;所述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甲鱼饲料为市场上卖的常见的用于甲鱼饲养的饲料;鲜活饲料包括活鱼、冰鲜鱼、动物内脏、螺蛘等。投喂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状况和甲鱼的摄取食强度调整,所投的量应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每半个月分别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25%,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0.025%,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主要是增加甲鱼的抗病能力。发病季节,定期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防病,如每千克甲鱼饲料添加2-3g三黄粉;此外,同时进行水体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以消毒防病。此外,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0062]注意养殖池中的水质的状况,以防止对甲鱼的危害。如当水质太瘦,水体中出现很多翠绿色的粉末状悬浮物,这是死亡的蓝藻尸体,会产生有毒物质,对甲鱼危害极大。因此,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中的水体每隔20天用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次,如EM菌生物制剂,具体按产品说明进行施用。[0063]为了便于管理,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为5-10亩。
[0064]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巡查,做好巡田、水质调节、生产记录、生长速度测定等工作。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设施;掌握甲鱼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饵量;观察甲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饵和料,清扫饵料台;查看水色,测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田日志。在高温高湿季节,要保持水质新鲜,防治田底有机物分解面产生沼气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适时换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0065]甲鱼重量达到1000g以上即可开始起捕上市,甲鱼从150_250g生长至1000g以上,需要1-2年的时间。甲鱼一直在养殖池中养殖,南湖菱按正常的季节进行播种即可。
[0066]实施例1
[0067]选择5亩浅水池塘作为甲鱼养殖池,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0068]在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塘底,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0069]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
[0070]在向阳处的所述养殖池边水面相接处,用砖块或水泥板做成与所述养殖池等长,宽0.8-1.2m的长条形斜坡作为晒台;
[0071]在养殖池中采用撒播种植南湖菱,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养殖池的1/2 ;
[0072]将幼年的中华甲鱼采用浓度为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_25秒消毒后放养在养殖池中,幼年中华甲鱼单只重150-250g,每亩放养280-320只;
[0073]水温升到20°C以上,对中华甲鱼定时投喂饵料进行养殖,甲鱼投喂饵料具体为:将投喂饵料投放置在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2.5-4% ;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每半个月分别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0.25%,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
0.025% ;
[0074]发病季节,定期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防病,如每千克甲鱼饲料添加2_3g三黄粉;此外,同时进行水体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以消毒防病。此外,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0075]注意养殖池中的水质的状况,以防止对甲鱼的危害,养殖池中的水体每隔20天用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次;甲鱼重量达到1000g以上即可开始起捕上市;
[0076]总之,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巡查,做好巡田、水质调节、生产记录、生长速度测定等工作。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设施;掌握甲鱼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饵量;观察甲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饵和料,清扫饵料台;查看水色,测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田日志。在高温高湿季节,要保持水质新鲜,防治田底有机物分解面产生沼气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适时换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0077]实施例2
[0078]选择8亩河湾作为甲鱼养殖池,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
[0079]在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塘底,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0080]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用长为2-3m,宽为l-2m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所述养殖池边的水面作为晒台;
[0081]在养殖池中采用条播种植南 湖菱,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养殖池的2/3 ;
[0082]将幼年的台湾甲鱼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的食盐水浸浴10-15秒消毒后放养在养殖池中,幼年台湾甲鱼单只重150-250g,每亩放养280-320只;
[0083]水温升到20°C以上,对甲鱼定时投喂饵料进行养殖,甲鱼投喂饵料具体为:
[0084]将投喂饵料投放置在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2.5-4% ;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每半个月分别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0.25%,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0.025%。
[0085]发病季节,定期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防病,如每千克甲鱼饲料添加2_3g三黄粉;此外,同时进行水体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以消毒防病;此外,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0086]注意养殖池中的水质的状况,以防止对甲鱼的危害,养殖池中的水体每隔20天用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次;甲鱼重量达到1000g以上即可开始起捕上市;
[0087]总之,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巡查,做好巡田、水质调节、生产记录、生长速度测定等工作。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设施;掌握甲鱼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饵量;观察甲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饵和料,清扫饵料台;查看水色,测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田日志。在高温高湿季节,要保持水质新鲜,防治田底有机物分解面产生沼气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适时换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0088]实施例3
[0089]选择10亩低洼水田作为甲鱼养殖池,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
[0090]在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塘底,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0091]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0092]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在养殖池中种植南湖菱,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养殖池的3/4 ;
[0093]将幼年的日本甲鱼放入浓度为30mg/L的聚维酮碘进行浸浴10-15秒,聚维酮碘中有效含碘量为1%,然后放养在养殖池中,幼年的日本甲鱼单只重150-250g,每亩放养280-320 只;
[0094]水温升到20°C以上,对甲鱼定时投喂饵料进行养殖,甲鱼投喂饵料具体为:将投喂饵料投放置在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2.5-4% ;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每半个月分别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0.25%,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甲鱼饲料重量的0.025% ;
[0095]发病季节,定期在甲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防病,如每千克甲鱼饲料添加2_3g三黄粉;此外,同时进行水体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以消毒防病,此外,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0096]注意养殖池中的水质的状况,以防止对甲鱼的危害,养殖池中的水体每隔20天用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次;甲鱼重量达到1000g以上即可开始起捕上市;
[0097]总之,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巡查,做好巡田、水质调节、生产记录、生长速度测定等工作。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设施;掌握甲鱼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饵量;观察甲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饵和料,清扫饵料台;查看水色,测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田日志。在高温高湿季节,要保持水质新鲜,防治田底有机物分解面产生沼气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适时换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0098]采用以上实施例进行甲鱼与南湖菱共养,得到的甲鱼体色特别乌黑发亮。同时种菱能降低水温,虽然甲鱼生长速度较以往有所降低,但肉质更加结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为纯天然野生甲鱼。
[0099]经验证,嘉兴秀洲区新塍镇垚泉生态农场,池塘总面积240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甲鱼与南湖菱共养的方法,当年实现总产量10.30万千克,其中甲鱼产量5.4万千克,实现总产值506.56万元,总效益15.80万元;其中,平均亩产量429千克,亩产值达到2.11万元,亩效益6582元。
[0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浅水池塘或河湾或低洼水田作为甲鱼养殖池; 在所述养殖池的四周设置防逃围墙,所述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高于水面,所述排水口低于塘底,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设置防逃网; 所述养殖池设置饲料台和晒台,所述饲料台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 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南湖菱,所述南湖菱的种植面积为所述养殖池的1/2-3/4 ; 将幼年的甲鱼消毒后放养在所述养殖池中,水温升到20°C以上,对所述甲鱼定时投喂饵料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枯水期水深不低于10cm,汛期水深不超过150cm ;池底层的淤泥pH为5.6-7.5,含盐量为0.2%以下,淤泥层深度达到20cm-40cm,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台由长l-3m、宽0.4-0.6m的水泥预制板搭设,所述饲料台呈倾斜状,一端淹没在水下10-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鱼为中华甲鱼、台湾甲鱼和日本甲鱼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湖菱采用撒播、条播和育苗移栽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年的甲鱼单只重150-250g,每亩放养 280-320 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为用浓度为15-25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5秒,或质量百分比为3%_5%的食盐水浸浴10-15秒,或浓度为25-35mg/L的聚维酮碘进行浸浴10-15秒,所述聚维酮碘中有效含碘量为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甲鱼定时投喂饵料具体为: 将所述投喂饵料投放置在所述饲料台接近水面处,所述投喂饵料包括甲鱼饲料和鲜活饲料,所述甲鱼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2.5-4%;所述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以每次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准; 每半个月分别在所述甲鱼饲料中添加一次维生素C和一次维生素E,所述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所述甲鱼饲料重量的0.25%,所述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所述甲鱼饲料重量的0.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台采用以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Ca)在向阳处的所述养殖池边水面相接处,用砖块或水泥板做成与所述养殖池等长,宽0.8-1.2m的长条形斜坡; (b)用长为2-3m,宽为l-2m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所述养殖池边的水面; (c)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甲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5-10 亩。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931554SQ20141015022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庄应强, 吴殿星, 屠娟丽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