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

文档序号:25500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秸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秋季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上,等待秸秆完全腐熟;用土壤调理剂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旋耕整地;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芸薹素內酯对水拌小麦种子后在背阴处晾干备播,在小麦种子外部对种子形成保护层、施肥后播种;用杀菌剂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杀灭小麦根腐病菌;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晶体或腐植酸液肥加芸薹素內酯对水,进行小麦叶面喷雾,间隔一周再喷一次,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冬小麦种植期根腐病的预防措施。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容易操作、使用效果明显,能从根本上解决小麦根腐病对小麦生产安全的威胁。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冬小麦根腐病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小麦根腐病中文别名:斑点病、黑胚病、青枯病,拉丁学名=DrechsleraSorokiniana (Sacc.) Subram.Gain,小麦根腐病主要由黄色镰孢、尖孢镰孢、串珠镰孢、雪腐格氏霉、链格孢、葡萄孢菌等真菌引起,是多种菌复合侵染的病害。近几年小麦根腐病病情加重的原因:
[0003]①光照不足、土壤粘性大,水量大、不通风,根部受损伤等都是造成病菌侵入的主要原因。
[0004]②种植方式单一,小麦-玉米-小麦,连年重茬导致土壤中致病菌的大量积累。
[0005]症状:病菌侵染根部,先在芽鞘、幼叶、根冠和地下茎处形成褐色至黑色病斑,逐渐扩大并使之腐烂,发病后根部由浅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小麦扬花后集中死亡。一般情况下,病菌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小麦 生产上近十几年的耕作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秸杆还田造成土壤残存病菌逐年增加,多年不深翻耕地,只用浅耙松土,造成土地耕作层变浅(一般15厘米以内),表层土松软,犁底层坚硬,不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小麦根系最深可达地下3米),造成小麦根腐病在全国各地连年重度发生,在小麦生长后期形成绝症,减产率一般5% -15%,严重可达30%以上。
[0006]当前资料上有关小麦根腐病防治方法的缺点是:农业防治方法陈旧、不易操作;化学防治方法效果差、药剂过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案,只是从某个方面提出防治意见,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形成标本兼治解决小麦根腐病的方法。造成近几年小麦根腐病在各地蔓延扩大,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局面。
[0007]现有防治方法一、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栽培防病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①选育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关键是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覆土不宜过深,麦田不连作。③药剂拌种。用25 %粉锈宁或50 %福美双或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④药剂防治。重病年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第二次在小麦乳熟初期,药剂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0008]现有防治方法二、①严把种子关。每年种麦所需麦种一定要从远处无病区调入。②药剂防治。播种前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方法是用种子量0.3%的20%粉锈宁乳油(三唑酮)或0.3%的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0.15%的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小麦冬前三叶期或越冬后返青至起身期即春浇第一水之前,每亩叶面喷20%粉锈宁乳油100克。③农业防治。播种时一定要将土壤整平、整细,播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立方米以上或生物有机肥200公斤,并增施硫酸钾10公斤以上,播种时间掌握在10月I日前后,播种深度3~4厘米左右。小麦收获后,要将麦根及病残体充分清除出麦田烧毁,对于用上述措施仍无法控制的病田应及时与豆科、十字花科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0009]现有技术的缺点是1、效果差,在生产中只能对纹枯病等一般土传病害有效,对小麦根腐病基本无效;2、不易操作,与生产实际脱节,没有实际生产意义。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不易操作、效果差的问题。
[0011]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2]步骤1:将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秋季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杆上,等待秸杆完全腐熟;
[0013]步骤2:用土壤调理剂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旋耕整地;
[0014]步骤3: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芸薹素内酯对水拌小麦种子后在背阴处晾干备播,在小麦种子外部对种子形成保护层、营养层;
[0015]步骤4:对耕地施足底肥,适量增施钾肥、锌肥、硼肥、钙肥,并控制氮肥的用量,施肥后播种;
[0016]步骤5: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返青期用杀菌剂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杀灭小麦根腐病菌;
[0017]步骤6: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晶体或腐植酸液肥加芸薹素内酯对水,进行小麦叶面喷雾,间隔一周再喷 一次,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冬小麦种植期根腐病的预防措施。
[0018]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秋季玉米收获,秸杆粉碎后及时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秸杆上,等待两周后完全腐熟;所述步骤2中,每亩用25%免申耕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所述步骤3中,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加上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种子备播;所述步骤4中,播种需要足墒下种,一播全苗,适时早播、浅播,避免在土壤过湿、过干条件下播种,麦种播量控制在18~20千克/亩,在当地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_2°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所述步骤5中,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返青期用戊唑醇、三唑酮、甲霜灵、恶霉灵其中一种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所述步骤6中,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或腐植酸液肥100克/亩加上0.01%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对小麦叶面喷雾,施药时间选在下午5点后用药,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0019]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容易操作、使用效果明显,能从根本上解决小麦根腐病对小麦生产安全的威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1]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发现死株、烂根等症状,已经无药可治,所谓“七分种,三分管”,本方法通过六个步骤从多个角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将病害控制在萌芽中。预防方法为:
[0022]一、秸杆腐熟剂处理秸杆:[0023]1、原理:政府积极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同时大量来不及腐熟的秸杆在土壤中自然发热,消耗一定的氮肥,并烧坏小麦根系;蓬松的秸杆在严冬还容易使寒流冻坏小麦根系,这些伤口都能诱发病菌侵染小麦植株。稻杆腐熟剂作为一种微生物菌剂能快速把秸杆分解腐化,病残组织腐解后,病菌在土中就不能存活,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0024]2、方法:在秋季玉米收获,秸杆粉碎后及时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稻杆上,两周后完全腐熟。
[0025]二、土壤的调理:
[0026]1、原理: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深耕深翻已经不太现实,土壤板结、透气性降低、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坚硬,都不利小麦根系深扎,造成小麦弱苗、病苗增多,土传病虫害严重发生。本发明采用一种土壤调理剂,以水为载体,通过物理作用,利用产生的正负电荷作用力,从微观上逐步改良和修复土壤的团粒结构,打破土壤板结,进而改良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小麦根系发达和抗逆能力,同时改善土壤水、肥、气、热供应条件、调理土壤酸碱平衡,促进喜氧的有益菌类繁殖,抑制厌氧细菌、真菌(包括多种引起小麦根腐病的子囊菌、孢囊菌)。形成有利于小麦健康生长的土壤环境;
[0027]2、方法:每亩用25%免申耕(安格瑞)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
[0028]三、小麦拌种包衣:
[0029]1、原理:小麦根腐病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由于连作土壤带菌量大,造成病菌残留逐年积累。小麦播种后,种子或土壤中的病菌从幼芽鞘侵入,然后上下蔓延至幼叶鞘及根冠等部位。小麦拌种包衣就是用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剂在小麦种子外部对种子形成保护层、营养层,营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保护小麦苗期安全生长。
[0030]2、方法: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备播。
[0031]四、播种期及越冬期加强栽培管理:
[0032]1、原理:冬小麦播种较晚、播种深,造成幼苗出苗缓慢,延长了侵染时间,为致病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消耗大量营养,使苗情变弱,尤其是三至四月份的倒春寒使麦苗受冻害,都能诱发根腐病的发生;播种过早可造成麦苗生长过旺,播种过浅,越冬易冻伤根部,病菌容易侵入;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肥水不足抗病力下降、氮肥过量等都使该病加重。
[0033]2、方法:
[0034]一,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适量增施钾肥、锌肥、硼肥、钙肥等;
[0035]二,足墒下种,一播全苗,适时早播、浅播,避免在土壤过湿、过干条件下播种,控制播种深度,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麦种播量控制在18~20千克/亩;
[0036]三,适时冬灌,培育壮苗越冬。在当地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2° 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可以保持地温,培育壮苗,促进分蘖。
[0037]五、返青期管理: [0038]1、原理:年后3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根腐病菌也打破休眠,由侵染阶段转为蔓延阶段,同时此时小麦植株较矮,有利于防治小麦根部的根腐病病菌。这个时期是有效预防小麦根腐病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0039]2、方法: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返青期用戊唑醇、三唑酮、甲霜灵、恶霉灵等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可有效杀灭小麦根腐病菌等土传病菌。
[0040]六、小麦灌浆期管理:
[0041]1、原理:这个时期是小麦生殖营养与生长营养最旺盛的时期,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达到整个生育期的峰值,感染小麦根腐病的病株由于吸收、传导养分与水分的能力下降,同时五月份骄阳似火,干热风等恶劣条件很容易引起根腐病株急性死亡。适当补充叶面肥可缓解根腐病株根部的吸收、传导压力,由叶面直接供应养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刺激植物潜能,增强抗逆力。例如:在小麦灌浆期连续喷施芸苔素内酯2次可以抵抗干热风,使植株活杆成熟,提高产量。
[0042]2、方法: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或腐植酸液肥100克/亩加上0.01 %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小麦叶面喷雾,注意施药时间选在下午5点后用药,以免产生肥害,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0043]本发明的优点是从小麦根腐病的发病原因入手,创造不利病害发生的条件来解决小麦根腐病的危害性;方法简便,条理清楚,生产中容易操作;防治效果好,对环境无公害,解决了耕作制度改变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并且本发明第一次采取全新的方法从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了小麦根腐病的防治难题,是适应当前小麦生产耕作制度,有效防治小麦根腐病的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实用可靠、标本兼治的优点,解决了因耕作制度改变造成小麦根腐病蔓延的难题。
[0044]下面通过各种实 施例来说明:
[0045]实施例1:在秋季玉米收获,田间秸杆粉碎后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秸杆上,等待15天后秸杆完全腐熟后,每亩用25%免申耕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给种子加种衣,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加上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与种子一起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种子备播;播种时一播全苗,麦种播量控制在18千克/亩,在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3月10日小麦返青期用戊唑醇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加上0.01%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对小麦叶面喷雾,施药时间选在18:00,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0046]实施例2:在秋季玉米收获,田间秸杆粉碎后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秸杆上,等待15天后秸杆完全腐熟后,每亩用25%免申耕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给种子加种衣,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加上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与种子一起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种子备播;播种时一播全苗,麦种播量控制在19千克/亩,在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I°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3月5日小麦返青期用三唑酮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加上0.01%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对小麦叶面喷雾,施药时间选在17:00,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0047]实施例3:在秋季玉米收获,田间秸杆粉碎后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秸杆上,等待15天后秸杆完全腐熟后,每亩用25%免申耕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给种子加种衣,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加上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与种子一起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种子备播;播种时一播全苗,麦种播量控制在20千克/亩,在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2°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3月11日小麦返青期用甲霜灵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加上0.01%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对小麦叶面喷雾,施药时间选在19:00,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0048]2012年5月15日田间调查小麦根腐病病株率,6月3日小麦乳熟期进行田间测产及综合评价结果如下表1:
[0049]表1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秋季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杆上,等待秸杆完全腐熟; 步骤2:用土壤调理剂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旋耕整地; 步骤3: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芸薹素内酯对水拌小麦种子后在背阴处晾干备播,在小麦种子外部对种子形成保护层、营养层; 步骤4:对耕地施足底肥,适量增施钾肥、锌肥、硼肥、钙肥,并控制氮肥的用量,施肥后播种; 步骤5: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返青期用杀菌剂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杀灭小麦根腐病菌; 步骤6: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晶体或腐植酸液肥加芸薹素内酯对水,进行小麦叶面喷雾,间隔一周再喷一次,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冬小麦种植期根腐病的预防措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冬小麦根腐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在秋季玉米收获,秸杆粉碎后及时用1000克/亩秸杆腐熟剂拌细土撒施到秸杆上,等待两周后完全腐熟;所述步 骤2中,每亩用25%免申耕土壤调理剂1000克/亩拌细土或肥料在小麦整地前均匀撒施田间地表,然后旋耕耙整地后准备播种;所述步骤3中,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克加上0.01%芸薹素内酯4克对水0.5千克,拌小麦种子15千克,拌匀后在背阴处晾干种子备播;所述步骤4中,播种需要足墒下种,一播全苗,适时早播、浅播,避免在土壤过湿、过干条件下播种,麦种播量控制在18~20千克/亩,在当地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_2°C时开始对小麦进行入冬灌溉;所述步骤5中,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返青期用戊唑醇、三唑酮、甲霜灵、恶霉灵其中一种杀菌剂1000倍液对准小麦植株根部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所述步骤6中,在小麦灌浆期用92%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亩或腐植酸液肥100克/亩加上0.01%芸薹素内酯6克/亩对水30公斤,对小麦叶面喷雾,施药时间选在下午5点后用药,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3999603SQ20141024128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张清军, 徐翠霞, 申瑞红 申请人:获嘉县植保植检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