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

文档序号:25074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包含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以下组分:KNO3:140-180mM;KH2PO4:120-160mM;水杨酸:0.1-0.2mM,该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包括步骤有:(1)引发液原料准备;(2)引发液配置;(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4)种子冲洗及除水;(5)种子干燥:在20-25℃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本发明采用适宜的无机盐溶液对苜蓿种子进行引发能有效提高种子的活力及幼苗的抗逆性,本发明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引发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过程中种子引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又称苜蓿。由于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因而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栽培面积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但由于紫花苜蓿种子细小,萌发速度慢,萌发期不一致,增加了提高牧草种子产量与质量的难度;加之苜蓿幼芽细弱,苗期生长缓慢,易受各种不良逆境和杂草的影响,若苗期遭遇干旱、低温、板结等不良条件,常常导致发芽缓慢,出苗率低,给草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增加种子出苗率、出苗速度和幼苗的抗逆性是牧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2],对发展牧草种子产业和提高草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具重要意义[3]。 种子引发也称渗透调节,是提高种子活力的一种处理技术。1973年由Heydecke1^等人提出,它是一项控制种子缓慢吸水和逐步回干的种子处理技术[5'6]。大量研究表明,经引发的种子活力增强、抗逆性强、耐低温、出苗快而齐、成苗率高,在低温、高温、干旱、盐溃或低氧等逆境条件下能加速发芽,提高发芽一致性以及出苗速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并可有效节约种子用量,减少成本M。这一技术已在许多植物种类上有成功应用,其中包括胡萝卜、芹菜、黄瓜、大葱等蔬菜作物,大麦、玉米、水稻、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凤仙花属、鼠尾草属、报春属、马鞭草属、矮牵牛属等观赏植物,六月禾、牛尾草、大蓝茎草、柳枝稷等牧草植物[6'
7]
O
目前,常用的种子引发方法有渗透引发、滚筒引发、固体基质引发和生物引发等M。该技术已应用于多种蔬菜和农作物种子,以及一些草坪草[9_11],但关于紫花苜蓿种子的引发研究报道较少[12_14]。
目前,牧草种子引发多模仿或者借鉴花卉或蔬菜种子的引发方法[15_17],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这些方法具有成本高、操作复杂、不易推广、难以大面积推广和大批量处理等共性,应用于生产实践难度很大。例如,PEG引发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工厂化推广;砂引发处理一是难以分离种子和砂,导致引发后的回干和储藏等步骤相对繁琐,二是在具体操作时难以控制砂的含水量;水引发处理容易造成吸胀伤害[18],增加不正常苗和畸形苗的数量。因此,这些技术仅限于室内试验方法的探索阶段,还没有应用到大田中进行评价。故此,能否借鉴各种引发方法的优点,摒弃各自的缺点,研究出低成本、操作便利、易于推广的种子引发新方法,并将其尽快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为与本专利申请技术内容相关的【背景技术】公开文献,这些文献的内容与本专利申请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
[0001]张虹,刘杰,郭俊明,等.重金属Cu2+、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24):11487-11488.[0002]刘慧霞,王彦荣.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活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17 (4):78-84.[0003]梁帅克,樊宏,张文明,等.无机盐溶液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0,30 (3):61-65.[0004]Heydecker ff.Germination of an idea:the priming of seeds[J].Universityof Nottingham School of Agriculture Report, 1973/1974:50-67
[0005]Heydecker ff,Coolbear P.Seed treatment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Surveyand attempted prognosis[J].Seed Sci Techno, 1977, 5:353 ~425
[0006]Bradford KJ.Manipulation of seed water relations via osmotic priming toimprove germination under stress conditions[J].Hort Sci,1986,21 (5):1105-1112
[0007]Pill WG.Low water potential and presowing germination treatments toimprove seed quality[A].1n:Basra AS (ed).Seed Quality.New York:Food ProductsPress,1995:319-359[0008]阮松林,薛庆中.植物的种子引发[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 (2) =198-202.[0009]张文明,徐秀红,姚大年,等.砂引发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J].种子,2004 (2):6-8.[0010]苏振华,徐秀红,苏珍.种子超干贮藏与种子引发的研究概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7 (17):130-133.[0011]张文明,郑文寅,姚大年,等.草坪草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4 (3):48-51
[0012]楼坚锋,解秀娟,胡晋,等.不同引发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在盐逆境下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 (3):86-89.[0013]王彦荣,张健全,刘慧霞,等.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4,24 (3) =402-408.[0014]解秀娟,胡晋.沙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盐逆境下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J].种子,2003,22 (4):5-6.[0015]郑晓鹰,孔祥辉.几种蔬菜种子渗透调控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2):36-41.[0016]Parthasarathy VA, Parthasarathy U, Ashwath C.Effect of osmotic primingof french bean seeds o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morphology[J].Annals of PlantPhysiology,1993,7 (2):206-210.[0017]王冬梅,黄之志.种子渗透调节的机制及最佳渗调条件的选择[J].种子,1996,
(5):7-9.[0018]陶宗婭,邹琦.种子的吸胀冷害和吸胀伤害[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6 (4):368-37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其特征在于包含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以下组分:
KNO3:140-180mM
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40-180mM
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KN0314.15—18.20g,溶解于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
②称取KH2P0416.33— 21.77g,溶解于1000mL上述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③称取0.0138—0.0276g水杨酸,倒入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④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
②在20- 25 °C下轻缓摇动4 一 8h ;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0-6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0-25°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而且,所述步骤(3)的①步骤中应使引发液没过种子,在②的轻缓摇动4 - Sh中应使种子正常呼吸。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适宜的无机盐溶液对苜蓿种子进行引发能有效提高种子的活力及幼苗的抗逆性;
2、本发明的无机盐溶液引发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引发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包含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以下组分:
KNO3:140-180mM
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40-180mM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KN0314.15—18.20g,溶解于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
②称取KH2P0416.33— 21.77g,溶解于1000mL上述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③称取0.0138—0.0276g水杨酸,倒入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④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确保引发液没过种子;
②在20- 25°C下轻缓摇动4 - 8h,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种子正常呼吸;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0-6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0-25°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实施例1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60mM
KH2PO4:140mM
水杨酸:0.15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KNO3溶解于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配置成160mM溶液,由于KNO3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若吸入大量KNO3粉末可引起肺水肿;对皮肤和眼睛亦有强烈的刺激性,若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和皮疹,因此使用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②称取KH2PO4溶解于1000mL上述溶液中,搅拌至溶解,使KH2PO4达到140mM;
③将上述溶液置于加热器上加热,同时称取水杨酸,倒入溶液中,搅拌至溶解使水杨酸达到0.15mM即可,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确保引发液没过种子;
②在20°C下轻缓摇动4h,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种子正常呼吸;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0°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实施例2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40mM
KH2PO4:120mM水杨酸:0.1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水杨酸0.0138g,量取5mL无水乙醇,将水杨酸倒入无水乙醇中,搅拌至溶解,
②称取KN0314.15g,倒入1000mL水中,随后将溶解有水杨酸的无水乙醇也加入其中,搅拌至溶解,由于KN03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若吸入大量KNO3粉末可引起肺水肿;对皮肤和眼睛亦有强烈的刺激性,若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和皮疹。因此使用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③称取KH2P0416.33g,溶解于1000mL上述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即可,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确保引发液没过种子;
②在25°C下轻缓摇动8h,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种子正常呼吸;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6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5°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实施例3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80mM
KH2PO4:160mM
水杨酸:0.2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KH2P0421.77g,溶解于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
②称取KN0318.20g,倒入上述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由于KN03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若吸入大量KNO3粉末可引起肺水肿;对皮肤和眼睛亦有强烈的刺激性,若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和皮疹。因此使用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③将上述溶液置于加热器上加热,同时称取0.0276g水杨酸,倒入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即可,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确保引发液没过种子;
②在20°C下轻缓摇动6h,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种子正常呼吸;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5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0°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试验效果对比
实施例1:盐碱胁迫选取6个苜蓿品种,即WL323、中苜I号、甘农3号、新疆大叶、费纳尔和永济作为试验材
料,在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220.5mM(12.4g/L)、碳酸钠10.5mM(l.lg/L),对经过引发和未经过引发的种子(各250粒)进行盐碱胁迫试验。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其特征在于包含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以下组分: KNO3:140-180mM 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2.一种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引发液原料准备:按质量分数比混合的原料组分如下: KNO3:140-180mM KH2PO4:120-160mM 水杨酸:0.1-0.2mM (2)引发液配置: ①称取KN0314.15—18.20g,溶解于1000mL水中,搅拌至溶解; ②称取KH2P0416.33— 21.77g,溶解于1000mL上述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③称取0.0138—0.0276 g水杨酸,倒入溶液中,搅拌至溶解; ④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最终得配置好的引发液; (3)种子的引发液处理: ①取适量种子置于容器中,将上述配制好的引发液倒入其中,均匀搅拌; ②在20- 25 °C下轻缓摇动4 一 8h ; (4)种子冲洗及除水: ①使用筛网过滤出上述容器中的种子,在筛网上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0-60S; ②将冲洗完的种子用吸水纸吸干种子上附着的水分; (5)种子干燥:在20-25°C下鼓风干燥48h,得处理后的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苜蓿种子引发液的配制及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①步骤中应使引发液没过种子,在②的轻缓摇动4 - Sh中应使种子正常呼吸。
【文档编号】A01C1/06GK103931654SQ20141015020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桂枝, 高建明, 袁庆华, 李向林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