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沿山脊线中心线种植1行杨梅树,分别在山脊线两侧再各营造2行木荷,共营造木荷4行;(2)在杉木人工林中游道或以山基线作为游道的,设游道3米宽,距游道中心线2.5m两侧起,分别营造2行有抗火能力强的景观树种:如马褂木、厚朴、青冈栎、银杏或女贞、夹竹桃等,直至与步骤(1)所造的木荷相连;(3)防火林带闭合圈的形成:将步骤(1)和(2)营造完成后,这块山区杉木人工林的一个坡面其外围就被木荷林所包围,形成防火林带的闭合圈。本发明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防火林带营造时,林带宽度控制难的问题,改变了凭经验营造防火林带的局面。该技术方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专利说明】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杉木人工林中防火林带的营造方法,具体涉及风景区杉木人工林中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中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 发展稳定的大局。
[0003]目前,对森林防火缺乏有效的手段,每年都有数次森林大火发生,并且持续燃烧多日,造成巨大损件。近年来,防火林带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防火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木荷是南方林区一级防火树种,木荷防火林带的建设在我国南方逐步推广应用,而林带的宽度设计是林带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国内有些研究结果差异大,粗放,缺乏可操作性。现有的林带宽度控制和林带营造技术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森林防火需要。
[0004]杉木林速生丰产、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南方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杉木林在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森林资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杉木却属于易燃树种,杉木林易于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对生态系统、环境安全、社会经济构成严重影响和威胁。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景区杉木人工林中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本发明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防火林带营造时,林带宽度控制难的问题,改变了凭经验营造防火林带的局面。
[0006]本发明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7](I)沿山脊线中心线种植I行杨梅树,分别在山脊线两侧再各营造2行木荷,共营造木荷4行;
[0008](2)在杉木人工林中的游道或杉木林山基线作为游道,则设3米宽游道,距游道中心线2.5m两侧起,分别营造2行抗火能力强的景观树种:如马褂木、厚朴、青冈栎、银杏或女贞、夹竹桃等,直至与步骤(1)所造的木荷相连;
[0009](3)防火林带闭合圈的形成:将步骤(1)和(2)营造完成后,这块山区杉木人工林的一个坡面其外围就被木荷林所包围,形成防火林带的闭合圈。
[0010]另一优选方案是,步骤(1)木荷的株距为2米。
[0011]另一优选方案是,步骤(1)木荷的行距为3米。
[0012]另一优选方案是,步骤(1)杨梅的株距为2米。
[0013]另一优选方案是,杉木与相邻木荷之间的行距为2米,杉木林的株距行距均为2米,呈梅花状分布。
[0014]本发明中的方法可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工林中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时进行推广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法适合在以木荷为防火树种的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实施。应用前景广阔。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实施效果好,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防火,防火效果不好的现状,适于在杉木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0016]2、本发明通过调查南方低山丘陵区杉木人工林中木荷防火林带的立地因子、森林防火期的主要气候因子、林木因子,试验得到木荷防火林带的宽度控制数表,依据数表和林区类型确定林带营造的技术方法体系,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技术方法实施后,能够提高森林防火效能,提高林分质量及森林景观美学价值,效果明显;
[0017]3、可以快速构建防火林带,方便林分经营管理。
[0018]4、通过技术实施,可以提高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区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提供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I火场环境构建及数据获取
[0021]1.1火场环境
[0022]杉木林是南方森林火灾主要发生的一种森林类型,火场环境包括:火场的地理位置、海拔、土壤、气候、平均气温等自然环境,以及杉木林中木荷林带宽度(m)、行数(行)、株距(m)、行距(m)、林龄(a)、木荷林带平均高(m)、平均胸径(cm)、平均冠幅(m2)、平均冠高(m)、郁闭度、生长情况评级等。林带两侧林分年龄(a)、杉木林分优势高(m)、火场面积(m2)、邻近一行杉木树干与木荷林带树干距尚2m ;林下植被覆盖等,如表1和表2。
[0023]表1试验木荷防火林带生长情况
[0024]
【权利要求】
1.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沿山脊线中心线种植I行杨梅树,分别在山脊线两侧再各营造2行木荷,共营造木荷4行; (2)在杉木人工林中的游道或杉木林山基线作为游道,则设3米宽游道,距游道中心线2.5m两侧起,分别营造2行抗火能力强的景观树种:如马褂木、厚朴、青冈栎、银杏或女贞、夹竹桃等,直至与步骤(1)所造的木荷相连; (3)防火林带闭合圈的形成:将步骤(1)和(2)营造完成后,这块山区杉木人工林的一个坡面其外围就被木荷林所包围,形成防火林带的闭合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木荷的株距为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木荷的行距为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杨梅的株距为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在杉木人工林营造防火林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杉木与相邻 木荷之间的行距为2米,杉木林的株距行距均为2米,呈梅花状分布。
【文档编号】A01G23/00GK104012365SQ20141025220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肖化顺, 杨志高, 张贵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